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枸杞芽红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435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枸杞芽红茶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枸杞芽和茶叶鲜叶的采摘;(2)萎凋;(3)揉捻;(4)发酵;(5)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茶叶掺入枸杞芽中共同发酵及加工,不仅减轻了枸杞芽固有的青臭味和青涩味,改善了枸杞芽红茶的香气和滋味;同时,也增加了多酚氧化酶的含量,保证了发酵的充分性。保证了发酵的充分性。

A processing method of medlar bud black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枸杞芽红茶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茶饮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枸杞芽红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枸杞芽又名枸杞头,枸芽子,甜菜头,即枸杞的嫩梢、嫩叶。绝大部分营养都囤积在嫩芽之中,嫩芽中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B1、B2、C,以及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具有养阴补血、清火明目、降压保肝等功效,常用来治疗阴虚内热、咽干喉痛、肝火上扬等。枸杞芽自古就可食用,且食用方式多样,是一种新型保健菜。除了将其做成菜品食用,现也多将其制作成茶饮满足广大消费人群需求。
[0003]红茶是茶树鲜叶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作成的全发酵茶类,主要是茶多酚在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生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氧化产物,形成红茶色泽乌润,香气馥郁,滋味甜醇,汤色红亮的品质特点。
[0004]目前枸杞芽常作药食用,也有部分加工成枸杞芽茶,但多以绿茶为主,加工出来的茶叶口感略苦涩;枸杞芽多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较茶叶相比偏低,按照传统红茶工艺加工枸杞芽红茶存在发酵不充分的问题,同时加工工艺不够规范标准,茶叶品质也不稳定,同时也影响枸杞芽内含有效物质的转化和保留,降低产品的药效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枸杞芽红茶的加工方法,具体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枸杞芽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枸杞芽和茶叶鲜叶的采摘:在4月

5月采摘枸杞芽;在5月采摘春茶结束后的茶叶鲜叶;
[0008](2)萎凋:对采摘的枸杞芽、茶叶鲜叶进行萎凋处理;
[0009](3)揉捻:将枸杞芽和茶叶鲜叶按照5~10:1的重量比例混匀后进行揉捻;
[0010](4)发酵:将揉捻后的枸杞芽和茶叶鲜叶解块后进行发酵;
[0011](5)干燥:将发酵后的枸杞芽和茶叶鲜叶依次进行初干和足干。
[0012]其中,采摘枸杞芽时,选择规范种植、生长良好的枸杞芽叶作为采摘对象,保证芽叶完整、无残缺、无病虫害;优选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采摘,不采雨水芽叶。在采摘茶叶时,保证芽叶完整无病虫害,在晴天露水干后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不采雨水芽叶。而枸杞芽与茶叶之间的比例,根据茶叶的老嫩程度确定,茶叶越老,其占比越低。
[0013]优选地,在步骤(2)中,采用室内萎凋槽进行萎凋处理,温度设置为25℃。
[0014]优选地,在步骤(2)中,萎凋厚度为3~5cm,萎凋时间为12~18h;萎凋后的枸杞芽、茶叶鲜叶的含水率为60%~80%。
[0015]优选地,在步骤(3)中,揉捻时间为40

60min,揉捻处理时,先无压5

10min,再轻压15

20min,再重压10

15min,再无压10

15min。揉捻按照“轻



轻”的加压原则,揉捻后茶
汁外溢,芽叶90%以上成条。
[0016]优选地,在步骤(4)中,采用发酵机进行发酵,温度为28℃,湿度为92%;发酵时,将揉捻后的枸杞芽和茶叶鲜叶解块后平摊在发酵盘上,厚度2

3cm,发酵时间为3

4h。
[0017]优选地,在步骤(5)中,采用斗式烘干机进行初干,温度为100

110℃,时间为5

10min。迅速钝化酶活。
[0018]优选地,在步骤(5)中,初干后摊凉回潮30min,然后采用提香机进行足干,温度为80℃,时间为90

120min。其水分在5%左右。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茶叶掺入枸杞芽中共同发酵及加工,不仅减轻了枸杞芽固有的青臭味和青涩味,改善了枸杞芽红茶的香气和滋味;同时,也增加了多酚氧化酶的含量,保证了发酵的充分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枸杞芽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1)选择4月

5月之间采摘规范种植、生长良好的枸杞嫩芽,保证芽叶完整、无残缺、无病虫害;选择春茶结束后5月份左右的一芽一二叶茶鲜叶,保证芽叶完整无病虫害。
[0024](2)采用室内萎凋槽萎凋分别对枸杞芽和茶叶进行萎凋处理,萎凋厚度3

5cm,萎凋时间为16h,萎凋后芽叶叶质变软,萎凋叶含水率约为64%。
[0025](3)将枸杞芽:茶叶按照5:1的重量比例混匀后进行揉捻,揉捻按照“轻



轻”的加压原则,揉捻时间50min,先无压5min,再轻压20min,再重压15min,再无压10min,揉捻后茶汁外溢,芽叶90%以上成条。
[0026](4)揉捻解块后进行发酵,采用发酵机可控发酵,发酵机控制温度28℃,湿度92%,摊叶厚度2

3cm,发酵时间3.5h。
[0027](5)发酵结束后进行干燥,分初干和足干。初干采用斗式烘干机,温度110℃,时间10min,迅速钝化酶活;初干后下机摊凉回潮30min。足干采用提香机,温度80℃,时间120min,烘至水分5%左右。
[0028]实施例2:
[0029]一种枸杞芽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1)选择4月

5月之间采摘规范种植、生长良好的枸杞嫩芽,保证芽叶完整、无残缺、无病虫害;选择春茶结束后5月份左右的一芽一二叶茶鲜叶,保证芽叶完整无病虫害。
[0031](2)采用室内萎凋槽萎凋分别对枸杞芽和茶叶进行萎凋处理,萎凋厚度3

5cm,萎凋时间为12h,萎凋后芽叶叶质变软,萎凋叶含水率约为68%。
[0032](3)将枸杞芽:茶叶按照8:1的重量比例混匀后进行揉捻,揉捻按照“轻



轻”的加压原则,揉捻时间40min,先无压5min,再轻压15min,再重压10min,再无压10min,揉捻后茶汁外溢,芽叶90%以上成条。
[0033](4)揉捻解块后进行发酵,采用发酵机可控发酵,发酵机控制温度28℃,湿度92%,摊叶厚度2

3cm,发酵时间3.5h。
[0034](5)发酵结束后进行干燥,分初干和足干。初干采用斗式烘干机,温度110℃,时间10min,迅速钝化酶活;初干后下机摊凉回潮30min。足干采用提香机,温度80℃,时间120min,烘至水分5%左右。
[0035]实施例3:
[0036]一种枸杞芽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1)选择4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枸杞芽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枸杞芽和茶叶鲜叶的采摘:在4月

5月采摘枸杞芽;在5月采摘春茶结束后的茶叶鲜叶;(2)萎凋:对采摘的枸杞芽、茶叶鲜叶进行萎凋处理;(3)揉捻:将枸杞芽和茶叶鲜叶按照5~10:1的重量比例混匀后进行揉捻;(4)发酵:将揉捻后的枸杞芽和茶叶鲜叶解块后进行发酵;(5)干燥:将发酵后的枸杞芽和茶叶鲜叶依次进行初干和足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采用室内萎凋槽进行萎凋处理,温度设置为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萎凋厚度为3~5cm,萎凋时间为12~18h。4.根据权利要求书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萎凋后的枸杞芽、茶叶鲜叶的含水率为60%~8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揉捻时间为40

60min,揉捻处理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新凤李琛曹挥华童忠飞石旭平倪德江余志董春旺李文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