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磨装置,辊压机采用垂直料床,工作中容易造成机器振动和能量浪费,另外,辊压机的粉磨机理中存在缺点,即“边缘效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高效的粉磨方法与机械,具体是减少辊压机的振动和“边缘效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倾斜料床,料床倾斜角度小于物料休止角;本发明专利技术由辊筒与压板组成碾压机构,同时压板与液压机构组成连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压板的上表面设有辊压槽,辊筒的边缘嵌入辊压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运行平稳、粉磨效率高,且在碾压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液压机构工作压力小。液压机构工作压力小。液压机构工作压力小。
A gri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粉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固体物料各质点的内聚力,使其粒度减小的过程称为粉碎,粉碎包括破碎和粉磨。
[0003]水泥工业是世界上公认的耗能大户,在水泥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我国又是能耗很高的国家,可见节能在我国水泥工业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水泥厂中,每生产一吨水泥需要粉磨的各种物料就有3~4吨之多,粉磨生料、熟料和原煤等的电能消耗占工厂总电能消耗的60~70%,粉磨成本占水泥生产总成本的35%左右,这三种粉磨作业的钢铁消耗占工厂钢铁总消耗的55%以上,设备的维修量约占全厂设备总维修量的60%,尤其应当指出的是管磨机的噪音都很高,最高可达130dB,最低也不小于100dB,严重危害工人的健康;由此可见,改善粉磨作业在水泥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承担上述粉磨任务的设备主要是管磨机,它的粉磨效率极低,能耗很高,根据世界各国粉磨工作者的研究和试验测定证明:管磨机的粉磨效率只有百分之几,其余为声能消耗、研磨介质与衬板的磨损能量消耗等;因此,它一直是世界各国粉磨工作者所关注的大问题,多年来各国都在极力寻求提高粉磨效率的方法。
[0004]立磨(辊式磨)的主要工作部件为磨盘和磨辊,电动机通过减速器驱动磨盘转动,磨辊在磨盘上绕自身轴心滚动,物料通过锁风喂料装置经下料溜管落到磨盘中央,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形成环形料床,并被钳入磨辊和磨盘之间的缝隙,受到挤压作用而被粉碎,同时由于相对滑动而产生剪切力,使物料被磨细;国内外十多家公司相继研制了各种类型的辊式磨,如德国LOESCHE公司研制了LM辊式磨、Pfeiffer公司研制了MPS辊式磨、KruppPolysius公司研制了RM辊式磨、丹麦F.L.Smith公司研制了Atox辊式磨、日本宇部公司研制了UB
‑
LM辊式磨等。
[0005]辊压机是根据料床粉磨原理设计而成,其主要特征是:高压、满速、满料、料床粉碎;辊压机由两个相向同步转动的挤压辊组成,一个为固定辊,一个为活动辊;1985年德国Polysius公司、Humboldt公司的产品问世,Polysius公司称之为高压粉碎辊(High Pressure grinding roll);Humboldt公司称之为辊压机(Roller Press);接着,美国Fuller公司也以名为液压辊式破碎机(Hydraulic roll Crusher)的产品问世;丹麦F.L.Smidth公司和德国Koppern公司合作推出了辊压机;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洛阳矿山机器厂、唐山水泥机械厂4家单位联合引进德国KHD公司辊压机设计制造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通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辊压机性能日趋稳定;目前,辊压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水泥生产企业及预粉磨行业。
[0006]目前,在已经出现的粉磨机械中,立磨(辊式磨)和辊压机均为料床粉磨设备;立磨采用水平料床,物料移动速度可控,但由于压力较小,单位面积生产率小于辊压机;辊压机系统部件较多,结构复杂,工作条件恶劣,作用力大,可以说是水泥厂整个系统最为复杂、故
障率最高的设备之一;辊压机采用垂直料床,操作压力大,工作中容易发生偏辊,此时细料(细粉、细颗粒)便成为自由落体,不经过碾压就快速通过啮合区,造成机器振动和能量浪费。
[0007]另外,辊压机的粉磨机理中存在缺点,辊压机属于高压挤压,两端或两侧辊隙处的物料易被挤出,这部分物料得不到全部挤压,产生大颗粒,即“边缘效应”,“边缘效应”使磨辊两端漏料或物料向两边逃逸;德国CMP AG公司研发的新型高效率料床粉磨设备BETA磨,属于中高压料床粉磨设备,与辊压机的粉磨机理相同,物料经过两个磨辊挤压处理,运行过程中可方便调整磨辊工作压力和料层厚度,BETA磨也不能克服这个缺点;对于目前的粉磨机械而言,因结构所限,偏辊和“边缘效应”无法同时改善,增加磨辊宽径比可以减少“边缘效应”,但偏辊风险随之增加,减小磨辊宽径比可以减少偏辊风险,但“边缘效应”随之增强;为应对“边缘效应”,辊压机两侧安装有侧挡板,侧挡板与辊端的距离小,堵料效果好,但当挤压辊偏斜时,易碰撞,加剧磨损;距离过大,则起不了堵料作用;侧挡板位置难以固定,辊压机带料工作时产生的侧向力很容易将侧挡板推离原位置,从而加剧了“边缘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稳定、高效、减少辊压机的振动和“边缘效应”粉磨装置。
[0009]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粉磨装置,包括有机架、辊筒、压板和液压机构,所述的辊筒安装在机架上,并通过电机带动转动,所述的压板倾斜设置在辊筒的下方,压板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机架转动连接,压板的下端与液压机构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由辊筒与压板组成碾压机构,在压板的上表面设有辊压槽,所述的辊筒嵌入辊压槽内并在辊压槽内滚动,在辊压槽上端对接安装有进料管,在辊压槽下端开有出料口,在出料口下面安装有出料管。利用该装置对物料进行挤压,可使块状物料成为粉料。
[0010]所述的辊筒的左右两端面与辊压槽的左右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的间隙配合促使所述的碾压机构成为一个整体。
[0011]所述的压板的倾斜角度小于物料休止角。
[0012]所述压板与所述辊筒通过挤压物料间接接触,此接触为面线接触。
[0013]在所述的压板的碾压区域设置横向沟槽。
[0014]所述的横向沟槽的截面是锯齿状或波浪形。
[0015]在所述的压板的背面设置加强肋,所述的加强肋纵横交错,形成网格状。
[0016]所述的液压机构设置有多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数目n≥2。
[0017]本专利技术碾压机构部件的组合由敞开式改进成为半封闭式,使得机构整体易于密封,辊筒的横向跳动受限,“边缘效应”大为减少;本专利技术的压板与液压机构组成连杆,压板与液压机构在端部连接,由液压机构提供动力,压板在其左侧预留有轴孔,压板可以沿其轴做有限角度转动,碾压区域位于压板上表面中部,所述的碾压区域是压板承受辊筒压力的部位。
[0018]本专利技术由辊筒与压板组成碾压机构,所述压板与所述辊筒通过挤压物料间接接触,此接触为“面—线”接触,与之对应的是,辊压机为“线—线”接触,因此本专利技术增加了碾
压面积。
[0019]当辊筒的一侧端面下沉时,另一侧端面则上翘,碰到所述的辊压槽的相应侧壁,该侧壁会对其施加一个反力矩,迫使辊筒复位,即,所述的辊筒的横向跳动受限。利用杠杆原理,液压力力臂长度大于碾压力力臂长度,使得液压力小于碾压力。
[0020]当液压机构的工作压力超过设定阈值时,说明物料中混入金属件,液压机构立即卸压,所述的压板可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因此,能迅速排除金属件。
[0021]本专利技术设置备用液压缸,其数量由液压系统确定。
[002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在进行粉磨作业时,辊压机回料中含有相当比例的细粉,细粉之间易于滑动,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碾压机构和液压机构;所述的碾压机构包括有辊筒和压板,所述的辊筒安装在机架上,并通过电机带动转动,所述的压板倾斜设置在辊筒的下方,压板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机架转动连接,液压机构与所述的压板组成连杆,压板的下端与液压机构转动连接,在压板的上表面设有辊压槽,所述的辊筒嵌入辊压槽内并在辊压槽内滚动,在辊压槽上端对接安装有进料管,在辊压槽下端开有出料口,在出料口下面安装有出料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与所述辊筒通过挤压物料间接接触,此接触为面线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其忠,段圆圆,蔡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