一种交换机业务线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23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交换机业务线卡,包括前端芯片和交换芯片;前端芯片与交换芯片电连接,前端芯片与外部设备相连;前端芯片包括前端接口和插损补偿器;插损补偿器分别与前端接口和交换芯片电连接;前端接口与外部设备相连;前端接口用于在外部设备和插损补偿器之间进行信号传输;插损补偿器用于在前端接口和交换芯片之间进行信号传输;插损补偿器用于对所传输信号进行插损补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插损补偿器联通前端接口与交换芯片,从而为传输信号进行插损补偿,减小了因电路板硬件布置而导致的插入损耗,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换机业务线卡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交换机
,尤其涉及一种交换机业务线卡。

技术介绍

[0002]交换机是一种用于转发电(光)信号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例如常见的交换机有以太网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0003]交换机业务线卡是交换机中访问线路与访问设备之间的一种设备接口,可以转换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用以连接电缆或光纤灯线路。当前市场中流通的交换机的业务线卡较为简单,通过交换芯片将前端接口和后端接口相连,形成交换通路,但这种业务线卡使得交换机的数据交换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业务线卡,以提高交换机数据交换的效率。
[0005]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换机业务线卡,包括前端芯片和交换芯片;前端芯片与交换芯片电连接,前端芯片与外部设备相连;前端芯片包括前端接口和插损补偿器;插损补偿器分别与前端接口和交换芯片电连接;前端接口与外部设备相连;
[0006]前端接口用于在外部设备和插损补偿器之间进行信号传输;
[0007]插损补偿器用于在前端接口和交换芯片之间进行信号传输;
[0008]插损补偿器用于对所传输信号进行插损补偿。
[0009]另一方面,通过插损补偿器获取交换芯片的输出信号,并对输出信号进行插损补偿,得到输出补偿信号;
[0010]通过前端接口向外部设备转发输出补偿信号;其中,输出信号为后端芯片向前端芯片传输的信号;后端芯片与交换芯片电连接。
[0011]另一方面,通过前端接口获取外部设备发送的输入信号;
[0012]通过插损补偿器对输入信号进行插损补偿,得到输入补偿信号,并将输入补偿信号转发至交换芯片。
[0013]另一方面,前端接口设置至少两个。
[0014]另一方面,后端芯片包括后端接口,后端接口分别与交换芯片、交换机板卡电连接;
[0015]后端接口总交换容量与前端接口总带宽相同。
[0016]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插损补偿器联通前端接口与交换芯片,从而为传输信号进行插损补偿,减小了因电路板硬件布置而导致的插入损耗,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业务线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业务线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业务线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业务线卡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交换机的数据交互,如图1所示,该交换机业务线卡100具体包括:前端芯片110和交换芯片120;
[0023]前端芯片110与交换芯片120电连接,前端芯片110与外部设备200相连;前端芯片110包括前端接口111和插损补偿器112;插损补偿器112分别与前端接口111和交换芯片120电连接;前端接口111与外部设备200相连;
[0024]前端接口111用于在外部设备200和插损补偿器112之间进行信号传输;
[0025]插损补偿器112用于在前端接口111和交换芯片120之间进行信号传输;
[0026]插损补偿器112用于对所传输信号进行插损补偿。
[0027]其中,前端芯片110可以是用于和外部设备200进行信号和/或数据传输的硬件,可以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与外部设备相连,例如可以通过以太网口或串口有线连接,也可以通过WIFI(wi

fi,移动热点)等无线方式与外部设备200进行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外部设备200可以是任何与交换机连接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例如电脑、打印机等。
[0028]交换芯片120可以是用于交换机内部信号和/或数据交换的硬件,例如可以采用BFN

T10

064Q型号的交换芯片。交换芯片120与前端芯片110通过电路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交换芯片120与前端芯片110均可以设置于同一电路板上通过电路连接。
[0029]前端芯片110中还可以包括前端接口111和插损补偿器112。前端接口111和插损补偿器112之间通过电路连接,前端接口111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与外部设备200相连,插损补偿器112通过电路与交换芯片120连接。其中,前端接口11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接口形式,可以是有线接口,例如以太网口或者串口;还可以采用无线形式的硬件,例如wifi6收发芯片等。
[0030]插损补偿器112用于对经过插损补偿器的信号和/或数据进行插损补偿,以减少前端接口111与交换芯片120之间的插入损耗(简称插损)。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情况中,设置于电路板上的交换芯片120与前端接口111直接连接进行信号和/或数据的传输时,必须使得交换芯片120和前端接口111在电路板上的实际距离非常近,以减小电路冗长带来的损耗影响,若交换芯片120和前端接口111在电路板上的实际距离较远,则会产生较大的插入损耗,通过在交换芯片120和前端接口111之间设置插损补偿器112,可以减小插损的同时,插
损补偿器112距离前端接口111足够接近即可(例如满足IEEE802.3标准),因此交换芯片120在电路板上的位置可以设置得距离插损补偿器112和前端接口111距离较远,从而为其他电路板硬件提供更多的布局空间。
[0031]可以理解的是,无论是输入交换机的信号和/或数据,还是从交换机输出的信号和/或数据,都可以经过插损补偿器112从而减小插入损耗,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优选的,插损补偿器112可以采用网络重定时芯片,例如CRT50216型号等。
[003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插损补偿器112获取交换芯片120的输出信号,并对输出信号进行插损补偿,得到输出补偿信号;通过前端接口111向外部设备200转发输出补偿信号;其中,输出信号为后端芯片130向前端芯片110传输的信号;后端芯片130与交换芯片120电连接。
[0033]其中,后端芯片130可以是为交换机内部其他板卡与交换机业务线卡100进行连接的接口芯片。交换机内部传输的输出信号通过后端芯片130发送至插损补偿器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换机业务线卡,包括前端芯片和交换芯片;所述前端芯片与所述交换芯片电连接,所述前端芯片与外部设备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芯片包括前端接口和插损补偿器;所述插损补偿器分别与所述前端接口和所述交换芯片电连接;所述前端接口与外部设备相连;所述前端接口用于在所述外部设备和所述插损补偿器之间进行信号传输;所述插损补偿器用于在所述前端接口和所述交换芯片之间进行信号传输;所述插损补偿器用于对所传输信号进行插损补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机业务线卡,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插损补偿器获取所述交换芯片的输出信号,并对所述输出信号进行插损补偿,得到输出补偿信号;通过所述前端接口向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俊宋海洋韩敬芝崔云飞凌涛盛瑞瑞贾李健杨满智傅强梁彧王杰田野金红陈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恒安嘉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