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巨型轮胎定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463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巨型轮胎定型方法,属于巨型轮胎生产技术领域,胶囊卡盘移动至卡盘位,胎筒套入定型鼓,胶囊卡盘收缩并依次经过多个定型位,胶囊及胎筒同步进行充气,带束层复合件移动至定型鼓中心并与胎筒贴合定型,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手动定型过程不可控因素导致的胎筒帘线稀疏不均、带束层复合件偏歪等问题,缩短了定型时间,提高了定型效率及定型质量。量。量。

A shaping method for giant ti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巨型轮胎定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巨型轮胎生产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巨型轮胎定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轮胎是轿车、卡车、矿车等交通工具不可或缺的部件,同时,交通工具的性能与轮胎的特性密切相关,而胎胚成型是轮胎生产过程中关键工艺。
[0003]全钢巨型轮胎成型机是生产全钢巨型子午线轮胎(轮毂直径R49寸~R63寸) 的关键设备,一般分为全钢巨型子午线轮胎一次法三鼓成型机和全钢巨型子午线轮胎二次法四鼓成型机。其中,全钢巨型子午线轮胎一次法三鼓成型机通过一个胶囊成型鼓、一个带束贴合鼓和一个定型鼓完成各种胶料的轮胎成型。全钢巨型子午线轮胎二次法四鼓成型机(如申请号为CN103358575A,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二次法成型机)通过一个胎体贴合鼓、一个成型鼓、一个带束贴合鼓和一个定型鼓来完成各种胶料的轮胎成型。由于轮毂直径51寸及以上规格巨型轮胎直径较大(7

12m),二次法定型时胎筒直径膨胀量>80%,宽度压缩量>110%,且胎筒重量较重(1400kg

3000kg),使用传统方式定型导致帘线半圈稀线、半圈并线,胎筒气压不足导致胎筒塌陷报废,带束层复合件整周弧线偏歪,因此,只能采用手动定型,用时较长,且受操作人员技能影响较大,导致胎筒中间定型位置、充气压力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巨型轮胎定型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巨型轮胎定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胶囊卡盘移动至卡盘位,胎筒套入定型鼓;步骤S200、胶囊卡盘收缩并依次经过多个定型位,胶囊及胎筒同步进行充气,带束层复合件移动至定型鼓中心并与胎筒贴合定型,即可。
[0006]进一步,所述定型鼓的主轴上滑动连接有两个胶囊卡盘,当胶囊卡盘位于卡盘位时,两个胶囊卡盘的间距与胎筒的宽度差值不小于200mm。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两个胶囊卡盘的间距与胎筒的宽度差值进行优选,避免差值过小导致胎筒无法套入定型鼓,减少生产过程中反复调整时间。
[0008]进一步,所述定型位包括预定型位、中间定型位和超定型位,所述胶囊卡盘先收缩至预定型位,胶囊及胎筒同步进行充气,胶囊卡盘再收缩至中间定型位,胎筒同步进行充气,胶囊处于保压状态,带束层复合件移动至定型鼓中心,最后,胶囊卡盘收缩至超定型位,胎筒同步进行充气,胶囊处于保压状态,带束层复合件与胎筒贴合,完成定型。
[0009]进一步,当胶囊卡盘位于预定型位时,两个胶囊卡盘的间距为胎筒宽度的0.97倍。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定型可使胎筒子口与胶囊卡盘完全接触,因此,当胶囊卡盘位于预定型位时,两个胶囊卡盘的间距必然小于胎筒宽度,且当两个胶囊卡盘的间距为胎筒宽度的0.97倍时,既能保证胎筒子口与胶囊卡盘完全接触,并使胎筒预定型,又能避
免胶囊卡盘挤伤胎筒现象发生。
[0011]进一步,当胶囊卡盘到达预定型位时,胶囊充气至其内部压力达到设定的压力阈值,所述压力阈值为0.07
±
0.02MPa,当胶囊卡盘到达中间定型位以及超定型位时,胶囊内部压力维持压力阈值,即胶囊处于保压状态。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囊内部压力过大易撸伤胎筒子口,胶囊内部压力过小时会锁不住胎筒,发生掉落。
[0013]进一步,当胶囊卡盘到达预定型位时,位于胎筒宽度方向的中心点充气至与胎筒外轮廓的最高点齐平。
[0014]进一步,所述胶囊卡盘到达中间定型位后,带束层复合件开始移动并移动至定型鼓中心,即胶囊卡盘到达中间定型位后暂停,暂停时间等于带束层复合件移动至定型鼓中心的时间,且胶囊卡盘在暂停过程中处于旋转状态。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囊卡盘在暂停继续收缩的过程中一直处于旋转状态,避免胎筒在充气过程中因自重因素出现变形。
[0016]进一步,所述超定型位为产品设计要求的最终中间定型位置,即超定型位是由产品设计决定的参数;设定胎筒宽度为X,当胶囊卡盘位于超定型位时,两个胶囊卡盘的间距为Y,则当胶囊卡盘位于中间定型位时,两个胶囊卡盘的间距=X

(X

Y)
×
0.48。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优选中间定型位,既能避免胎筒与带束层复合件发生碰撞现象,又能避免胶囊卡盘处的胎筒子口发生撸伤现象。
[0018]进一步,当胶囊卡盘到达中间定型位时,胎筒充气至其宽度方向的中心点与带束层复合件的垂直距离为100
±
20mm。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能避免胎筒与带束层复合件发生碰撞现象,又能避免胎筒发生帘线稀疏不均现象。
[0020]进一步,当胶囊卡盘到达超定型位时,胎筒充气至其宽度方向的中心点与带束层复合件的中心齐平,胎筒内部压力达到0.04
±
0.005MPa。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胎筒内部压力过大会导致胎筒异常膨胀,帘线间距过大,胎筒内部压力过小会导致胎筒变形。
[0022]进一步,所述胶囊卡盘收缩至预定型位的移动速度为55mm/s

60mm/s,所述胶囊卡盘收缩至中间定型位的移动速度为35mm/s

40mm/s,所述胶囊卡盘收缩至超定型位的移动速度为25mm/s

30mm/s。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优选胶囊卡盘收缩至预定型位、中间定型位以及超定型位的移动速度,既能兼顾生产效率,又能避免胎筒圈部打折现象发生。
[0024]进一步,所述胶囊卡盘自卡盘位经预定型位、中间定型位收缩至超定型位的时间小于20min。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胎筒帘线方向为轴向,且胎筒中心无其他骨架材料作为支撑,若胎筒长时间未与带束层复合件接触,易导致胎筒表面破裂出现胎筒漏气报废现象。
[0026]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轮胎成型机,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时实现巨型轮胎定型方法中的步骤。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定卡盘位、预定型位、中间定型位以及超定型位,实现巨型轮胎的定型,精准度高,能够解决定型过程不可控因素导致的胎筒帘线稀疏不均、带束层复合件偏歪等问题。
[0028]2、设定预定型位、中间定型位以及超定型位对应的胎筒充气状态,既能避免充气压力过大导致胎筒帘线稀疏不均问题,又能避免充气压力过小导致胎筒帘线弯曲问题。
[0029]3、借助灯标实现带束层复合件中心与定型鼓中心重合,同时,两个胶囊卡盘同步收缩,保证成型精度,避免带束层复合件偏歪。
[0030]4、设定胶囊卡盘的移动速度,从而保证胶囊卡盘自卡盘位经预定型位、中间定型位收缩至超定型位的时间小于20min,避免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巨型轮胎定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胶囊卡盘移动至卡盘位,胎筒套入定型鼓;步骤S200、胶囊卡盘收缩并依次经过多个定型位,胶囊及胎筒同步进行充气,带束层复合件移动至定型鼓中心并与胎筒贴合定型,即可;所述多个定型位包括预定型位、中间定型位和超定型位,当胶囊卡盘位于预定型位时,两个胶囊卡盘的间距为胎筒宽度的0.97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型轮胎定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胶囊卡盘位于卡盘位时,两个胶囊卡盘的间距与胎筒的宽度差值不小于2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型轮胎定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卡盘先收缩至预定型位,胶囊及胎筒同步进行充气,胶囊卡盘再收缩至中间定型位,胎筒同步进行充气,胶囊处于保压状态,带束层复合件移动至定型鼓中心,最后,胶囊卡盘收缩至超定型位,胎筒同步进行充气,胶囊处于保压状态,带束层复合件与胎筒贴合,完成定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巨型轮胎定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胶囊卡盘到达预定型位时,位于胎筒宽度方向的中心点充气至与胎筒外轮廓的最高点齐平。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巨型轮胎定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定型位为产品设计要求的最终中间定型位置,设定胎筒宽度为X,当胶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雨姚迪瀚孙兆齐灯军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东营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