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雾化制粉的中间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4028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雾化制粉的中间包结构,包括中间包外壳、可拆卸连接于中间包外壳内壁的中间包炉衬,中间包炉衬包括圆柱形的凹形底座、设置于凹形底座上端且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套筒,所凹形底座的外壁向内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可拆卸连接有与之匹配的热电偶,中间包炉衬与中间包外壳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感应线圈,第一感应线圈与中间包炉衬之间可拆卸连接有保温棉,中间包炉衬内可拆卸连接有与之匹配的保温坩埚,保温坩埚内壁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穿出通孔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喷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保温性能好,安装拆卸方便,且拆下的耐火材料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材料损耗,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雾化制粉的中间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粉末冶金
,特别涉及一种气雾化制粉的中间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气雾化制备的金属粉末具有球形度高、含氧量低等优点。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气雾化制粉技术已发展为生产高性能金属及合金粉末的主要方法,进而成为支持和推动新材料研究及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气雾化过程中,会发生中间包堵塞而造成雾化中断,中间包堵塞一般发生在雾化初期,一是由于中间包的保温性能较差,经过导流管的金属液低于预设的温度;二是由于热电偶安装位置不合理,温度测量值与金属液经过导流管中的实际温度相差较大。
[0003]气雾化中间包使用寿命受制于石墨坩埚的寿命和中间包的设计,一旦坩埚开裂或中间包堵塞,就需要拆掉打结材料,更换坩埚和导流管后重新打结,拆下的耐火材料无法重复使用且无法根据需要再更换雾化器、导流管以及调整导流管相对雾化器的相对位置。因此会提高材料损耗、提高电力消耗、降低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雾化制粉的中间包结构,不仅保温性能好,安装拆卸方便,且拆下的耐火材料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材料损耗,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温差较大使中间包堵塞造成雾化中断。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气雾化制粉的中间包结构,包括中间包外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中间包外壳内壁的中间包炉衬,所述中间包炉衬包括圆柱形的凹形底座、设置于所述凹形底座上端且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套筒,所述凹形底座的外壁向内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深度为所述凹形底座的半径长,所述固定孔可拆卸连接有与之匹配的热电偶,所述中间包炉衬与所述中间包外壳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外套于所述中间包炉衬外壁的第一感应线圈,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与所述中间包炉衬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外套于所述中间包炉衬外壁的保温棉,所述中间包炉衬内可拆卸连接有与之匹配的保温坩埚,贯穿所述保温坩埚内壁的底部及所述凹形底座内壁的底部均向下开设有通孔,所述保温坩埚内壁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穿出所述通孔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穿出所述通孔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与之连通的喷嘴,所述导流管穿出所述通孔的一端与所述喷嘴的下平面接触。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各设备组件之间安装固定,将设备通电,第一感应线圈加热,产生的热量传递给保温坩埚,通过中间包炉衬及保温棉的保温作用能大大提高第一感应线圈对中间包的加热效率保证保温坩埚和导流管有足够高的温度,避免金属液的热量大量散失,稳定雾化过程,防止结瘤或堵包现象的发生,工作过程中,固定孔内的热电偶会实时监测保温坩埚及导流管内的温度变化,根据温度变化提高或降低第一感应线圈的加热温度;
[0008]若保温坩埚开裂或中间包堵塞,拆下中间包外壳,取下第一感应线圈及保温棉,将中间包炉衬的凹形底座从套筒上拆下,将导流管从通孔取下,更换新的保温坩埚或导流管,将保温坩埚重新放置在凹形底座上,套筒套住保温坩埚且与凹形底座配合将保温坩埚固定在中间包炉衬内即可,若需要调节导流管相对喷嘴的位置,只需要更换不同形状的凹形底座即可。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管穿出所述通孔一端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有外套于所述导流管的第二感应线圈。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导流管及喷嘴的温度降低导致结瘤造成雾化中断。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包外壳由高密度玻璃丝纤维制成,其宽度为50mm。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坩埚由高纯石墨材料制成。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包炉衬的由硅酸铝棉和氧化铝陶瓷纤维板制成,其厚度为20mm,其硅酸铝棉的面积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的内壁侧面积相等。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中间包炉衬具有很好的保温和耐火性能,并且具有一定的硬度,高温下不会变形,还能起到支撑保温坩埚和固定导流管与喷嘴的相对位置的作用。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坩埚的上部壁厚为10mm,其内径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内径比值为2:3,其高度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的高度比值为9:10。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其一、本技术不仅保温性能好,安装拆卸方便,且拆下的耐火材料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材料损耗,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8]其二、本技术的凹形底座不仅方便更换保温坩埚,还能通过更换凹形底座调节导流管相对喷嘴的位置;
[0019]其三、本技术的热电偶不仅能测量保温坩埚内的温度,还能测量导流管的温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主要是用于展示各部件的位置连接关系;
[0022]图3主要是用于展示中间包炉衬及保温坩埚。
[0023]图中:1、中间包外壳;11、第一感应线圈;12、保温棉;13、中间包炉衬;14、凹形底座;15、套筒;16、保温坩埚;17、通孔;18、导流管;19、喷嘴;2、第二感应线圈;21、固定孔;22、热电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参照图1

3,一种气雾化制粉的中间包结构,包括中间包外壳1、可拆卸连接于中间包外壳1内壁的中间包炉衬13,中间包炉衬13包括一个圆柱形的凹形底座14、一个设置于凹形底座14上端且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套筒15,凹形底座14的外壁向内开设有一个固
定孔21,固定孔21的深度为凹形底座14的半径长,固定孔21可拆卸连接有一个与之匹配的热电偶22,中间包炉衬13与中间包外壳1之间可拆卸连接有一个外套于中间包炉衬13外壁的第一感应线圈11,第一感应线圈11与中间包炉衬13之间可拆卸连接有一层外套于中间包炉衬13外壁的保温棉12,中间包炉衬13内可拆卸连接有一个与之匹配的保温坩埚16,贯穿保温坩埚16内壁的底部及凹形底座14内壁的底部均向下开设有一个通孔17,保温坩埚16内壁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一根穿出通孔17的导流管18,导流管18穿出通孔17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一个与之连通的喷嘴19,导流管18穿出通孔17的一端与喷嘴19的下平面接触。
[0026]导流管18穿出通孔17一端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有一个外套于导流管18的第二感应线圈2,中间包外壳1由高密度玻璃丝纤维制成,其宽度为50mm,保温坩埚16由高纯石墨材料制成,中间包炉衬13的由硅酸铝棉和氧化铝陶瓷纤维板制成,其厚度为20mm,其硅酸铝棉的面积与第一感应线圈11的内壁侧面积相等,保温坩埚16的上部壁厚为10mm,其内径与第一感应线圈11内径比值为2:3,其高度与第一感应线圈11的高度比值为9:10。
[0027]使用方式:使用时,将各设备组件之间安装固定,将设备通电,第一感应线圈11第二感应线圈2加热,第一感应线圈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雾化制粉的中间包结构,包括中间包外壳(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中间包外壳(1)内壁的中间包炉衬(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包炉衬(13)包括圆柱形的凹形底座(14)、设置于所述凹形底座(14)上端且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套筒(15),所述凹形底座(14)的外壁向内开设有固定孔(21),所述固定孔(21)的深度为所述凹形底座(14)的半径长,所述固定孔(21)可拆卸连接有与之匹配的热电偶(22),所述中间包炉衬(13)与所述中间包外壳(1)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外套于所述中间包炉衬(13)外壁的第一感应线圈(11),所述第一感应线圈(11)与所述中间包炉衬(13)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外套于所述中间包炉衬(13)外壁的保温棉(12),所述中间包炉衬(13)内可拆卸连接有与之匹配的保温坩埚(16),贯穿所述保温坩埚(16)内壁的底部及所述凹形底座(14)内壁的底部均向下开设有通孔(17),所述保温坩埚(16)内壁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穿出所述通孔(17)的导流管(18),所述导流管(18)穿出所述通孔(17)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伟进郁青春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