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覆型Al、F共掺杂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25940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覆型Al、F共掺杂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通过行星球磨的方式把掺杂元素Al和F引入β

A coated Al, f Co doped single crystal lithium manganate cathode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覆型Al、F共掺杂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包覆型Al、F共掺杂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因其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得锂离子电池向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领域转变,而电池的安全性和制造成本是这些领域关注的重点。
[0003]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和关键材料。锰酸锂具有储量丰富、材料成本低和高安全性等优点,是当下应用最广泛的正极材料之一。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锰酸锂的循环性能、高温性能、倍率放电性能均需进一步提升,否则会影响材料的容量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和成本低的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覆型Al、F共掺杂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化学通式为[Li
x
Al
a
Mn
b
(O4‑
c/2
F
c
)]·
[N
d
O
e
]f
,所述单晶锰酸锂包括锰酸锂内核Li
x
Al
a
Mn
b
(O4‑
c/2
F
c
)和N<br/>d
O
e
包覆层;其中,1.00≤x≤1.05,0.001≤a≤0.050,1950≤b≤1.999,a+b=2,d和e满足N
d
O
e
化合价平衡,f<0.1;N
d
O
e
选自La2O3、Y2O3、ZrO2、Cr2O3、ZnO、Bi2O3、TiO2、MgO、B2O3、Nb2O5和V2O5中的至少一种。
[0006]所述单晶锰酸锂的粒径D
50
为8 μm~12 μm。
[0007]一种包覆型Al、F共掺杂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包括如下步骤:(1) 按化学计量比称取锰源、Al(OH)3和LiF,以去离子水为溶剂、聚醇类物质为乳化剂,在行星式球磨机中混合球磨6 h,制成均匀浆料;(2) 通过喷雾干燥机造粒,然后于120 ℃下烘干;(3) 在空气气氛中以500 ℃烧结6~12 h,得到掺杂的锰源;(4) 按化学计量比称取锂源、掺杂锰源和包覆剂N
d
O
e
,高能球磨3 h,得到锰酸锂前驱体;N
d
O
e
选自La2O3、Y2O3、ZrO2、Cr2O3、ZnO、Bi2O3、TiO2、MgO、B2O3、Nb2O5和V2O5中的至少一种;(5) 在空气气氛中以700~850 ℃高温烧结12~24 h,得到所述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
[0008]所述步骤(1)的聚醇类物质包括PEG、PVA或PPG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09]所述步骤(1)的锂源包括锂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或醋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0]所述步骤(1)的锰源为β

MnO2,粒径D
50
为4 μm~6 μm。
[0011]所述的包覆型Al、F共掺杂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片。
[0012]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采用两步烧结法制备锰酸锂,先通过行星球磨的方式把掺杂元素引入β

MnO2中,烧结生成掺杂的β

MnO2,再把掺杂的β

MnO2、锂源和包覆剂混合进行烧结,可有效降低物料混和不均与现象,同时又能减少锂的混排现象;2、通过Al、F阴阳离子对锰酸锂进行掺杂,Al

O键键能远远大于Mn

O键的键能,有利于提高材料结构的稳定性,F形成的氟化表面将会遏制电解质LiPF6的分解反应,抑制HF的生成,提高材料的界面稳定性。两者协同还可以减少掺杂引起的晶格畸变,稳定了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3、掺杂和包覆的双重改性提升了单晶锰酸锂材料内部与界面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充分抑制充放电过程中由Jahn

Teller效应所导致的晶格畸变,进一步提升了材料的常温循环性能和倍率放电性能,使材料具有较高的克容量的同时又拥有较长的循环寿命。
[001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安全性高、稳定性好、高温下的贮存和循环性能好,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具有克容量高、压实密度大、常温循环寿命长、倍率放电性能好、高温储电性能良好等显著优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施例1所得正极材料的SEM图;图2为实施例1所得正极材料的粒径图;图3为实施例1所得正极材料的充放电曲线图;图4为实施例1的锰酸锂电池倍率性能曲线图;图5为实施例1的锰酸锂电池循环性能曲线图;图6为实施例2所得正极材料的SEM图;图7为实施例4所得正极材料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0016]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覆型Al、F共掺杂单晶锰酸锂,所述单晶锰酸锂的化学通式为[Li
1.03
Al
0.01
Mn
1.99
(O
3.995
F
0.01
)]·
[Nb2O5]0.01
,所述单晶锰酸锂包括锰酸锂内核Li
1.03
Al
0.01
Mn
1.99
(O
3.995
F
0.01
)和Nb2O5包覆层。
[0017]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按摩尔比Al:Mn:F=0.02:1.98:0.01,称取β

MnO2、Al(OH)3和LiF,以去离子水为溶剂、PEG2000为乳化剂,在行星式球磨机中混合球磨6 h,制成均匀浆料;(2) 通过喷雾干燥机造粒,控制固液比为1:1.2,出风温度为120 ℃,进料速度为20 mL/min,然后于120 ℃下烘干;
(3) 在空气气氛中以500 ℃烧结6 h,冷却、粉碎并过筛得到掺杂的β

MnO2;(4) 按摩尔比Li:Mn:Nb=1.02:1.98:0.02,称取LiOH、Li2CO3、掺杂β

MnO2和包覆剂Nb2O5,高能球磨3 h,得到锰酸锂前驱体;(5) 在空气气氛中以800 ℃高温烧结16 h,得到所述单晶锰酸锂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覆型Al、F共掺杂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化学通式为[Li
x
Al
a
Mn
b
(O4‑
c/2
F
c
)]
·
[N
d
O
e
]
f
,所述单晶锰酸锂包括锰酸锂内核Li
x
Al
a
Mn
b
(O4‑
c/2
F
c
)和N
d
O
e
包覆层;其中,1.00≤x≤1.05,0.001≤a≤0.050,1950≤b≤1.999,a+b=2,d和e满足N
d
O
e
化合价平衡,f<0.1;N
d
O
e
选自La2O3、Y2O3、ZrO2、Cr2O3、ZnO、Bi2O3、TiO2、MgO、B2O3、Nb2O5和V2O5中的至少一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型Al、F共掺杂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晶锰酸锂的粒径D
50
为8 μm~12 μm。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型Al、F共掺杂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 按化学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泽辉曹栋强龚丽锋郝晶淼杨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格派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