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4079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9:12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体,其包括墙体,墙体顶部设置有钢筋,墙体的底部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的容置槽,容置槽内沿自身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连接套筒,容置槽内设置有用于控制连接套筒滑移程度的控制件,连接套筒的外壁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与连接套筒的内部连通,安装槽内铰接有夹持杆,夹持杆的一端位于连接套筒的内部,夹持杆的另一端位于连接套筒的外侧,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实现实现夹持杆相对固定的第一弹性件,夹持杆的内部设置有卡块,钢筋的外壁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槽;本申请具有提高装配式墙体的连接强度的优点。接强度的优点。接强度的优点。

Prefabricated walls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体


[0001]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装配式建筑,即用工业化方式生产建筑,在工厂生产加工建筑主要构件,运送到工地现场,拼装成高品质的商务楼、住房等建筑。装配式建筑的建筑周期短、资源消耗少,绿色环保,建造成本低,可以有效改善施工环境,改善漏水、保温性能不佳等弊病。
[0003]现有的预制式房屋,其墙体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和多根竖直设置的钢筋,通过钢筋与安装孔的对接使相邻的两块墙体插接相连。在实际施工当中,采用吊机将墙体吊起,之后将安装孔与钢筋对齐后,吊机放下一个墙体,安装孔与钢筋插接配合,在此过程中,钢筋与安装孔仅是插接配合,相邻两个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装配式墙体的连接强度,本申请提供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体。
[0005]本申请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体,包括墙体,所述墙体顶部设置有钢筋,所述墙体的底部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沿自身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连接套筒滑移程度的控制件,所述连接套筒的外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连接套筒的内部连通,所述安装槽内铰接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的一端位于所述连接套筒的内部,所述夹持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连接套筒的外侧,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实现实现所述夹持杆相对固定的第一弹性件,所述夹持杆的内部设置有卡块,所述钢筋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卡块配合的卡槽。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操作吊机,将其中一块墙体吊起,并将墙体移动至另一块直立的墙体上方,使得连接套筒对准钢筋,放下墙体,连接套筒套入墙体内,当连接套筒套合住钢筋一部分后,钢筋的顶端会与连接套筒内部的夹持杆抵接,墙体继续下降时,钢筋进一步挤压夹持杆的顶部,以使夹持杆发生转动,夹持杆的一端收合,当连接套筒完全套入钢筋时,夹持杆的一端的卡块卡入卡槽内,以对钢筋进行固定,同时,钢筋的顶部与连接套筒的顶部内壁抵接配合,墙体继续向下运动时,连接套筒的底部与下一墙体的顶部相抵接,在控制件的控制下,连接套筒完全容置于容置槽内,完成相邻两个墙体之间的装配,与相关技术相比,进一步提高了钢筋和连接套筒之间连接强度,进而提高装配式墙体的连接强度。
[0007]优选的,所述夹持杆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夹持杆围绕所述连接套筒的中轴线呈周向排布。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根夹持杆围绕连接套筒的中轴线呈周向排布,以使钢筋的四周均能够夹持杆的均匀作用,使得夹持杆与钢筋之间的连接更为合理和稳定。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筒的外壁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块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套筒在容置槽内滑移的过程中,导向块同时也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于导向槽内,导向块与导向槽的滑移配合,以起到导向作用,以对连接套筒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提高了连接套筒的运动稳定性。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为第一弹簧,所述容置槽的槽壁固定有安装块,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块的侧壁,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杆的一端抵接配合。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墙体在装配之前,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夹持杆的一端抵接配合,在第一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实现了夹持杆的相对固定,钢筋的顶部与夹持杆的一端抵接配合时,当钢筋相对夹持杆向上运动并挤压夹持杆时,第一弹簧受到夹持杆的一端的挤压而收缩,进而使得夹持杆能够发生转动。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端部设置有球体,所述球体的表面与所述夹持杆的一端抵接配合。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夹持杆的端部需要发生转动,以使夹持杆的与第一弹簧接触的面的角度在此过程中会发生变化,通过在第一弹簧的端部设置球体,球体的表面为弧形面,进而能够进一步适应夹持杆在转动过程中,夹持杆与球体的表面接触的一面的角度的变化。
[0015]优选的,所述控制件设置为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固定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槽壁,所述拉伸弹簧的底端与所述连接套筒的顶部固定。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伸弹簧在自然状态下,以使连接套筒能够与墙体相对保持固定,当钢筋挤压连接套筒,以使连接套筒向上运动时,拉伸弹簧能够进行收缩,以使容置槽能够余留出足够多的空间供连接套筒进行容置。
[0017]优选的,所述墙体的底部还开设有呈竖直方向设置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自身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底端设置有弹性插块,所述墙体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弹性插块相适配的插槽,所述墙体内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插杆相对固定的第二弹性件,所述插杆与所述连接套筒之间设置有传动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性件能够对插杆提供作用力,使得插杆能够保持悬空状态,当连接套筒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连接套筒触发传动件,在连接套筒的驱动力和传动件的传动作用下,使得插杆能够滑移至容纳槽的外侧,并带动弹性插块运动,使得弹性插块能够卡入至相邻的墙体的顶部的插槽内,进一步提高了相邻两个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0019]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为第二弹簧,所述容纳槽的槽壁开设有滑移槽,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滑移槽的槽壁,所述插杆的侧壁固定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于所述滑移槽内,所述滑移块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滑移槽的槽壁,且滑移块的侧壁与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以使插杆能够保持悬空状态,在传动件的传动作用下,插杆被连接套筒驱动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二弹簧相对应的拉伸,以为插杆的运动提供空
间,以保证插杆能够顺利伸出容纳槽,提高该预制墙体的工作稳定性。
[0021]优选的,所述传动件设置为楔形滑块,所述容纳槽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容置槽连通,所述楔形滑块沿水平方向滑移设置于所述通槽内,所述楔形滑块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置槽内部,所述楔形滑块的两个端面均为倾斜设置,所述连接套筒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楔形滑块的一端面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插杆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楔形滑块的另一端面相适配的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楔形滑块的另一端面抵接配合。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套筒向上运动一定距离时,凹槽的槽壁与楔形滑块的一端面抵接配合,连接套筒继续向上运动时,凹槽的槽壁与楔形滑块的一端面相对滑移,以使楔形滑块朝向插杆运动,同时,又由于插杆的顶端设置有与楔形滑块的另一端面相适配的斜面,斜面与楔形滑块的另一端面抵接配合,以使楔形滑块将插杆推出容纳槽,从而实现了插杆与连接套筒之间的传动。
[0023]优选的,所述弹性插块包括有多段呈圆台状设置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底部口径小于其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顶部设置有钢筋(2),所述墙体(1)的底部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的容置槽(11),所述容置槽(11)内沿自身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连接套筒(3),所述容置槽(1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连接套筒(3)滑移程度的控制件,所述连接套筒(3)的外壁开设有安装槽(31),所述安装槽(31)与所述连接套筒(3)的内部连通,所述安装槽(31)内铰接有夹持杆(4),所述夹持杆(4)的一端位于所述连接套筒(3)的内部,所述夹持杆(4)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连接套筒(3)的外侧,所述安装槽(31)内设置有用于实现实现所述夹持杆(4)相对固定的第一弹性件,所述夹持杆(4)的内部设置有卡块(41),所述钢筋(2)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卡块(41)配合的卡槽(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4)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夹持杆(4)围绕所述连接套筒(3)的中轴线呈周向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3)的外壁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容置槽(11)的槽口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导向槽(112),所述导向块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于所述导向槽(112)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为第一弹簧,所述容置槽(11)的槽壁固定有安装块,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块的侧壁,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杆(4)的一端抵接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的端部设置有球体,所述球体的表面与所述夹持杆(4)的一端抵接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设置为拉伸弹簧(111),所述拉伸弹簧(111)固定于所述容置槽(11)的底部槽壁,所述拉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户维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国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