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正祛邪茶配方及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41715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茶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扶正祛邪茶配方及制备方法,其原料按照重量份配比计为:西洋参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扶正祛邪茶配方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制作
,具体涉及一种扶正祛邪茶配方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指导原则,中医认为人们之所以会感染疾病就是因为体内的正气不足,邪气才会乘虚而入,或者体内邪气打败正气。中医认为: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驱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盛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目前,“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已应用于恶性肿瘤、脂肪肝、腰椎间盘突出、肝炎风湿关节炎、癌症等多种疾病治疗方面。
[0003]除上述外,“扶正祛邪”还是药物养生的宗旨,对健康人而言,虽无虚证表现但并不能说明体内无虚的存在,人体总是处于正邪相争的环境中,适当地进补,可以预防虚证,补充抗体正气,增强体质,但须遵循科学的养生之法,俗语说“是药三分毒”,再好的中药用多了也要出问题,如人参不可过量服用,否则可能导致药物性肝炎的发生,所以,基于“扶正祛邪”中医配伍原则,研究一种科学合理、适用于大众的养生产品是当前发展的热点。
[0004]专利申请号CN201710386908.4,公开了一种用于慢性咽炎的保健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绿茶10~15份、核桃隔膜0.2~1份、花生红衣3~10份、富贵竹根须0.8~2份、柚子瓤1~5份、麦冬2~6份、决明子1~3份,菊花2~6份、陈皮0.5~2份、蒲公英干粉2~8份、冰糖0~5份,该专利技术的用于慢性咽炎的保健茶,采用纯天然的药食同源绿色植物原料,无色素,无任何香精物质,清香甘甜、润泽、清香味醇,可以补气血、调阴阳、以使用方便,并且可以使药物频频滋润于咽喉,清热解毒,养阴利咽,扶正祛邪,对预防外感、控制复发大有裨益,同时也具有入口药味较少,价格低廉的优点,该专利技术原料易得,制作工艺简单,适合需要治疗慢性咽炎的现代人们饮用;但该产品适用人群范围较窄。
[0005]专利申请号CN201410366393.8,公开了一种补血补精养生饮品及其制备方法,该茶是指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均匀而成的袋泡茶:何首乌20

25份、松针6

12份、川穹4

8份、郁金5

10份,其余为绿茶。该专利技术以何首乌、松针、川穹、郁金和绿茶作为原料,研制生产出具有补精益血、扶正祛邪、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截疟)、消痈、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等功效的养生茶;制备工艺简单,饮用方便,成本较低;但该产品中营养成分不易被吸收,导致流失严重。
[0006]因此,为了提供一种安全性高、营养易被吸收的扶正祛邪茶,本专利技术以西洋参、金银花、枸杞子、白菊、炒山楂、灸甘草、绿茶为原料通过科学的配伍以及处理方法制成能够适用于健康人员以及特殊人群(比如三高人群、慢性咽炎患者等)的饮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扶正祛邪茶配方及制备方法。
[0008]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扶正祛邪茶配方,其原料按照重量份配比计为:西洋参3

5份、金银花7

11份、枸杞子7

11份、白菊花7

10份、炒山楂9

10份、炙甘草4

8份、绿茶120

150份。
[0010]所述炒山楂是先将山楂再置于温度为90

110℃的环境下炒制6

9min后,再山楂表面喷洒质量浓度1

5%的食盐水,然后置于功率为300

500W的微波条件下处理5

10s。
[0011]所述食盐水用量为山楂质量8

13%。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正祛邪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1)取西洋参、枸杞子清洗干净后,置于装有改性玉米秸秆的研磨机中进行混合研磨,制得粒度为100

200目的混合物粉末,然后将混合物粉末置于蒸汽环境中蒸制10

15min;
[0014](2)取金银花、白菊花清洗干净后,表面喷洒复合酶液,然后置于淘米水中,于22

30℃条件下恒温浸泡3

7min,再置于炒锅中于40

50℃条件下炒制3

5min,升温至70

80℃条件下炒制1

3min;
[0015](3)取绿茶质量1

2%的质量浓度1

5%的食盐水喷洒绿茶,备用;
[0016](4)取步骤(1)所得物、步骤(2)所得物、炒山楂、炙甘草混合研磨成粒度≥100目的粉末,然后与绿茶质量4

5%的鲜蛋黄、步骤(3)所得绿茶搅拌均匀,于温度为4

8℃条件下静置30

45min,取出绿茶即得扶正祛邪茶。
[0017]所述改性玉米秸秆是按照料液比1:(3

5)的质量比,将玉米秸秆置于质量浓度为40

50%柠檬酸溶液中超声浸泡15

20min。
[0018]所述蒸汽环境,其温度为120

135℃。
[0019]所述超声浸泡的功率为100

200W。
[0020]所述复合酶液中复合酶质量百分比为1

5%,其用量为金银花和白菊花总质量的10

15%。
[0021]所述复合酶由纤维素酶、胰蛋白酶、转谷氨酰胺酶按接种量比为1:(0.8

1):(0.3

0.5)。
[0022]所述升温速率为1

2℃/min。
[0023]所述扶正祛邪茶,其每日使用量≤91g。
[0024]本专利技术中山楂富含有机酸、黄酮、糖类、维生素、果胶、矿物质等营养与功效成分。山楂还具有降血脂、消食化积、收敛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能够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炒山楂的药性温和,颜色稍深,偏于油腻肉积,活血化瘀的能力比生山楂弱些,但其用于积食停滞、脾虚食滞。
[0025]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性凉味甘、苦,归心经、肺经、肾经;研究发现西洋参含有皂苷、脂肪酸、多糖、氨基酸、甾醇、黄酮、挥发油及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成分;传统医学认为其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现代药理试验证明,西洋参有耐缺氧、抗疲劳、免疫增强、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0026]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胃经、肺经;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味甘寒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正祛邪茶配方,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照重量份配比计为:西洋参3

5份、金银花7

11份、枸杞子7

11份、白菊花7

10份、炒山楂9

10份、炙甘草4

8份、绿茶120

15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扶正祛邪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山楂是先将山楂再置于温度为90

110℃的环境下炒制6

9min后,再山楂表面喷洒质量浓度1

5%的食盐水,然后置于功率为300

500W的微波条件下处理5

10s。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扶正祛邪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盐水用量为山楂质量8

13%。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扶正祛邪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西洋参、枸杞子清洗干净后,置于装有改性玉米秸秆的研磨机中进行混合研磨,制得粒度为100

200目的混合物粉末,然后将混合物粉末置于蒸汽环境中蒸制10

15min;(2)取金银花、白菊花清洗干净后,表面喷洒复合酶液,然后置于淘米水中,于22

30℃条件下恒温浸泡3

7min,再置于炒锅中于40

50℃条件下炒制3

5min,升温至70

80℃条件下炒制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拥军王晓春孙宜春王晓赟朱鹤蒲晓琴梁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国药集团贵州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