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腹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639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胸腹内积液引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胸腹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针、导流管和存放袋,引流针设于导流管的一端,存放袋设于导流管的另一端,引流针和存放袋的内部均与导流管的内部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引流针与导流管的连接处活动设有一伤口遮挡罩,伤口遮挡罩的底部设有一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与导流管相连接,伤口遮挡罩的外部设有挡圈,挡圈的一侧涂设有医用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伤口遮挡罩可以覆盖在引流伤口的外部,再撕下撕带,将伤口遮挡罩通过医疗胶层固定在伤口处周围的皮肤上,避免从伤口漏出的积液扩散到其他部分引起不便,而固定伤口遮挡罩的方式操作起来较为简单,且不会引起伤口的疼痛,因而实用性得到大大提升。大大提升。大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腹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胸腹内积液引流
,尤其涉及一种胸腹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对胸腹内积液进行引流时会因其他情况导致积液会从伤口处流出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如专利号:CN202020461896.4,该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与所述引流管配合的引流袋及防漏组件,所述防漏组件包套设于所述引流管上的弹性套筒、套设于所述引流管上的防漏罩、用于密封防漏罩底部的防漏部件及用于夹紧弹性套筒的夹紧部件,所述防漏部件包括设于所述防漏罩底部上的固定板、设于所述固定板上弹性管及用于抽取弹性管内气体的抽气件,所述弹性管底部设有开口,该技术在抽取胸腹积水时,先将防漏罩按压在患者穿刺孔处,使得患者皮肤一部分进入到弹性管内,然后通过抽气件抽取弹性管内的气体,进而使得防护罩贴合固定在患者皮肤上,然后将引流管从穿刺孔插入到患者体内抽取积液,而从穿刺孔处泄漏处的积液将被储存在防护罩内,保证医疗环境,防止积液外泄造成感染。
[0003]如上所处,通过此种方式将防护罩固定皮肤时会造成病人伤口处的疼痛,且支撑此固定方式的结构较为复杂操作麻烦,从而让其实用性大大降低,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胸腹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胸腹引流装置,以解决避免积液会从伤口处流出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的问题。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胸腹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针、导流管和存放袋,所述引流针设于所述导流管的一端,所述存放袋设于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所述引流针和所述存放袋的内部均与所述导流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引流针与导流管的连接处活动设有一伤口遮挡罩,所述伤口遮挡罩的底部设有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导流管相连接,所述伤口遮挡罩的外部设有挡圈,所述挡圈的一侧涂设有医用胶层。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引流针的直径,所述导流管的长度为二十厘米至五十厘米,所述存放袋正面的设有刻度线,所述存放袋的最大容量为七百毫升。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存放袋的底部与其相连通设有一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中部安装有截止装置。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管还连通有一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一端相连通设有一气囊。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气管靠近与导流管的连接处安装有单向阀一,所述输气管与气囊的连接处安装有进气阀。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伤口遮挡罩为内凹圆形状,所述伤口
遮挡罩通过医疗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挡圈与伤口遮挡罩为一体连接结构,所述挡圈的宽度为一厘米至三厘米之间,所述医用胶层的一侧贴设有一侧撕带,所述撕带覆盖所述挡圈的一侧。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分别与所述伤口遮挡罩和导流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中部安装有单向阀二。
[0012]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通过伤口遮挡罩可以覆盖在引流伤口的外部,再撕下撕带,将伤口遮挡罩通过医疗胶层固定在伤口处周围的皮肤上,避免从伤口漏出的积液扩散到其他部分引起不便,而固定伤口遮挡罩的方式操作起来较为简单,且不会引起伤口的疼痛,因而实用性得到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胸腹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胸腹引流装置的部分截断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胸腹引流装置的局部放大

A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引流针;2、导流管;3、存放袋;4、伤口遮挡罩;5、连接管;6、挡圈;7、医用胶层;8、输气管;9、气囊;10、单向阀一;11、进气阀;12、排出管;13、截止装置;14、单向阀二;15、撕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胸腹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针 1、导流管2和存放袋3,引流针1设于导流管2的一端,存放袋3设于导流管2的另一端,引流针1和存放袋3的内部均与导流管2的内部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引流针1与导流管2的连接处活动设有一伤口遮挡罩4,伤口遮挡罩4的底部设有一连接管5,连接管5的一端与导流管2相连接,伤口遮挡罩4的外部设有挡圈6,挡圈6的一侧涂设有医用胶层7。
[0020]导流管2的直径大于引流针1的直径,导流管2的长度为二十厘米至五十厘米,存放袋3正面的设有刻度线,存放袋3的最大容量为七百毫升;存放袋3的底部与其相连通设有一排出管12,排出管12的中部安装有截止装置13;导流管2还连通有一输气管8,输气管8一端相连通设有一气囊9;输气管8靠近与导流管2的连接处安装有单向阀一10,输气管8与气囊9 的连接处安装有进气阀11;大致常规的腹腔内积液引流操作,首先确定病人胸腹部分的穿刺口,将引流针1从此处插入让其一端置入病人的胸腔内,这时按压气囊9通过输气管8、导流管2和引流针1向病人的胸腔送入气体,在松开气囊9从而产生吸力,让病人胸腹内的积液依次通过引流针1、导流管2和流入存放袋3的内部,即完成现有大多的腹腔积液引流操作;输气管 8上的单向阀一10和进气阀11的作用在于,按压的气体只能从输气管8的一端向导
流管2的内部出去,接入的气体只能从进气阀11内进入,这样就避免在引流时积液从输气管8内进入气囊9的内部。
[0021]伤口遮挡罩4为内凹圆形状,伤口遮挡罩4通过医疗橡胶材料制成,挡圈6与伤口遮挡罩4为一体连接结构,挡圈6的宽度为一厘米至三厘米之间,医用胶层7的一侧贴设有一侧撕带15,撕带15覆盖挡圈6的一侧;连接管 5的内部分别与伤口遮挡罩4和导流管2的内部相连通,连接管5的中部安装有单向阀二14;为避免腹腔内的积液从穿刺出流,设置伤口遮挡罩4遮挡穿刺伤口,具体固定伤口遮挡罩4的操作如下:将伤口遮挡罩4外部挡圈6贴设的撕带15撕下,让撕带15遮挡的医用胶层7裸露出来,再将医用胶层7与穿刺伤口周围的皮肤粘连,即完成对伤口遮挡罩4的固定步骤,这样在当胸腹内积液流出时,会停留在伤口遮挡罩4的内部,避免积液流到其他部分造成感染的不必要麻烦,而存留的积液会通过连接管5流入导流管2的内部,最后流入存放袋3的内部;由于伤口遮挡罩4是活动套设在导流管2 的外部,因而可以调节伤口遮挡罩4在导流管2外部的位置以及更换,并且伤口遮挡罩4与导流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腹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针(1)、导流管(2)和存放袋(3),所述引流针(1)设于所述导流管(2)的一端,所述存放袋(3)设于所述导流管(2)的另一端,所述引流针(1)和所述存放袋(3)的内部均与所述导流管(2)的内部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针(1)与导流管(2)的连接处活动设有一伤口遮挡罩(4),所述伤口遮挡罩(4)的底部设有一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一端与所述导流管(2)相连接,所述伤口遮挡罩(4)的外部设有挡圈(6),所述挡圈(6)的一侧涂设有医用胶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腹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的直径大于所述引流针(1)的直径,所述导流管(2)的长度为二十厘米至五十厘米,所述存放袋(3)正面的设有刻度线,所述存放袋(3)的最大容量为七百毫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腹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袋(3)的底部与其相连通设有一排出管(12),所述排出管(12)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雪双丁通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