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术后患者用进食辅助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719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食辅助杯,尤其是一种口腔术后患者用进食辅助杯。所述进食辅助杯,包含杯体、杯盖、鼓气装置、排气装置和注食连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进食辅助杯形状适合与口腔内部结构相合,柔软舒适,可以用于正颌术后或舌癌术后等舌头缺乏搅拌功能的患者,将食物运送至口腔后部,便于将口腔食物推送至咽部,减少口腔食物残留,减少口腔创口出血和感染风险,降低误吸风险。2)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进食辅助杯可与管饲的连接管紧密连接,使管饲操作简便,进食速度可控,大大减轻管饲工作难度。3)其外形似家庭餐具而非医疗器械,让患者可以像使用碗筷一样独立使用该工具进行进餐,可减轻病患其病重感、增强自尊自信。可减轻病患其病重感、增强自尊自信。可减轻病患其病重感、增强自尊自信。

An auxiliary feeding cup for patients after oral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术后患者用进食辅助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食辅助杯,尤其是一种口腔术后患者用进食辅助杯。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口腔癌等口腔疾病术后患者由于口腔咀嚼或舌头搅拌功能受损或为减少伤口感染需要,无法正常经口进食,常常需要使用辅助进食工具经口进食或管饲帮助患者改善营养状态。碗筷、勺子、刀叉、吸管、婴儿奶瓶等辅助进食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家庭必备之需。但这些辅助进食工具仅适用于口腔咀嚼或搅拌功能正常者。
[0003]对于可经口进食,但受颌面部功能限制或疾病治疗需要,如舌癌术后缺乏舌头搅拌功能的患者、正颌手术早期患者等,使用如勺子、吸管等现有辅助进食工具存在以下问题:
[0004]其一,食物造成口腔磨损,或口腔形成较强吸吮负压,增加局部出血风险;
[0005]其二,普通工具只能将食物送至口腔前部,食物容易残留口腔,造成口腔创口感染;
[0006]其三,舌头推送功能降低,食物滞留口腔,造成误吸风险;
[0007]其四,由于口腔术后口腔局部会出现麻木和局部感觉丧失等情况,进食过烫食物容易使患者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容易造成烫伤。
[0008]对于无法正常经口进食者,如脑卒中后、食管肿瘤术后、部分口腔肿瘤术后的患者,目前经胃管的管饲是常用的途径,常用方法为使用专用注射器将食物注入管道内经胃管直接进入胃内。该工具类似大型注射器,非医疗人员操作存在一定困难,患者和家属操作有误吸风险。使用注射器进行管饲,注射速度难以控制,且注射液温度只能通过手感判断,容易出现烫伤。由于一端要固定胃管接头、一端要推注射器,患者给自己管饲存在困难,通常需要另一个人帮助,占用另一个人时间。患者每次进食都需要别人帮忙,无法独立完成该项简单的日常自理活动,会增加患者病重感、降低其自尊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进食辅助杯。
[0010]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进食辅助杯,包含杯体、杯盖、鼓气装置、排气装置和注食连接装置;
[0012]所述杯体内部中空,杯体上部侧边设置一大一小两个穿出杯体的孔,大孔18供注食连接装置通过,小孔2与排气装置3连接;
[0013]所述杯盖下缘4为螺纹状结构,与杯体吻合;杯盖内设有弹性密封膜12和带有单向阀门14的抗压力材料5,将杯盖分成上、中、下3个空间;弹性密封膜12与杯盖顶部11形成上部空间,弹性密封膜12与带有单向阀门14的抗压力材料5一起构成中层空间,带有单向阀门14的抗压力材料5与杯盖底部形成下部空间;其中中层空间的两侧分别设置单向进气孔6、
单向进气孔13,通向杯盖外面;
[0014]所述鼓气装置由鼓气缸8和送气管道7组成,送气管道7与杯盖上部空间10相连接,形成杯盖上层、鼓气装置为一体的密闭结构;鼓气缸8内设置弹簧9。
[0015]所述鼓气装置为柔软的抗压力硅胶材料制成。
[0016]所述排气装置由顶盖41、弹簧42、排气管43组成,顶盖41上设有一个排气孔46,与外界相通;排气管43管体设有放气孔45,截面呈梯形,靠近杯体外侧面偏窄,靠近杯体内侧面偏宽,排气管入口44为单向阀门,结构与单向阀门14相似;
[0017]所述注食连接装置包含硅胶管20、吸盘19和注食接头17;所述硅胶管20一端置于杯体内的底部,一端通过杯体的大孔18穿出杯体作为注食接头17,大孔18的杯体内侧端设置吸盘19,套在硅胶管20上,吸附在杯体内侧壁上。
[0018]优选的,所述杯体为带手柄1的双层抗压玻璃杯。
[0019]优选的,所述杯体为可微波炉加热材料。
[0020]优选的,所述杯体内部为直径上宽下窄的圆锥体,带有刻度线21。
[0021]优选的,所述单向阀门14为瓣膜状,由进气口141和出气口142组成;进气口141为中空结构,朝向杯盖顶部;出气口142朝向杯体,为软硅胶薄片。
[0022]优选的,所述排气装置的放气孔45设置危险度标识条,分别对应较宽部分的边框设置为代表危险的红色、中等宽度边框为代表警惕的黄色、较窄部分设置边框为代表安全的绿色,边框颜色设置为渐进色。
[0023]优选的,所述注食连接装置的硅胶管20为抗压感温硅胶管。
[0024]优选的,所述注食连接装置的注食接头为奶嘴状注食接头,由圆弧端173、吸吮端172和前端开口171组成;前端开口171横截面为横椭圆形,与吞咽时人体口腔内压力着力点吻合。
[0025]优选的,所述注食连接装置的注食接头由前端开口的螺纹接头174和卡子16组成。
[0026]优选的,所述前端开口的螺纹接头174与管饲的连接管道15对接紧紧相连;所述卡子16由四片抗牵拉硬硅胶片161组成,通过螺丝162固定,一端套过螺纹接头174、一端套过管饲的连接管道15,胶片中间开放中空,形状与两条管相合,通过卡扣163卡住。
[0027]优选的,所述鼓气缸8为手动鼓气缸或电动鼓气缸。
[0028]优选的,所述鼓气缸8连接人工智能系统。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述一种有益效果:
[0030]1)本专利技术所述进食辅助杯形状适合与口腔内部结构相合,柔软舒适,可以用于正颌术后或舌癌术后等舌头缺乏搅拌功能的患者,将食物运送至口腔后部,便于将口腔食物推送至咽部,帮助口腔期和咽期吞咽推送障碍患者吞咽,减少口腔食物残留,减少口腔创口出血和感染风险,降低误吸风险。
[0031]2)本专利技术所述进食辅助杯可与管饲的连接管紧密连接,使管饲操作简便,进食速度可控,大大减轻管饲工作难度。
[0032]3)其外形似家庭餐具而非医疗器械,让患者可以像使用碗筷一样独立使用该工具进行进餐,可减轻病患其病重感、增强自尊自信。
[0033]4)使用者可轻松识别食物温度,避免烫伤。
[0034]5)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有效控制一口量进食量,记录进食时间和总进食量,分析
进食热卡,从而将辅助进食过程更加精准化。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36]图1示本专利技术所述进食辅助杯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示本专利技术所述进食辅助杯的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示本专利技术所述进食辅助杯的单向阀门14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4示本专利技术所述进食辅助杯用于经口进食的注食连接装置的奶嘴状注食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5示本专利技术所述进食辅助杯用于管饲的注食连接装置的注食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6示本专利技术所述进食辅助杯用于管饲的注食连接装置的注食接头与管饲的连接管道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0042]附图标记分别为:1、手柄;2、穿出杯体的小孔;3、排气装置;4、杯盖下缘;5、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食辅助杯,包含杯体、杯盖、鼓气装置、排气装置和注食连接装置;所述杯体内部中空,杯体上部侧边设置一大一小两个穿出杯体的孔,大孔(18)供注食连接装置通过,小孔(2)与排气装置(3)连接;所述杯盖的下缘(4)为螺纹状结构,与杯体吻合;杯盖内设有弹性密封膜(12)和带有单向阀门(14)的抗压力材料(5),将杯盖分成上、中、下3个空间;弹性密封膜(12)与杯盖顶部(11)形成上部空间,弹性密封膜(12)与带有单向阀门(14)的抗压力材料(5)一起构成中层空间,带有单向阀门(14)的抗压力材料(5)与杯盖底部形成下部空间;其中中层空间的两侧分别设置单向进气孔(6)、单向进气孔(13),通向杯盖外面;所述鼓气装置由鼓气缸(8)和送气管道(7)组成,送气管道(7)与杯盖上部空间(10)相连接,鼓气缸(8)内设置弹簧(9);所述排气装置由顶盖(41)、弹簧(42)、排气管(43)组成,顶盖(41)上设有一个排气孔(46),与外界相通;排气管(43)管体设有放气孔(45),截面呈梯形,靠近杯体外侧面偏窄,靠近杯体内侧面偏宽,排气管入口(44)为单向阀门;所述注食连接装置包含硅胶管(20)、吸盘(19)和注食接头(17);所述硅胶管(20)一端置于杯体内的底部,一端通过杯体的大孔(18)穿出杯体作为注食接头(17),大孔(18)的杯体内侧端设置吸盘(19),套在硅胶管(20)上,吸附在杯体内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食辅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为带手柄(1)的双层抗压玻璃杯;所述杯体内部为直径上宽下窄的圆锥体,带有刻度(21)。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益君古文珍林丽婷黄秋雨何杏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