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低速器件合成565兆毕特/秒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448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用低速器件合成565兆毕特/秒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电路.它属于一种产生高速M序列,用于高速数字通信系统及其测试仪表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由三部分电路组成.速率为565MHz/n的M序列发生器、组合逻辑电路和并串变换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经过组合逻辑电路和并串变换电路后,构成产生速率高达565Mb/s的M序列电路.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采用现有商用器件来实现的,所以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当序列长度m增加时,只是增加低速器件,而高速器件的耗用量总是不变的.(*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产生高速M序列,用于高速数字通信系统及其测试仪表的电路。这里提到的高速数字通信系统是指“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建议的564.932Mb/s(简称565Mb/s)或更高速率的数字通信系统。在565Mb/s速率等级下工作的误码仪、抖动仪等,国内外尚未有,这些仪器的发送侧和接收侧都有M系列发生器部分。在现有的低于565Mb/s的同类测试仪表中,多数情况是采用图1方法产生M序列。设移位寄存器的级数为A,M序列的长度m=2A-1。按规定将图1的A个移位寄存器中的某些级的输出输入接到模二加电路,模二加电路的输出端接入移位寄存器第一级的输入端,驱动移位寄存器每级触发器的时钟,其速率同产生的M序列的速率相同。若使图1电路能正常稳定工作,从理论上说必须满足下述条件触发器从CP端到Q端的时延+模二加电路的时延+触发器CP端的建立时间<时钟周期但在工程实际中,不仅要满足上式,还应有足够富余。当时钟速率为565MHz的,其周期为1.77ns。如果仍用图1的方法产生565MHz的M序列,则该移位寄存器的工作速率为565MHz。而要使电路稳定工作,必须要求上述三个时间参数之和小于1.77ns。但由于目前商品化的数字集成电路的D触发器和门电路的性能还不能满足这一条件,所以按图1所构成反馈电路无法产生565Mb/s的M序列。本专利技术就是利用现有商品化的数字集成电路解决这一问题,构成产生速率高达565Mb/s或更高的M序列发生器的电路。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图2是一个能产生速率为565Mb/S的M序列电路。它是由三部分组成。图2中的(1)是速率为 (565MHz)/(n) 的M序列发生器,它同图1电路结构完全一样。n可以取4或取8。然后将(1)电路的一部分输出端接向图2中的(2)。(2)是组合逻辑电路。由(2)输出n条支路M序列。这一部分的工作速率也为 (565Mb/s)/(n) 。最后将(2)输出的n条并行支路接到图2中的(3)。(3)是并串变换电路。经过并串变换后,串行输出565Mb/sM序列。由于只有并串变换电路才需要能在565Mb/s速率下工作的少数集成电路,所以当采用图3和图4所建议的电路方案实现图2中的(3)时,就不会存在图1电路所要求的那样严格的稳定工作条件,也就是说对器件时间参数方面的要求比图1低得多,可以用器件来实现。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图1是目前低于565Mb/s数字通信仪表中最常用的产生M序列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框图。图3和图4是图2中(3)的内容,即对并串变换电路原理图的举例。在图2中的(1)电路结构和图1完全一致,它是由A个D触发器和一个模二加电路组成,它工作速率为 (565MHz)/(n) 。当n=4或n=8时,其速率分别为141MHz或71MHz,它的每一级D触发器的输出端都输出结构一致的M序列。图2中的(2)是组合逻辑电路,主要是由模二加电路完成的。随着产生M序列的特征多项式的不同,即(1)中的模二加反馈电路接法的不同,随着M序列的长度不同,即A和m的不同,组合逻辑电路就有不同的内容。这些不同内容可参见附表。附表列出3级数A=10,15,23,25,28,29,31情况下M序列的合成。当A=23,25,28,29时,可将每个Q后面的序号加上i,例如当A=23时,i=1,则可将X1到X8同时修改X1=Q23,X2=Q19 Q18 Q11 Q10 Q2,等等。i可以允许的取值是当A=23时,i可以取1,当A=25时,i可取1或-1,当A=28时,i可取1或2或3,当A=29时,i可取1或2或3。附表所给出的结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关键部分,已经通过计算机模拟证明其正确性。图2中的(3)是并串变换电路,可采用图3和图4中的一种形式来实现,也可采用其它具有相同功能的电路形式来实现。图3是用输出端具有线或功能的D触发器来实现的。图4是用八分频加译码选通,门的输出端具有线或功能来实现的。当取n=8时,按附表得到8条支路以X1到X8的顺序变换,当取n=4时,只需用组合逻辑产生X1,X3,X5,X7或X2,X4,X6,X8并以X1到X7,或以X2到X8的顺序变换。输入到并串变换电路的支路速率为 (565Mb/s)/(n) 。在 (565MHz)/(n) 的一个周期内,依顺序从每个支路各取一个码元串行输出,输出码元的宽度为565MHz的一个周期,从而提高了码流的速率。图3和图4虽然采用了在565MHz速率下工作的D触发器,但它们并不处在如图1那样的反馈环路之中,因而对它们在时间参数方面的要求比图1低。本专利技术在数字通信领域里,对高速数字测试仪表,如误码仪、抖动仪等仪表的发送、接收部分,以及高速数字通信系统和光传输、微波传输系统的扰码器、解扰码器和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中都可利用本专利技术,在现有商用器件的水平下实现这些电路。另外,采用本专利技术,不论序列长度m怎样增加,只要n为一定,只是增加低速器件,而高速器件的耗用量是不变的。所以利用本专利技术有利于在高速系统中使用更长的m序列。兆毕特/秒Mb/s,触发器级数A,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M序列,M序列长度m,时钟脉冲CP,毫微秒ns,兆赫兹MHz,D触发器输出端Q,支路数n,模二加 ,组合逻辑电路输出支路X。附表组合逻辑电路的内容A=10 M=1023 Q10 Q7X1=Q8X2=Q9 Q8 Q7 Q3X3=Q10 Q6 Q5X4=Q9 Q8 Q5 Q4X5=Q9 Q4X6=Q10 Q8 Q6 Q5 Q3X7=Q8 Q7 Q2X8=Q9 Q7 Q6 Q4 Q1A=15 M=32767 Q15 Q14X1=Q15X2=Q14 Q13 Q11 Q7X3=Q14 Q11 Q7X4=Q14 Q12 Q9 Q7 Q5X5=Q14 Q7X6=Q14 Q12 Q10 Q5 Q3X7=Q14 Q10 Q3X8=Q14 Q12 Q8 Q1 X5=Q24 Q10X6=Q23 Q21 Q7X7=Q25 Q18 Q11 Q4X8=Q24 Q22 Q17 Q15 Q8 Q1A=29 M=536870911 Q29 Q27X1=Q1X2=Q25 Q24 Q18 Q17 Q11X3=Q22 Q21 Q7X4=Q25 Q24 Q11 Q4X5=Q15 Q14X6=Q26 Q25 Q11 Q4X7=Q22 Q21 Q8X8=Q26 Q25 Q19 Q18 Q11A=31 M=536870911 Q31 Q28X1=Q17X2=Q22 Q20 Q15 Q13 Q8 Q1X3=Q31 Q24 Q17 Q10X4=Q30 Q28 Q14 Q2X5=Q15 Q1X6=Q31 Q19 Q5 Q3X7=Q16 Q9X8=Q15 Q13 Q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低速器件合成565兆毕特/秒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电路。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其电路是由工作在565MHz/n的M序列发生器、组合逻辑电路和并串变换电路组成,并能产生速率为565Mb/s的M序列的电路。其组合逻辑电路是由模二加方法实现的。组合逻辑电路的内容由附表给出,见说明书附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低速器件合成565兆毕特/秒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电路。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其电路是由工作在 (565MHz)/(n) 的M序列发生器、组合逻辑电路和并串变换电路组成,并能产生速率为565Mb/s的M序列的电路。其组合逻辑电路是由模二加方法实现的。组合逻辑电路的内容由附表给出,见说明书附表所述。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电路,其特征在于当A=23,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秉钧
申请(专利权)人:邮电部第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