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寄生虫病的化合物及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71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8:26
本文提供了一种具有式(Ia)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一种用于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固体形式、药理活性剂的组合、药物组合物的方法以及使用此类化合物及其固体形式治疗或预防寄生虫病,例如疟疾的方法。例如疟疾的方法。例如疟疾的方法。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rasitic disea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治疗寄生虫病的化合物及组合物
[0001]专利技术背景


[000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类化合物、包含此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使用此类化合物治疗或预防寄生虫病(如疟疾)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3]疟疾是一种由四种原生动物寄生虫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这四种寄生虫通常通过被感染的雌性按蚊属(Anopheles)蚊子叮咬而传播。疟疾是世界许多地区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疟疾负担稳定增加。据估计每年一至三百万人死于疟疾

大多数是5岁以下的儿童。疟疾死亡率的这种增加部分是由于恶性疟原虫(最致命的疟疾寄生虫)获得了针对除青蒿素衍生物之外的几乎所有可用的抗疟疾药的抗药性。
[0004]国际专利申请WO 2012/020215和WO 2012/020217披露了用作蛋白质或脂质激酶抑制剂的多种氨基

咪唑并噻二唑。然而,对于疟疾的治疗,需要可具有选择性的靶向疗法(即,例如,如下文所述,与其他分子靶标(例如蛋白质或脂质激酶)相比,可以更具选择性地抑制某一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具有式Ia的化合物:其中:L各自独立地选自NCH3、O和S;Z各自独立地选自N和CR2;Y1各自独立地选自C(R3)2;O、NR3和S;R1各自独立地选自

C1‑4烷基;羟基

C1‑4烷基

、烷氧基

C1‑4烷基

、卤代

C1‑4烷基

、和

X1‑
C3‑6‑
环烷基;R2各自独立地选自

氢,

C1‑4烷基,

C1‑4烷氧基,卤代

C1‑4烷基



卤代,以及含有多达三个选自N、S和O的杂原子的饱和的3

6元碳环或杂环,其中R2的碳环或杂环是未被取代的或者被1个或2个C1‑4烷氧基取代;或R1和R2与R1和R2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含有多达三个选自N、S和O的杂原子的饱和的、不饱和的或部分不饱和的3

6元杂环;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4烷基、氨基、

X1‑
R
3a


NH

X1‑
R
3a
、羟基

取代的

C1‑4烷基;C1‑4烷氧基

取代的

C1‑4烷基;羟基、氧代、卤代、

X1‑
CO2H、

X1‑
CO2NH2、

X1‑
SO2C1‑4烷基、

X1‑
SO2N(C1‑4烷基)2、

X1‑
C3‑6‑
环烷基;R
3a
各自独立地选自氨基,

CO

C1‑4烷基,以及含有多达三个选自N、NR
30
、S(O)0‑2和O的杂原子的3

6元饱和的、不饱和的或部分不饱和的杂环,其中所述R
3a
的杂环是未被取代的或者被1个或2个羟基或氨基取代;或任何两个R3与R3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含有多达三个选自N、NR4、S(O)0‑2和O的杂原子的饱和的、不饱和的或部分不饱和的3

6元碳环或杂环;其中R3的C3‑6环烷基是未被取代的或被1个至4个R4取代,该R4独立地选自C1‑4烷基、氨基、氨基

C1‑4烷基、C1‑4烷氧基、羟基、

X1CO2R
4a


X1COR
4a


X1C(O)NR
4a
R
4b


X1‑
环烷基

R
4a
,R
4a
和R
4b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氨基和氨基取代的

C1‑4烷基;X1各自独立地选自键和C1‑4亚烷基;n各自独立地选自0、1和2;m各自独立地选自0、1、2和3;p各自独立地选自0、1、2、3和4;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b:
其中:R
2a
和R
2b
各自独立地选自

氢,

C1‑4烷基,

C1‑4烷氧基,卤代

C1‑4烷基



卤代,以及含有多达三个选自N、S和O的杂原子的饱和的3

6元碳环或杂环,其中R2的碳环或杂环是未被取代的或者被1个或2个C1‑4烷氧基取代。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L是O。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n是2。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c:其中:R
3b,
、R
3c,
、R
3e,
和R
3e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4烷基、氨基、

X1‑
R
3a


NH

X1‑
R
3a
、羟基

取代的

C1‑4烷基;C1‑4烷氧基

取代的

C1‑4烷基;羟基、氧代、卤代、

X1‑
CO2H、

X1‑
CO2NH2、

X1‑
SO2C1‑4烷基、

X1‑
SO2N(C1‑4烷基)2、和

X1‑
C3‑6‑
环烷基。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n是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d:其中:R
3b,
、R
3c,
、R
3e,
和R
3e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4烷基、氨基、

X1‑
R
3a


NH

X1‑
R
3a
、羟基

取代的

C1‑4烷基;C1‑4烷氧基

取代的

C1‑4烷基;羟基、氧代、卤代、

X1‑
CO2H、

X1‑
CO2NH2、

X1‑
SO2C1‑4烷基、

X1‑
SO2N(C1‑4烷基)2、和

X1‑
C3‑6‑
环烷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n是0。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e:其中:R
3b,
和R
3c,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4烷基、氨基、

X1‑
R
3a


NH

X1‑
R
3a
、羟基

取代的

C1‑4烷基;C1‑4烷氧基

取代的

C1‑4烷基;羟基、氧代、卤代、

X1‑
CO2H、

X1‑
CO2NH2、

X1‑
SO2C1‑4烷基、

X1‑
SO2N(C1‑4烷基)2、和

X1‑
C3‑6‑
环烷基。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f:其中:Y2各自独立地选自C(R4)2;O、NR4和S;Y3各自独立地选自C(R4)2;O、NR4和S;并且虚线表示所述键是单键或双键。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g:其中:Y4各自独立地选自C(R4)2;O、NR4和S。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h:
其中:Y5各自独立地选自C(R4)2;O、NR4和S;并且Y6各自独立地选自C(R4)2;O、NR4和S。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i:其中:Y7各自独立地选自C(R4)2;O、NR4和S;并且Y8各自独立地选自C(R4)2;O、NR4和S。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j:其中:Y9各自独立地选自C(R4)2;O、NR4和S;并且Y
10
各自独立地选自C(R4)2;O、NR4和S。1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Z是N。1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Z是CR2。1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是C1‑4烷基;R
2a
是C1‑4烷基并且R
2b
是氢。18.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Y1是C(OH)CH2NH2。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选自:实例4

0至58

2中的任一项:4

(氨基甲基)
‑1‑
(5

(6

异丙基
‑2‑
甲氧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3

(氨基甲基)
‑1‑
(5

(2

甲氧基
‑4‑
甲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吡咯烷
‑3‑
醇;(4

(5

(2

甲氧基
‑4‑
甲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嗪
‑2‑
基)甲醇;(4

氨基
‑1‑
(5

(2

甲氧基
‑4‑
甲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基)甲醇;(3S,5S)
‑5‑
氨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3‑
醇;3

(氨基甲基)
‑1‑
(5

(6

异丙基
‑2‑
甲氧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氮杂环丁
‑3‑
醇;4

(氨基甲基)
‑1‑
(5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氨基甲基)
‑1‑
(5

(2

乙氧基
‑5‑
甲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2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
‑5‑
氧杂

2,8

二氮杂螺[3.5]壬烷;8

(5

(2

甲氧基
‑4‑
甲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
‑1‑
氧杂
‑8‑
氮杂螺[4.5]癸
‑3‑
胺;4

(氨基甲基)
‑1‑
(5

(5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9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
‑1‑
氧杂

4,9

二氮杂螺[5.5]十一烷;4

(氨基甲基)
‑1‑
(5

(2

甲氧基
‑6‑
甲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氨基甲基)
‑1‑
(5

(3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氨基甲基)
‑1‑
(5

(4

环丙基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3S,4R)
‑4‑
氨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3‑
醇;(3R,4S)
‑4‑
氨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3‑
醇;4

(氨基甲基)
‑1‑
(5

(3,5

二氟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氨基甲基)
‑1‑
(5

(2,3

二氢苯并呋喃
‑7‑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氨基甲基)
‑1‑
(5

(2

甲氧基
‑3‑
甲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R)
‑1‑
(1

(5

(6

异丙基
‑2‑
甲氧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吡咯烷
‑3‑
基)环丙
‑1‑
胺;(4

((环丙基甲基)氨基)
‑1‑
(5

(2

甲氧基
‑4‑
甲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基)甲醇;4

(氨基甲基)
‑1‑
(5

(2

甲氧基
‑3‑
(三氟甲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2

(4

(5

(2

甲氧基
‑4‑
甲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嗪
‑2‑
基)乙
‑1‑
醇;3

(氨基甲基)
‑1‑
(5

(2

甲氧基
‑4‑
甲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氮杂环丁
‑3‑
醇;(3S,4R)
‑3‑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胺;(3R,4S)
‑3‑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胺;(3S,4R)
‑4‑
氨基
‑1‑
(5

(6

异丙基
‑2‑
甲氧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吡咯烷
‑3‑
醇;(4

(5

(6

异丙基
‑2‑
甲氧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嗪
‑2‑
基)甲醇;8

(5

(6

异丙基
‑2‑
甲氧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
‑1‑
氧杂
‑8‑
氮杂螺[4.5]癸
‑3‑
胺;8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
‑1‑
氧杂
‑8‑
氮杂螺[4.5]癸
‑3‑
胺;4

(氨基甲基)
‑1‑
(5

(2

乙氧基
‑4‑
(三氟甲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3

(氨基甲基)
‑1‑
(5

(2

甲氧基
‑6‑
甲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吡咯烷
‑3‑
醇;4

(氨基甲基)
‑1‑
(5

(4


‑2‑
(2

甲氧基乙氧基)
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S)
‑3‑
(氨基甲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吡咯烷
‑3‑
醇;(R)
‑3‑
(氨基甲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吡咯烷
‑3‑
醇;4

(氨基甲基)
‑1‑
(5

(4


‑2‑
(三氟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氨基甲基)
‑1‑
(5

(3


‑2‑
甲氧基
‑4‑
甲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氨基甲基)
‑1‑
(5

(2

(环丙基甲氧基)
‑4‑
氟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氨基甲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氨基甲基)
‑1‑
(5

(4


‑5‑
异丙基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8

(5

(2

甲氧基
‑6‑
甲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
‑1‑
氧杂
‑8‑
氮杂螺[4.5]癸
‑3‑
胺;(4

氨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基)甲醇;4

(氨基甲基)
‑1‑
(5

(2,3

二氢苯并[b][1,4]二噁英
‑5‑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2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
‑2‑
氮杂螺[3.3]庚
‑5‑
胺;(4

(氨基甲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基)甲醇;4

(氨基甲基)
‑1‑
(5

(2

乙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氨基甲基)
‑1‑
(5

(2

甲氧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S)

(3

氨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吡咯烷
‑3‑
基)甲醇;(R)

(3

氨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吡咯烷
‑3‑
基)甲醇;(3R,5R)
‑5‑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3‑
胺;(3R,4R)
‑4‑
氨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3‑
醇;(3S,4S)
‑4‑
氨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3‑
醇;1

(5

(2

甲氧基
‑4‑
甲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
‑3‑
甲基吡咯烷
‑3‑
胺;1

(5

(2

甲氧基
‑6‑
甲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
‑3‑
甲基吡咯烷
‑3‑
胺;1

(5

(6

异丙基
‑2‑
甲氧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
‑3‑
甲基吡咯烷
‑3‑
胺;2

((1

(5

(6

异丙基
‑2‑
甲氧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基)氨基)乙
‑1‑
醇;4

(氨基甲基)
‑1‑
(5

(2

甲氧基
‑4‑
(三氟甲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氨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吡咯烷
‑3‑
醇;4

(氨基甲基)
‑1‑
(5

(3,4

二氟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3S,4R)
‑4‑
氨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吡咯烷
‑3‑
醇;(3S,4R)
‑4‑
氨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吡咯烷
‑3‑
醇;4

(氨基甲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氨基甲基)
‑1‑
(5

(4,5

二氟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R)

(3

氨基
‑1‑
(5

(2

乙氧基
‑4‑
氟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吡咯烷
‑3‑
基)甲醇;(S)

(3

氨基
‑1‑
(5

(2

乙氧基
‑4‑
氟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吡咯烷
‑3‑
基)甲醇;4

(氨基甲基)
‑1‑
(5

(2

甲氧基

4,5

二甲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3S,4R)
‑3‑
氨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3R,4S)
‑3‑
氨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2

(4

(5

(6

异丙

‑2‑
甲氧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嗪
‑1‑
基)乙
‑1‑
醇;3

(氨基甲基)
‑1‑
(5

(6

异丙基
‑2‑
甲氧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吡咯烷
‑3‑
醇;4

(氨基甲基)
‑1‑
(5

(2

甲氧基
‑4‑
(四氢

2H

吡喃
‑4‑
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2

(4

(氨基甲基)
‑4‑
羟基哌啶
‑1‑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5‑
基)
‑3‑
甲氧基苯甲腈;4

(氨基甲基)
‑1‑
(5

(2,6

二甲氧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氨基
‑1‑
(5

(4


‑2‑
(2

甲氧基乙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基)甲醇;3

(氨基甲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氮杂环丁
‑3‑
醇;4

(氨基甲基)
‑1‑
(5

(2

乙氧基
‑4‑
氟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氨基甲基)
‑1‑
(5

(6

异丙基
‑2‑
(2

甲氧基乙氧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氨基甲基)
‑1‑
(5

(3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氨基甲基)
‑1‑
(5

(3

甲氧基萘
‑2‑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3S,4S)
‑3‑
氨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3R,4R)
‑3‑
氨基
‑1‑
(5

(4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aR,8aR)
‑6‑
(5

(2

甲氧基
‑4‑
甲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八氢

2H

吡啶并[4,3

b][1,4]噁嗪;1'

(5

(6

异丙基
‑2‑
甲氧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

[1,3'

二氮杂环丁]
‑3‑
醇;(4

氨基
‑1‑
(5

(6

异丙基
‑2‑
甲氧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基)甲醇;4

(氨基甲基)
‑1‑
(5

(5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氨基甲基)
‑1‑
(5

(2

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氨基甲基)
‑1‑
(5

(4


‑2‑
异丙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1

(5

(6

异丙基
‑2‑
甲氧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基)吗啉;4

(氨基甲基)
‑1‑
(5

(2

(三氟甲氧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3

(氨基甲基)
‑1‑
(5

(2

乙氧基
‑4‑
氟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吡咯烷
‑3‑
醇;1

(1

(5

(6

异丙基
‑2‑
甲氧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基)氮杂环丁
‑3‑
醇;4

(氨基甲基)
‑1‑
(5

(2

甲氧基
‑6‑
(三氟甲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醇;(4

(氨基甲基)
‑1‑
(5

(2

甲氧基
‑4‑
甲基苯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基)甲醇;4

(1

(5

(6

异丙基
‑2‑
甲氧基吡啶
‑3‑
基)咪唑并[2,1

b][1,3,4]噻二唑
‑2‑
基)哌啶
‑4‑
基)硫代吗啉1,1

二氧化物;(4

氨基
‑1‑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
申请(专利权)人:诺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