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簧卷耳用检测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532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检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板簧卷耳用检测检具。能够适应成本控制要求较高、可循环使用和适应高精度检测效率要求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台板;所述台板顶面横向由一侧起始设有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上设有可沿滑动导轨运动的定位支撑块,所述台板另一侧设有挡板,所述台板上设有与滑动导轨平行放置的量尺;所述定位支撑块顶面包括板簧放置区、限位区、固定区,所述板簧放置区用以承载板簧,所述限位区设有与滑动导轨平行的限位销,所述固定区设有用来固定板簧的肘夹。该检具可适合1000mm—2500mm长度范围内各种板簧的通用型同轴度、平行度检测,且检测工装使用寿命长,检测精度高,制作成本少。制作成本少。制作成本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簧卷耳用检测检具


[0001]本技术属于检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板簧卷耳用检测检具。

技术介绍

[0002]现在高性能板簧端部设有卷耳,且板簧卷耳有着严格同轴度、平行度公差的要求。常见板簧长度介于1000mm—2500mm之间,常规板簧卷耳同轴度、平行度度检测是为板簧制作一套检测工装,但工装造成同轴度、平行度检测使用率较低。另一方面,一种板簧制作一套对应工装造成了材料资源、空间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使得制作成本直线上升。使用不同板簧卷耳同轴度、平行度检测工装时需要不断的进行工装切换,不断的切换检测工装过程中的安全和使用都存在隐患,且造成使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成本控制要求较高、可循环使用和适应高精度检测效率要求高的板簧卷耳用检测检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簧卷耳用检测检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台板;所述台板顶面横向由一侧起始设有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上设有可沿滑动导轨运动的定位支撑块,所述台板另一侧设有挡板,所述台板上设有与滑动导轨平行放置的量尺;所述定位支撑块顶面包括板簧放置区、限位区、固定区,所述板簧放置区用以承载板簧,所述限位区设有与滑动导轨平行的限位销,所述固定区设有用来固定板簧的肘夹。
[0005]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导轨上设有可移动滑动导轨副,所述滑动导轨副与定位支撑块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板簧放置区设有与板簧接触的承载面Ⅰ、承载面Ⅱ。
[0007]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面Ⅰ与承载面Ⅱ之间形成有凹陷部Ⅰ,所述承载面Ⅰ与定位支撑块相邻一侧形成有凹陷部Ⅱ,所述承载面Ⅱ与定位支撑块相邻一侧形成有凹陷部Ⅲ。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台板上设有放置滑动导轨的滑动导轨活动区,所述滑动导轨活动区长度大于滑动导轨长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台板上的滑动导轨活动区均布设有台板固定孔,所述滑动导轨上设有与台板固定孔等间距配合的导轨固定孔,所述台板固定孔与导轨固定孔通过螺栓固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导轨活动区的两端设有安装于台板上的限位块。
[0011]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导轨副上设有导轨副螺栓孔,所述定位支撑块上设有与导轨副螺栓孔同轴配合的支撑块螺栓孔,所述导轨副螺栓孔与支撑块螺栓孔通过沉头内六角螺栓连接。
[0012]本技术板簧卷耳用检测检具的优点是:
[0013]1、本技术板簧卷耳用检测检具,该检具可适合1000mm—2500mm长度范围内各
种板簧的通用型同轴度、平行度检测,且检测工装使用寿命≥5年,检测精度≥0.01mm,一套检具的制作成本约为5000元;综合使用成本≈现有检测工装1/16,易损件限位销制作成本≈10元,使用寿命≥6000次,且可重复使用、检测精度更高、免于更换,调试时间≤0.25h,相当于现有检测工装调试时间的1/10;本检测检具放置生产现场,空间使用成本≈通用型检测工装1/16。
[0014]2、本技术板簧卷耳用检测检具,定位支撑块依托于滑动导轨可在台板横向做滑动调节其位置,便于不同尺寸板簧的卷耳检测;限位销用来限制板簧于定位支撑块上的相对位置,便于板簧卷耳的检测精度;通过肘夹将板簧固定于定位支撑块上的板簧放置区。板簧放置区采用两个面段与板簧中心处接近于平面处接触,即通过承载面Ⅰ、承载面Ⅱ来适配不同板簧尺寸,无论何种型号板簧均可以与承载面Ⅰ、承载面Ⅱ找到合适固定点,这样更好的保证板簧放置于定位支撑块上的稳定性。
[0015]3、本技术板簧卷耳用检测检具,滑动导轨于台板上是可活动调节方式,通过水平移动滑动导轨到指定位置,将导轨固定孔与台板固定孔对齐后,通过插入螺栓将滑动导轨固定于台板上,此种结构设计的好处在于,一是配合定位支撑块来更好的适配不同型号板簧的承载,二是便于滑动导轨损伤后的便捷更换。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定位支撑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定位支撑块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图1中A

A向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滑动导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具体请参照图1、2、3、4、5、6、7所示:
[0025]一种板簧卷耳用检测检具,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台板2;所述台板2顶面横向由一侧起始设有滑动导轨3,所述滑动导轨3上设有可沿滑动导轨3运动的定位支撑块4,所述台板2另一侧设有挡板5,所述台板2上设有与滑动导轨3平行放置的量尺6;所述定位支撑块4顶面包括板簧放置区41、限位区42、固定区43,所述板簧放置区41用以承载板簧,所述限位区42设有与滑动导轨3平行的限位销7,所述固定区43设有用来固定板簧的肘夹8。
[0026]肘夹8采用现有已知产品,在本申请中不做详细描述其结构。
[0027]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导轨3上设有可移动滑动导轨副32,所述滑动导轨副32与定位支撑块4连接。
[0028]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板簧放置区41设有与板簧接触的承载面Ⅰ411、承载面Ⅱ412。
[0029]板簧底面为弧形,由两端向中心不断接近,最终板簧中心段近似于平面,为了适应
不同尺寸板簧以及稳固制成板簧,通过承载面Ⅰ411、承载面Ⅱ412两个面段可以很好的对板簧支撑,稳定性好。
[0030]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面Ⅰ411与承载面Ⅱ412之间形成有凹陷部Ⅰ413,所述承载面Ⅰ411与定位支撑块4相邻一侧形成有凹陷部Ⅱ414,所述承载面Ⅱ412与定位支撑块4相邻一侧形成有凹陷部Ⅲ415。
[0031]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台板2上设有放置滑动导轨3的滑动导轨活动区9,所述滑动导轨活动区9长度大于滑动导轨3长度。
[0032]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台板2上的滑动导轨活动区9均布设有台板固定孔91,所述滑动导轨3上设有与台板固定孔91等间距配合的导轨固定孔31,所述台板固定孔91与导轨固定孔31通过螺栓固定。
[0033]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导轨活动区9的两端设有安装于台板2上的限位块92。
[0034]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导轨副32上设有导轨副螺栓孔321,所述定位支撑块4上设有与导轨副螺栓孔321同轴配合的支撑块螺栓孔44,所述导轨副螺栓孔321与支撑块螺栓孔44通过沉头内六角螺栓45连接。
[0035]使用时,将滑动导轨3根据需要在滑动导轨活动区9内安装,具体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簧卷耳用检测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台板(2);所述台板(2)顶面横向由一侧起始设有滑动导轨(3),所述滑动导轨(3)上设有可沿滑动导轨(3)运动的定位支撑块(4),所述台板(2)另一侧设有挡板(5),所述台板(2)上设有与滑动导轨(3)平行放置的量尺(6);所述定位支撑块(4)顶面包括板簧放置区(41)、限位区(42)、固定区(43),所述板簧放置区(41)用以承载板簧,所述限位区(42)设有与滑动导轨(3)平行的限位销(7),所述固定区(43)设有用来固定板簧的肘夹(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卷耳用检测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导轨(3)上设有可移动滑动导轨副(32),所述滑动导轨副(32)与定位支撑块(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卷耳用检测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放置区(41)设有与板簧接触的承载面Ⅰ(411)、承载面Ⅱ(4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簧卷耳用检测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面Ⅰ(411)与承载面Ⅱ(412)之间形成有凹陷部Ⅰ(413),所述承载面Ⅰ(4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孙爱国陈学强张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