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生间防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149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卫生间防潮结构,其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为卫生间的内墙,所述第二墙体为卫生间的外墙;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间隔设置并形成空腔;所述第一墙体上设有至少一连通所述空腔的排气管或预留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卫生间的墙体设计为双墙机构,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形成有空腔,通过这个空腔的缓冲,可以使得卫生间隔壁房间的墙体更不容易漏水防潮,另外,通过排气管或预留孔来导出水汽或者与卫生间的排气设施协作将水汽排出,可以保证空腔的干燥,进而大幅降低墙体脱落发霉情况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防潮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工。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生间防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住宅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卫生间防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卫生间是家庭住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使用大量水进行洗浴的地方,所以也是家庭住宅中水汽最大的地方。尽管在进行装修时候,卫生间通常已经考虑了防水做法,但由于防水材料的使用年限、使用者不能完全正确使用等原因,卫生间隔壁的房间出现漏水返潮的情况时有发生,水渗漏后严重者将导致卫生间隔壁墙体脱落发霉,影响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防水材料使用年限及使用方式不正确导致卫生间时有发生漏水返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生间防潮结构,可以大幅减少卫生间隔壁墙体受潮导致的墙体脱落发霉情况的发生。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卫生间防潮结构,其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为卫生间的内墙,所述第二墙体为卫生间的外墙;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间隔设置并形成空腔;所述第一墙体上设有至少一连通所述空腔的排气管或预留孔。
[0005]优选地,所述第一墙体的两墙面以及第二墙体的两墙面中,至少第二墙体上远离卫生间的墙面上设有除霉层。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墙体上至少靠近卫生间的墙面上设有防水腻子层和/或防水涂层。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墙体上至少远离卫生间的墙面上设有腻子找平层。
[0008]优选地,所述腻子找平层由防水腻子制成。
[0009]优选地,还包括位于卫生间地面的底部防水层。
[0010]优选地,所述底部防水层的边沿与所述第一墙体的墙根接触,且所述底部防水层的边沿沿第一墙体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防水层。
[0011]优选地,所述延伸防水层高出卫生间地面25

30cm。
[0012]优选地,卫生间内设有至少一地漏,所述底部防水层朝地漏的方向倾斜。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将卫生间的墙体设计为双墙机构,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形成有空腔,通过这个空腔的缓冲,可以使得卫生间隔壁房间的墙体更不容易漏水防潮,另外,通过排气管或预留孔来导出水汽或者与卫生间的排气设施协作将水汽排出,可以保证空腔的干燥,进而大幅降低墙体脱落发霉情况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防潮效果。此外,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6]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0017]第一墙体10,排水管11;
[0018]第二墙体20;
[0019]空腔30;
[0020]除霉层40;
[0021]底部防水层50,延伸防水层51;
[0022]卫生间60,吊顶61。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卫生间防潮结构,其包括第一墙体10、第二墙体20和底部防水层50。其中,第一墙体10为卫生间60的内墙,第二墙体20为卫生间60的外墙,第一墙体10或者第一墙体10与建筑外墙围成了卫生间60空间。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间隔设置并形成空腔30。在第一墙体10上设有一个连通空腔30的排气管11,这个排气管11的出口位于吊顶61上方,可以将其与卫生间60的排风装置连通,用于快速排除空腔30中的水汽。在卫生间60是靠近建筑外墙的情况下,排风管甚至可以经吊顶直接通往建筑外墙将空腔30内的水汽导出。当然,也可以这个排气管11上设有专用的排风装置。通常卫生间60都会做吊顶61,这个排风装置设置在吊顶61上,可以集成在浴霸中。卫生间60淋浴时,水汽容易穿透第一墙体10,但是会滞留在空腔30中,对第二墙体20影响小。而通过排风装置将空腔30中的水汽排走后,可以保证空腔30的干燥性,起到对第二墙体20更好的保护作用。
[0025]为了更好地达到防潮作用,在第一墙体10的两墙面以及第二墙体20的两墙面中,至少第二墙体20上远离卫生间60的墙面上设有除霉层40,这个除霉层40由除霉剂喷涂形成。另外,在第一墙体10上至少靠近卫生间60的墙面上设有防水腻子层和防水涂层;在第二墙体20上至少远离卫生间60的墙面上设有腻子找平层,腻子找平层优选使用防水腻子制成。作为优选,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两面墙面都做防霉防水处理,避免“藏污纳垢”。而内腔的两侧墙面可以只做防水防霉处理,不需要刮腻子,空腔30是不可见的,防水防霉处理好即可。另外,排气管11与第一墙体10的间隙做密封处理,避免昆虫进入,甚至排气管11的进出口也可以罩防虫网。
[0026]底部防水层50位于卫生间60的地面,其边沿与第一墙体10的墙根接触,且底部防水层50的边沿沿第一墙体10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防水层51,该延伸防水层51高出卫生间60地面25

30cm,这般设置可以有效地避免墙根处漏水问题,加强防潮作用。此外,一般卫生间60内都设有至少一地漏,底部防水层50朝地漏的方向倾斜,以利于排水,保证卫生间60的干燥。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生间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为卫生间的内墙,所述第二墙体为卫生间的外墙;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间隔设置并形成空腔;所述第一墙体上设有至少一连通所述空腔的排气管或预留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间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的两墙面以及第二墙体的两墙面中,至少第二墙体上远离卫生间的墙面上设有除霉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间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上至少靠近卫生间的墙面上设有防水腻子层和/或防水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间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体上至少远离卫生间的墙面上设有腻子找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燕玲李垂举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