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锥斗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34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1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锥斗沉淀池,涉及沉淀池技术领域,包括沉淀池机构,锥斗沉淀池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水沟,且每组锥斗沉淀池主体的中央处均安装有气力提升机,且锥斗沉淀池主体及水沟内均设置有闸板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沉淀池可通过气力提升机实现细渣的机械化和自动分离,且冲渣水中细渣含量可大幅下降,并减少设备、设施的磨损和积渣,提高系统稳定运行率,锥斗沉淀池主体在串联状态下,沉淀路径可达到锥斗沉淀池主体长度的三倍以上,且沉淀池之间切换、调节灵活,通过闸板阀的切换,能实现锥斗沉淀池主体的串、并联切换,达到单个锥斗沉淀池主体离线清理和维护的效果。个锥斗沉淀池主体离线清理和维护的效果。个锥斗沉淀池主体离线清理和维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锥斗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沉淀池
,特别是一种组合式锥斗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高炉炼铁工艺配套使用的渣粒化系统,大都使用脱水器、大搅笼、转鼓进行渣水分离,大颗粒水渣分离效果好,但技术上存在以下不足:
[0003]1、无机械化、自动细渣沉淀、分离工艺和设施,冲渣水中含量大。大量细渣在冲渣水系统循环,对设备、管路造成严重磨损。
[0004]2、在冲渣水系统里,细渣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冲渣水系统水池、水沟易积渣堵塞,清理困难。在没有备用沉淀池的情况下,沉淀池在线清理难度大,停机清理成本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6]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沉淀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7]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组合式锥斗沉淀池。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锥斗沉淀池,包括,
[0009]沉淀池机构,其包括锥斗沉淀池主体、隔墙、水沟、气力提升机、闸板阀以及防堵组件,所述锥斗沉淀池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水沟,且每组所述锥斗沉淀池主体的中央处均安装有气力提升机,且所述锥斗沉淀池主体及水沟内均设置有闸板阀。
[001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沉淀池可通过气力提升机实现细渣的机械化和自动分离,且冲渣水中细渣含量可大幅下降,并减少设备、设施的磨损和积渣,提高系统稳定运行率,锥斗沉淀池主体在串联状态下,沉淀路径可达到锥斗沉淀池主体长度的三倍以上,且沉淀池之间切换、调节灵活,通过闸板阀的切换,能实现锥斗沉淀池主体的串、并联切换,达到单个锥斗沉淀池主体离线清理和维护的效果。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组合式锥斗沉淀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锥斗沉淀池主体的底部设置为一定角度的圆锥斗状。
[001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圆锥斗状的设计能够提高细渣的富集和沉淀效果。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组合式锥斗沉淀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气力提升机的上部外接有进口气源和出口渣水分离设施,且气力提升机的进料端安装有防堵组件。
[001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气力提升机的设计能实现浓缩细渣的在线连续排出。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组合式锥斗沉淀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锥斗沉淀池
主体平行设置有四组,且锥斗沉淀池主体内安装有隔墙。
[001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此设计能延长细渣的沉淀路径,提高沉淀效果。
[0017]作为本技术所述组合式锥斗沉淀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锥斗沉淀池主体的两边均设置有水沟,且所述水沟和锥斗沉淀池主体的池壁上均设置有闸板阀。
[001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此设计能够通过闸板阀的操作,实现多个锥斗沉淀池主体的串联、并联切换或实现单个锥斗沉淀池主体的离线清理和维修。
[0019]作为本技术所述组合式锥斗沉淀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堵组件包括进料腔、出料管、电控气缸和转轴件,所述进料腔的出料端连接有出料管,且进料腔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电控气缸。
[002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细渣通过气力提升机可从进料腔进入出料管并向上排出。
[0021]作为本技术所述组合式锥斗沉淀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控气缸的输出轴端连接有活塞推杆,所述活塞推杆位于进料腔中且活塞推杆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块。
[002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电控气缸可驱动活塞推杆向下或向上进行移动,且定位块也能同步进行运动。
[0023]作为本技术所述组合式锥斗沉淀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块的一端活动铰接有支臂,所述支臂远离定位块的一端活动铰接有折型臂杆。
[002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当定位块向靠近电控气缸的方向移动时,支臂可发生逆时针转动,且推动折型臂杆向前移动。
[0025]作为本技术所述组合式锥斗沉淀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折型臂杆远离支臂的一端活动铰接有长推杆,所述长推杆的一端伸入出料管中且长推杆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轴件。
[002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当折型臂杆向前移动时,长推杆可同步向前移动。
[0027]作为本技术所述组合式锥斗沉淀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轴件的一端连接有滚刷盘,所述滚刷盘的外侧与出料管的内壁相贴合。
[002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当长推杆向前移动时,滚刷盘可利用转轴件在出料管的内壁上进行滚动,并将管道内的残渣料堵塞物顺势挤出管外,尽量避免一些残渣料沉积在管道内造成堵塞影响排渣效率。
[0029]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沉淀池可通过气力提升机实现细渣的机械化和自动分离,且冲渣水中细渣含量可大幅下降,并减少设备、设施的磨损和积渣,提高系统稳定运行率,锥斗沉淀池主体在串联状态下,沉淀路径可达到锥斗沉淀池主体长度的三倍以上,且沉淀池之间切换、调节灵活,通过闸板阀的切换,能实现锥斗沉淀池主体的串、并联切换,达到单个锥斗沉淀池主体离线清理和维护的效果,当长推杆向前移动时,滚刷盘可利用转轴件在出料管的内壁上进行滚动,并将管道内的残渣料堵塞物顺势挤出管外,尽量避免一些残渣料沉积在管道内造成堵塞影响排渣效率。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31]图1为组合式锥斗沉淀池的整体俯视图;
[0032]图2为组合式锥斗沉淀池的A

A处剖面图;
[0033]图3为组合式锥斗沉淀池的B

B处剖面图;
[0034]图4为组合式锥斗沉淀池的防堵组件内部剖视图。
[003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6]100、沉淀池机构;101、锥斗沉淀池主体;102、隔墙;103、水沟;104、气力提升机;105、闸板阀;106、防堵组件;106a、进料腔;106b、出料管;106c、电控气缸;106c

1、活塞推杆;106c

2、定位块;106c

3、支臂;106c

4、折型臂杆;106c

5、长推杆;106d、转轴件;106d

1、滚刷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锥斗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机构(100),其包括锥斗沉淀池主体(101)、隔墙(102)、水沟(103)、气力提升机(104)、闸板阀(105)以及防堵组件(106),所述锥斗沉淀池主体(101)的两侧均设置有水沟(103),且每组所述锥斗沉淀池主体(101)的中央处均安装有气力提升机(104),且所述锥斗沉淀池主体(101)及水沟(103)内均设置有闸板阀(10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锥斗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锥斗沉淀池主体(101)的底部设置为一定角度的圆锥斗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锥斗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力提升机(104)的上部外接有进口气源和出口渣水分离设施,且气力提升机(104)的进料端安装有防堵组件(106)。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组合式锥斗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锥斗沉淀池主体(101)平行设置有四组,且锥斗沉淀池主体(101)内安装有隔墙(10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锥斗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锥斗沉淀池主体(101)的两边均设置有水沟(103),且所述水沟(103)和锥斗沉淀池主体(101)的池壁上均设置有闸板阀(105)。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锥斗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组件(106)包括进料腔(106a)、出料管(106b)、电控气缸(106c)和转轴件(106d),所述进料腔(106a)的出料端连接有出料管(106b),且进料腔(106a)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电控气缸(106c)。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韦俊农理敏唐政邹金和伍小锋方凌农奋攀朱宇华黄荣卢少华陈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