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饰B柱的组合拉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5682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内饰B柱的组合拉手结构。属于汽车内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B柱上饰板、拉手本体、滑移门开关及电镀装饰件等设备,在所述B柱上饰板的内壁安设钣金支架,所述拉手本体的上端通过凸起安设在钣金支架内,所述拉手本体的下端通过螺栓安设在钣金支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真皮包覆工艺作为外观的组合拉手,内饰豪华感方案都得到了提升,集成为一个装饰件上安装到B柱上饰板上,提升了外观整体性,精致感得到提升;该组合拉手在提升了外观整体性的同时,与别的车型全包覆拉手相比较,可以单独拆卸,不用拆卸B柱上饰板或前围饰板,便利性强,维修方便。维修方便。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内饰B柱的组合拉手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内饰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内饰B 柱的组合拉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商务车内饰B柱拉手大都采用纯塑料,表面皮纹处理,外观塑胶感强,内饰豪华感差;安装方面,在拉手的上下两端使用两颗螺栓固定在车身支架,再采用螺栓堵盖安装在拉手上遮挡螺栓保证外观圆润,滑移门开关单独放置在B柱的另一个位置。这种分件方式在上下两端存在堵盖和拉手本体的分缝线,拉手不是一个整体,不美观。
[0003]一些商用车的拉手也采用了整体拉手的方案,但必须从B柱内部打螺栓固定,拆卸时要先拆掉B柱上饰板或者前围饰板,不能单独拆装拉手,拆装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内饰B柱的组合拉手结构。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内饰B柱的组合拉手结构,包括B柱上饰板(1),在所述B柱上饰板(1)的一侧安设有拉手本体 (2);
[0006]在所述B柱上饰板(1)的一侧、所述拉手本体(2)的下端安设有电镀装饰件(4);
[0007]所述拉手本体(2)包括上、下两端;
[0008]在所述B柱上饰板(1)上、相对拉手本体(2)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拉手孔;
[0009]在所述B柱上饰板(1)的内壁上、对应拉手本体(2)的上下两端处安设有两个钣金支架(5),
[0010]在上侧的所述钣金支架(5)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菱形状的上钣金孔;
[0011]在所述拉手本体(2)上端的连接处安设有菱形状的凸起(8),
[0012]所述的凸起(8)穿过安设在B柱上饰板(1)上侧的拉手孔及菱形状的上钣金孔固定在所述的B柱上饰板(1)上。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拉手本体(2)下端的连接处安设有与钣金支架(5)外壁相适配的折叠处,在所述折叠处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螺栓孔;
[0014]在下侧所述的钣金支架(5)的内壁上安设有空心结构的焊接螺母(6),
[0015]所述的折叠处、下侧的钣金支架(5)及焊接螺母(6)通过穿设的螺栓(7) 进行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电镀装饰件(4)通过4个塑料一体式卡扣安设在B柱上饰板(1)和拉手本体(2)上,
[0017]在所述电镀装饰件(4)上还安设有滑移门开关(3);所述电镀装饰件(4) 与滑移门开关(3)形成一个总体。
[0018]进一步的,所述拉手本体(2)的原材料是使用PA66+GF30材质。
[0019]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优点:1、采用真皮包覆工艺作为外观的组合拉手,与传
统塑料质感的拉手相比,在乘客体验,内饰豪华感方案都得到了提升。取消了上下两端的螺栓堵盖,以及B柱上饰板上单独的滑移门开关装配孔,集成为一个装饰件上安装到B柱上饰板上,移除了两条在外观上的分缝,提升了外观整体性,精致感得到提升;2、该组合拉手在提升了外观整体性的同时,与别的车型全包覆拉手相比较,可以单独拆卸,不用拆卸B柱上饰板上或前围饰板,便利性强,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背面安装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中拉手本体上端插入钣金支架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中拉手本体下端通过螺栓插入钣金支架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中拉手本体与B柱上饰板的定位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的安装定位图;
[0026]图中1是B柱上饰板,2是拉手本体,3是滑移门开关,4是电镀装饰件,5 是钣金支架,6是焊接螺母,7是螺栓,8是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内饰B柱的组合拉手结构,包括B柱上饰板1,在所述B柱上饰板1的一侧安设有拉手本体2;
[0029]在所述B柱上饰板1的一侧、所述拉手本体2的下端安设有电镀装饰件4;
[0030]所述拉手本体2包括上、下两端;
[0031]在所述B柱上饰板1上、相对拉手本体2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拉手孔;
[0032]在所述B柱上饰板1的内壁上、对应拉手本体2的上下两端处安设有两个钣金支架5,
[0033]在上侧的所述钣金支架5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菱形状的上钣金孔;
[0034]在所述拉手本体2上端的连接处安设有菱形状的凸起8,
[0035]所述的凸起8穿过安设在B柱上饰板1上侧的拉手孔及菱形状的上钣金孔固定在所述的B柱上饰板1上。
[0036]进一步的,在所述拉手本体2下端的连接处安设有与钣金支架5外壁相适配的折叠处,在所述折叠处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螺栓孔;
[0037]在下侧所述的钣金支架5的内壁上安设有空心结构的焊接螺母6,
[0038]所述的折叠处、下侧的钣金支架5及焊接螺母6通过穿设的螺栓7进行固定连接。
[0039]进一步的,所述电镀装饰件4通过4个塑料一体式卡扣安设在B柱上饰板1 和拉手本体2上,
[0040]在所述电镀装饰件4上还安设有滑移门开关3;所述电镀装饰件4与滑移门开关3形成一个总体。
[0041]进一步的,所述拉手本体2的原材料是使用PA66+GF30材质。
[0042]本技术在符合力学试验的前提下,该拉手设计目的为:
[0043]1、取消常规拉手上端的螺栓7堵盖,保留拉手上端的整体性,移除了螺栓 7堵盖与拉手本体2的分件边界;2、拉手本体2采用软质包覆,提升握持感,提升内饰豪华感;3、取消下端的螺栓7堵盖,将滑移门开关3安装结构和螺栓 7堵盖整合到一个装饰件上,移除了滑移门开关3和B柱上饰板1本体的分件边界,提升内饰精致感。
[0044]具体的:取消上端的螺栓7堵盖后,不打螺栓7固定,改为使用HOOK(菱形状的的凸起8)插入钣金支架5起到固定作用,装配方式为旋转装配;拉手本体2采用气辅成型工艺,表面手工包覆一层泡棉加真皮的复合表皮;拉手本体2 的下端采用打螺栓7固定,取消下端堵盖后设计一个装饰件,将滑移门开关3 安装到电镀装饰件4上,滑移门开关3与电镀装饰件4作为一个小总成安装到B 柱上饰板1与拉手本体2上,电镀装饰件4采用电镀工艺;
[0045]拉手本体2有严格的力学性能要求,为满足CAE分析,拉手本体2的原材料使用PA66+GF30;该种材料硬度高,强度好,变形小,适用于各类骨架类零件;表面手工包覆泡棉+真皮的组合表皮,握感舒适,外观优美;下装饰件原材料采用PC+ABS I类,表面电镀,外观金属光泽,豪华感强。
[0046]在拉手本体2的上端使用HOOK(菱形状的的凸起8)插入钣金孔起到固定作用,HOOK与钣金孔在车辆前后方向需至少有大于5mm的接触面;HOOK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内饰B柱的组合拉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B柱上饰板(1),在所述B柱上饰板(1)的一侧安设有拉手本体(2);在所述B柱上饰板(1)的一侧、所述拉手本体(2)的下端安设有电镀装饰件(4);所述拉手本体(2)包括上、下两端;在所述B柱上饰板(1)上、相对拉手本体(2)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拉手孔;在所述B柱上饰板(1)的内壁上、对应拉手本体(2)的上下两端处安设有两个钣金支架(5),在上侧的所述钣金支架(5)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菱形状的上钣金孔;在所述拉手本体(2)上端的连接处安设有菱形状的凸起(8),所述的凸起(8)穿过安设在B柱上饰板(1)上侧的拉手孔及菱形状的上钣金孔固定在所述的B柱上饰板(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饰B柱的组合拉手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元均宋志华程建
申请(专利权)人:凯勒南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