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杀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625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杀秧装置,其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杀秧机构,若干杀秧机构均匀安装在倾斜的安装板上,杀秧机构向地平面倾斜设置;每个杀秧机构上均设置有分动装置,分动装置之间传动连接;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其中一个分动装置传动连接的动力装置,安装板设置在升降机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杀秧方式相比,秸秆粉碎干净,茎块上秸秆残留少,且不损伤茎块,提高了杀秧还田的效果和质量,液压装置为整个装置提供杀秧动力,使杀秧与接近传感器配合,接近传感器和信号显示组件实时监控杀秧机构升降情况,尤其适用于转弯、转田需要,提高了作业安全和降低了人工杀秧劳动强度。和降低了人工杀秧劳动强度。和降低了人工杀秧劳动强度。

A seedling kil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杀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杀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针对根茎农作物,在收获时需要先将生长在地面的秧苗进行割除,方便进行收获,有的根茎茎块露出土面,现有杀秧机刀片能将杂草或秧苗打碎,同时也容易损伤露土的根茎,为了不损伤露土的根茎茎块,往往需要升高杀秧机杀秧位置,但是会留下更长的秸秆或秧苗,造成茎块上的秸秆粉碎不干净,不利于后续土壤分离和加工。现有的背负式割灌机可以通过打草绳的方式割草,也可以用于秸秆杀秧粉碎,但割灌机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打草粉碎效率低,粉碎物四处飞溅,操作人员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杀秧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提供一种杀秧装置,其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杀秧机构,若干杀秧机构均匀安装在倾斜的安装板上,杀秧机构向地平面倾斜设置;每个杀秧机构上均设置有分动装置,分动装置之间传动连接;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其中一个分动装置传动连接的动力装置,安装板设置在升降机构上。
[0006]本方案用于对农作物的秸秆或秧苗进行粉碎操作,升降机构调节杀秧机构到合适的高度后,杀秧机构进行杀秧,根茎上残留秸秆少,同时不会对露出地面的根茎造成损伤。安装板上根据作物宽度的需要设置调整合适的杀秧机构数量,并且多个杀秧机构通过同一个动力装置驱动,具有很好的同步性,通过分动装置实现多个方向的动力输出,每个杀秧机构的转速、转向均相同。
[0007]进一步地,动力装置与其中一个分动装置之间设置有一级增速器、二级增速器,一级增速器和二级增速器之间通过第四联轴器连接,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一级增速器的输入轴之间通过第五联轴器连接,二级增速器的输出轴与分动装置的输入轴之间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杀秧机构与分动装置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分动装置之间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置两个增速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多级增速,使转动头能够达到粉碎秸秆的转速要求,打草绳具有高转速,产生较大的切断力,在进行杀秧工作时,打草绳能快速将茎秆打碎。
[0009]进一步地,杀秧机构包括杀秧输入轴,杀秧输入轴通过第三联轴器与分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杀秧输入轴与杀秧头传动连接,杀秧头的转动头上设置有若干通过旋转粉碎秧苗的打草绳,若干打草绳在转动头上均匀分布,每个杀秧头上均设置有两个相互叠加的转动头,两个转动头之间设置有间隙,两个转动头之间通过连接轴传动连接,连接轴的中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设置在稳定板上,稳定板与C型架固定连接。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每个杀秧头上设置有两个转动头,形成两层可
以进行杀秧的打草绳面,最上层的打草绳首先将秸秆上端打碎,下层的打草绳随后将秸秆剩余部分打碎,打碎的秸秆落入下层的打草绳面进行二次粉碎,确保秸秆能完全被打碎以及打碎后的秸秆长度更短,同时通过将杀秧机构设置在稳定板上,使得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0011]进一步地,若干打草绳的旋转平面与地平面的夹角为10
°

[0012]进一步地,打草绳的长度为20cm

30cm。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杀秧输入轴的高速转动带动杀秧头高速转动,若干打草绳高速转动时先将秸秆从根部打断,上面的秸秆掉落在高速旋转的打草绳上,随着就被打草绳粉碎还田。打草绳设置成10
°
的夹角,可以使打草绳的旋转平面下端与地面接触,贴在地面上粉碎秸秆,打草绳具有一定韧性,不会损伤根茎茎块,提高了根茎上秸秆粉碎干净的效果,同时打草头还有一定的离地距离,避免打草头在作业过程中撞击不平、隆起的地面,确保打草头可靠、安全的作业。
[0014]进一步地,第三联轴器与杀秧头之间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空心轴套,杀秧输入轴穿过空心轴套,杀秧头的尾部套在空心轴套上,空心轴套的两端设置有稳定轴承,杀秧输入轴安装在稳定轴承上。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空心轴套、杀秧输入轴增加杀秧头与安装板之间的长度,避免秸秆缠绕杀秧输入轴、安装板,增加杀秧空间,稳定轴承能提高杀秧输入轴在空心轴套中高速旋转的平稳性。
[0016]进一步地,空心轴套通过U形扣固定在L形的固定板上,固定板通过支撑板固定在安装板上,支撑板与固定板一体成型,支撑板与杀秧输入轴之间设置有间隙。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U形扣对空心轴套进行固定,确保空心轴套的稳定性,使得杀秧头高速旋转的转动头可靠的粉碎秸秆或秧苗,并且安装方便。
[0018]进一步地,空心轴套上靠近第三联轴器的一端设置有堵头,堵头套在空心轴套上,杀秧输入轴穿过堵头,堵头套上的螺纹孔中设置有第一锁紧螺钉,杀秧头尾部的螺纹孔中设置有第二锁紧螺钉,第一锁紧螺钉和第二锁紧螺钉均压紧固定空心轴套。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锁紧螺钉和第二锁紧螺钉锁紧和固定空心轴套,安装和更换方便,用堵头封堵空心轴套,避免杂质和泥土进入。
[0020]进一步地,安装板的下端设置有矩形的安装管,安装管倾斜,安装板固定在安装管的斜面上;安装管的两端通过分别通过连接板固定在C型架上,且安装管与C型架的一端连接,C型架的另一端与升降机构连接,动力装置设置在其中一端的C型架上。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倾斜设置的安装管和安装板,使杀秧机构安装具有同一个安装基准,确保杀秧机构的分动装置之间连接的同轴性,提高杀秧机构高速运转的可靠性、稳定性,装卸方便快捷。
[0022]进一步地,升级机构的两侧设置有L形的割灌连接架,割灌连接架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在拖拉机前端的连接固定板。
[0023]进一步地,动力装置为与拖拉机液压系统连接的液压马达。
[0024]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辅助控制升降机构升降的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设置在传感器安装板上,传感器安装板安装在升降机构上,传感器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条形孔,接近传感器安装在第一条形孔内,C型架上设置有L型的检测体安装板,检测体安装板上开设有竖向的第二条形孔,第二条形孔内活动设置有金属检测体,金属检测体设置于接近传感
器的下方,且金属检测体与接近传感器的感应面之间设置有间隙。接近传感器与信号显示组件电连接,信号显示组件安装在拖拉机控制面板上,且信号显示组件与拖拉机的控制模块电连接。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接近传感器可辅助控制升降机构升降,调整金属检测体在检测体安装板上的高度位置,当杀秧机构到达合适杀秧位置时,拖拉机内的操作人员可通过观察信号显示组件及时停止升降机构的升降动作。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杀秧方式相比,秸秆粉碎干净,茎块上秸秆残留少,且不损伤茎块,提高了杀秧还田的效果和质量,液压装置为整个装置提供杀秧动力,将杀秧与接近传感器配合,接近传感器实时监控杀秧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杀秧机构,若干所述杀秧机构均匀安装在倾斜的安装板上,所述杀秧机构向地平面倾斜设置;每个杀秧机构上均设置有分动装置,所述分动装置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其中一个分动装置传动连接的动力装置,所述安装板设置在升降机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与其中一个分动装置之间设置有一级增速器、二级增速器,所述一级增速器和二级增速器之间通过第四联轴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一级增速器的输入轴之间通过第五联轴器连接,所述二级增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分动装置的输入轴之间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所述杀秧机构与分动装置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分动装置之间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秧机构包括杀秧输入轴,所述杀秧输入轴通过第三联轴器与分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杀秧输入轴与杀秧头传动连接,所述杀秧头的转动头上设置有若干通过旋转粉碎秧苗的打草绳,若干所述打草绳在转动头上均匀分布,每个所述杀秧头上均设置有两个相互叠加的转动头,两个所述转动头之间设置有间隙,两个所述转动头之间通过连接轴传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中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设置在稳定板上,所述稳定板与C型架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打草绳的旋转平面与地平面的夹角为10
°
,所述打草绳的长度为20cm

30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联轴器与杀秧头之间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空心轴套,所述杀秧输入轴穿过空心轴套,所述杀秧头的尾部套在空心轴套上,所述空心轴套的两端设置有稳定轴承,所述杀秧输入轴安装在稳定轴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轴套通过U形扣固定在L形的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敏周厚成周翔周巧敏邓儒虎张强杨杰张宇李修银粟超郑睿恺甘小锋杨虎陈鸿曾佑岗骆科技谢佳苏泓宇陈柯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