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桥台拼装的下行式移动模架及拼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694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桥台拼装的下行式移动模架及拼装方法,该方法基于下行式移动模架,在拼装前对桥台与主框架的干涉部分进行处理,在所述桥台后方路基上进行交替推进式拼装方法拼装移动模架,拼装完成后在所述桥台处进行首跨制梁。该用于桥台拼装的下行式移动模架及拼装方法实现了无需高度即可实现拼装移动模架,同时可以直接在拼装位置处进行架设桥梁,节约工时。节约工时。节约工时。

A downward moving formwork for abutment assembly and its assembly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桥台拼装的下行式移动模架及拼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装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桥台拼装的下行式移动模架及拼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桥梁建设中,主要有现浇混凝土桥梁施工和预制混凝土桥梁架设两种工法,现浇混凝土桥梁施工具有单次浇筑量大、设备移位简单方便等优点,可以便捷高效的进行调整模板、安装和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的以及张拉预应力等施工所需操作。现在桥梁现浇施工,主要有满堂架和移动模架两种施工工法。相对于满堂架施工工法,移动模架施工工法具有结构简便、机械化程度高、作业效率高、施工工期短、占地面积小,施工期间对道路通行影响小、安全可靠、以及施工质量容易控制的特点。
[0003]移动模架现浇施工工法是在桥墩墩柱上安装墩旁托架及其整孔模板,然后在此模板内进行浇筑作业、施加预应力,待完成一孔作业后,模板脱模并移动至下一孔,然后调整并固定模架,待组拼并调整好模板后,进行新的桥梁浇筑作业。如此循环工作,直至完成所有桥梁的浇筑。移动模架分为上行式移动模架和下行式移动模架。
[0004]下行式移动模架,主框架在混凝土梁板下方,墩旁托架安装在桥墩墩柱上支撑主框架,拼装需要在具备一定高度的桥墩处,采用搭设支架,或大吨位吊车联合抬吊的方法来完成,而在有的施工项目中,由于现场条件所限,只能在桥台路基上,完成移动模架的拼装,并在桥台所在位置实现首跨浇注,这种施工方法有一定难度,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0005]专利号CN201010860Y公开了一种下行式移动模架整体施工造桥机,该移动模架在桥墩墩柱采用大吨位吊车联合抬吊的方法完成拼装,但无法实现在桥台路基上完成拼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提出一种用于桥台拼装的下行式移动模架拼装方法,该拼装方法可以将移动模架在桥台路基上进行拼装,并在桥台所在位置进行首跨浇筑。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桥台拼装的下行式移动模架拼装方法,包括第一步,在计划拼装处的桥台与主框架干涉部分挖开;第二步,在桥台前方搭设管桩支撑;第三步,在桥台后侧的路基上规划平整场地、搭设两个临时支架、两个临时支架上方分别设置具有转铰的前滑动支座和后滑动支座;第四步,在桥台后方路基上安装后墩旁托架的上横梁,在桥台挖开处的管桩支架上安装前墩旁托架的上横梁;第五步,后墩旁托架上横梁上安装后移位台车,前墩旁托架上横梁上安装前移位台车,同时安装液压驱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第六步,通过吊车将主框架节段拼装成一个吊装单元,将吊装单元吊装在前移位
台车和前滑动支座上;第七步,通过吊车依次将剩余主框架节段拼装成多个吊装单元,依次起吊吊装单元并与前一吊装单元连接;第八步,驱动前移位台车,将主框架向前推进一个吊装单元;第九步,重复第七步和第八步,吊装与推进作业交替进行,完成主框架拼装;第十步,通过吊车将底模桁架、外模拼装到主框架上;第十一步,驱动前移位台车推进移动模架前移,直至后移位台车脱空;第十二步,将后墩旁托架和后移位台车拆卸并安装在前端桥墩上;第十三步,安装前辅助支腿;第十四步,前、后移位台车驱动移动模架前移至首跨制梁位;第十五步,主框架横移,外模板合模,完成拼装。
[0008]一种下行式移动模架,包括主框架、墩旁托架、移位台车、前辅助支腿、中辅助支腿、后辅助支腿、外模系统、内模系统、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所述墩旁托架包括前墩旁托架和后墩旁托架,所述前墩旁托架上设有前移位台车,所述后墩旁托架上设有后移位台车,所述主框架设在所述前移位台车和所述后移位台车上,所述外模系统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上,所述前辅助支腿,所述中辅助支腿和所述后辅助支腿依次安装在所述主框架底端,前墩旁托架具有上横梁,所述上横梁设在桥台挖开处。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框架包括两组间隔分布的纵梁,所述纵梁沿着纵向分为多节,两组所述纵梁之间通过多个底模桁架连接。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墩旁托架具有左半边和右半边,二者形成三角结构,所述墩旁托架底部具有上横梁,所述上横梁设在桥墩墩身开孔处。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位台车由托架、滑座总成、横移机构、纵移油缸、横移油缸和挂钩油缸组成。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辅助支腿和所述后辅助支腿在过孔前安装。
[0013]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桥台拼装的下行式移动模架拼装方法,通过将桥台与主框架干涉部分除去,实现在桥台路基上拼装移动模架,拼装完成后在桥台位置进行首跨制梁。无需在具有一定高度的桥墩处拼装移动模架。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下行式移动模架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下行式移动模架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移位台车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桥台拼装的下行式移动模架拼装方法第三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桥台拼装的下行式移动模架拼装方法第五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桥台拼装的下行式移动模架拼装方法第六步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桥台拼装的下行式移动模架拼装方法第七步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桥台拼装的下行式移动模架拼装方法第九步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桥台拼装的下行式移动模架拼装方法第十一步示意图;
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桥台拼装的下行式移动模架拼装方法第十二步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桥台拼装的下行式移动模架拼装方法第十三步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桥台拼装的下行式移动模架拼装方法第十五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描述。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行式移动模架包括:包括主框架3、墩旁托架4、移位台车5、前辅助支腿6、中辅助支腿7、后辅助支腿8、外模系统9、内模系统、电气系统、液压系统。
[0017]具体地,如图1所示,移动模架在桥台后方路基1上进行拼装,拼装完成后在桥台2处进行首跨制梁。主框架3由并列的两组纵梁组成,两组纵梁沿着纵向间隔分布,且每组纵梁沿纵向分为若干节,形成主框架节段,两组纵梁之间通过底模桁架10连接。
[0018]如图2所示,墩旁托架包括前墩旁托架41和后墩旁托架42,二者结构相同。墩旁托架4是三角形结构,墩旁托架底部具有上横梁11,上横梁11处设有三脚架12,三脚架12安装在桥墩墩身开孔处,以传递竖向力。前墩旁托架没有三脚架12,桥台与主框架干涉处挖开,前墩旁托架41的上横梁设在桥台挖开处。
[0019]如图3所示,移位台车包括前移位台车51和后移位台车52,二者结构相同,移位台车包括托架13、滑座总成14、横移机构、纵移油缸15、横移油缸及勾挂油缸。前移位台车51设在前墩旁托架41上横梁上,后移位台车52设在后墩旁托架42上横梁上。
[0020]前辅助支腿5,中辅助支腿6、后辅助支腿8和外膜系统9均安装在主框架3上。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行式移动模架,其拼装方法如下:第一步,在计划拼装处的桥台2与主框架3干涉部分挖开;第二步,在桥台2前方搭设管桩支撑17;第三步,如图4所示,在桥台后侧的路基上规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桥台拼装的下行式移动模架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步,在计划拼装处的桥台与主框架干涉部分挖开;第二步,在桥台前方搭设管桩支撑;第三步,在桥台后侧的路基上规划平整场地、搭设两个临时支架、两个临时支架上方分别设置具有转铰的前滑动支座和后滑动支座;第四步,在桥台后方路基上安装后墩旁托架的上横梁,在桥台挖开处的管桩支架上安装前墩旁托架的上横梁;第五步,后墩旁托架上横梁上安装后移位台车,前墩旁托架上横梁上安装前移位台车,同时安装液压驱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第六步,通过吊车将主框架节段拼装成一个吊装单元,将吊装单元吊装在前移位台车和前滑动支座上;第七步,通过吊车依次将剩余主框架节段拼装成多个吊装单元,依次起吊吊装单元并与前一吊装单元连接;第八步,驱动前移位台车,将主框架向前推进一个吊装单元;第九步,重复第七步和第八步,吊装与推进作业交替进行,完成主框架拼装;第十步,通过吊车将底模桁架、外模拼装到主框架上;第十一步,驱动前移位台车推进移动模架前移,直至后移位台车脱空;第十二步,将后墩旁托架和后移位台车拆卸并安装在前端桥墩上;第十三步,安装前辅助支腿;第十四步,前、后移位台车驱动移动模架前移至首跨制梁位;第十五步,主框架横移,外模板合模,完成拼装。2.一种用于桥台拼装的下行式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华祁磊张艳丽陈德利代宇刘剑曹长兴付晓帆卫森李军超刘舒馨宋飞白康崔瑞玲田凤学高建华管小兴李瑞鹏韩永康邓礼军高盼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