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基上架空既有铁路的大型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525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1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基上架空既有铁路的大型框架,属于铁路、公路、市政交通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公路、市政交通在下穿既有繁忙铁路、地质情况差,需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时,铁路不能断道,需采用便桥架空,以减少对铁路安全运营影响的问题,包括支墩、轨束梁、板桩、D型便梁、高压旋喷桩、便桥桥墩基础、便桥桥墩和新建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公路、市政交通在下穿既有繁忙铁路、地质情况差,需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便桥,相比较铁路断道开挖法,保证了铁路的畅通运营,减小了对铁路的影响。小了对铁路的影响。小了对铁路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基上架空既有铁路的大型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公路、市政工程
,具体来说是一种软基上架空既有铁路的大型框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铁路和公路交通不断完善,路网建设不断扩大,经常会出现公路、市政道路与既有繁忙铁路交叉,为了满足前后路段的衔接,同时对铁路的影响减到最小,节约投资,很多时候选择公路、市政道路下穿既有繁忙铁路,多数采用框架下穿,而且交叉点经常会碰到地质较差的情况,需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在繁忙的既有线下,地基加固处理和框架施工是最大的问题,铁路是运输大动脉,是不允许断道的,因此为了保证铁路的畅通,减小对铁路的影响,研究一种既经济又安全的铁路便桥及施工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0003]公路、市政交通在下穿既有繁忙铁路、地质情况差,需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时,一方面不能采用带土顶推的方法,其要求下穿道路埋置较深,不方便前后接线,同时无法进行地基加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软基上架空既有铁路的大型框架,利用本技术的框架结构进行施工解决公路、市政交通在下穿既有繁忙铁路、地质情况差,需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时,修建新下穿框架桥,施工时无法保证铁路运营问题的解决方式。公路、市政交通在下穿既有繁忙铁路、地质情况差,需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时,铁路不能断道,采用便桥架空,减少施工对铁路安全运营影响,采用D便梁设置便桥,在保证铁路限速通过的情况下采用人工挖板桩来支撑D便梁,便桥架好后进行开挖,施工地基加固,现浇框架施工,原位开挖进行框架地基加固旋喷桩处理,质量和安全易保证。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软基上多次架空既有铁路的大型框架,包括支墩、轨束梁、板桩、D型便梁、高压旋喷桩、便桥桥墩基础、便桥桥墩和新建框架,在既有铁路上加固轨束梁,轨束梁下设置支墩;采用D型便梁对既有铁路进行架空,D型便梁下设置板桩,两板桩间作为便桥桥墩基础和便桥桥墩施工的出土通道和施工空间,D型便梁下两板桩间依次设置便桥桥墩、便桥桥墩基础和高压旋喷桩;所述新建框架设置在D型便梁下,凿除与新建框架冲突部分板桩的结构,新建框架下也设置高压旋喷桩。
[0006]进一步的,所述轨束梁为3
‑5‑5‑
3轨束梁。
[0007]进一步的,所述边支墩采用尺寸为6m
×
2m
×
1m、中支墩采用尺寸为8m
×
2m
×
1m,支墩为混凝土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高压旋喷桩设置在D型便梁以下6m处。
[0009]本技术的一种软基上架空既有铁路的大型框架具有以下优点:
[0010](1)一种软基上架空既有铁路的大型框架提供了解决公路、市政交通在下穿既有
繁忙铁路、地质情况差,需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时,修建新下穿框架桥,施工时无法保证铁路运营问题的解决方式。
[0011](2)一种软基上架空既有铁路的大型框架可采用多次架空的方法,减少施工对铁路安全运营影响,采用D便梁设置便桥,框架施工中能保证铁路通行要求,不用断道。便桥架好后进行开挖,施工地基加固,现浇框架施工,质量和安全易保证。
[0012](3)工程能够更加安全的实施,工期短,节约工程费用,经济合理,技术创新。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吊轨加固线路布置图;
[0014]图2 是本技术地基加固和桩板示意图;
[0015]图3 是本技术铁路便桥布设示意图;
[0016]图4 是本技术新建框架布设示意图;
[0017]图5 是本技术恢复线路示意图。
[0018]图中:1

支墩、2

轨束梁、3

板桩、4

D型便梁、5

高压旋喷桩、6

便桥桥墩基础、7

便桥桥墩、8

新建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

5所示,本技术一种软基上架空既有铁路的大型框架,包括支墩1、轨束梁2、板桩3、D型便梁4、高压旋喷桩5、便桥桥墩基础6、便桥桥墩7和新建框架8,首先采用3
‑5‑5‑
3轨束梁2对既有铁路进行加固,保证在线下施工支墩1时,铁路运营安全。线路加固后,进行支墩1施工,采用钢轨桩对其基坑进行支护,边支墩采用尺寸为6m
×
2m
×
1m、中支墩采用尺寸为8m
×
2m
×
1m,支墩1为混凝土结构;
[0021]一种软基上架空既有铁路的大型框架,其支墩1施工完成后采用D型便梁4对既有铁路进行架空,然后施工板桩3,板桩3采用人工在线下开挖施工,板桩3长度及尺寸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材料为钢筋混凝土。两板桩3间作为便桥桥墩基础6和便桥桥墩7施工的出土通道和施工空间。
[0022]一种软基上架空既有铁路的大型框架,其两板桩3间主要作用在于支护两侧土体,为开挖桩板间土方提供作业条件及出土通道,当土方开挖至D型便梁4以下约6m,能满足施工高压旋喷桩5的空间后,施工高压旋喷桩5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高压旋喷桩5的桩径及长度根据地质、新建框架8受力计算结果确定;在高压旋喷桩5实施的同时,进行便桥桥墩基础6施作。当高压旋喷桩5、便桥桥墩基础6施工完毕后,进行便桥桥墩7的施作。
[0023]一种软基上架空既有铁路的大型框架,其高压旋喷桩5、便桥桥墩基础6和便桥桥墩7施工完毕后,移动D型便梁4至便桥桥墩7顶上进行支撑,架空铁路线,在便桥下开挖剩余的土体至新建框架8的设计标高,并凿除与新建框架8冲突部分板桩3的结构,施工剩余的高压旋喷桩5,待高压旋喷桩5施工完成后,进行新建框架8的施工。
[0024]一种软基上架空既有铁路的大型框架,其新建框架8施工时应把与其冲突的便桥桥墩7包含在顶底板结构里面,与顶底板共同浇筑为一体。在设计时需对便桥桥墩7所在位置的顶地板进行局部加固,在便桥桥墩7设计时考虑在相应位置预留钢筋,以便与新建框架8顶地板钢筋进行相连。
[0025]一种软基上架空既有铁路的大型框架,当新建框架8浇筑完成,并回填完成,拆除D型便梁4恢复铁路线,并在新建框架8内凿除顶底板间的便桥桥墩7,并进行凿除处的处理,最后铺设新建框架8内道路,完成施工。
[0026]本技术的主要施工步骤及方法如下:
[0027]1、准备工作。对便桥桥墩基础6、板桩3、新建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基上架空既有铁路的大型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墩(1)、轨束梁(2)、板桩(3)、D型便梁(4)、高压旋喷桩(5)、便桥桥墩基础(6)、便桥桥墩(7)和新建框架(8),在既有铁路上加固轨束梁(2),轨束梁(2)下设置支墩(1);采用D型便梁(4)对既有铁路进行架空,D型便梁(4)下设置板桩(3),两板桩(3)间作为便桥桥墩基础(6)和便桥桥墩(7)施工的出土通道和施工空间,D型便梁(4)下两板桩(3)间依次设置便桥桥墩(7)、便桥桥墩基础(6)和高压旋喷桩(5);所述新建框架(8)设置在D型便梁(4)下,凿除与新建框架(8)冲突部分板桩(3)的结构,新建框架(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琳车文庆徐华姚志国张敦宝彭勃徐子晗余阳罗廷斌张明忠李鸿波张建安夏德俊梁俊雄杨国怀李万雄樊则飞蒋永联何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