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固定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2643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固定夹具,属于汽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基座、竖直限位机构以及水平限位机构,竖直限位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竖直限位机构对称设置在基座上一侧,竖直限位机构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竖直压紧装置,竖直压紧装置下方设置有支座,水平限位机构也设置有两组,两组水平限位机构对称设置,水平限位机构与竖直限位机构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在基座上另一侧,水平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端面一端设置有水平压紧装置,另一端设置有压紧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汽车后扭力梁铣削加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汽车后扭力梁夹持的稳定性以及汽车后扭力梁铣削加工的精度。扭力梁铣削加工的精度。扭力梁铣削加工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固定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固定夹具,属于汽车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后扭力梁是扭力梁式悬挂的重要组成部分。扭力梁式悬挂是汽车后悬挂类型的一种,是通过一个扭力梁来平衡左右车轮的上下跳动,以减小车辆的摇晃,保持车辆的平稳,属于非独立悬挂的一种类型;也称之为半独立悬挂。汽车后扭力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后扭力梁中的安装总成进行铣削、钻孔、攻丝加工,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操作进行作业,但随着自动化技术发展,汽车后扭力梁的自动化加工逐渐代替人工,而汽车后扭力梁自动化加工中需要特定夹具对汽车后扭力梁进行固定夹持,现有市场上缺少稳定的汽车后扭力梁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固定夹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缺少汽车后扭力梁夹具,现有的部分夹具夹持不稳定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固定夹具,包括基座、竖直限位机构以及水平限位机构,所述竖直限位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竖直限位机构对称设置在基座上一侧,竖直限位机构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竖直压紧装置,竖直压紧装置下方设置有支座,所述水平限位机构也设置有两组,两组水平限位机构对称设置,水平限位机构与竖直限位机构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在基座上另一侧,水平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端面一端设置有水平压紧装置,另一端设置有压紧座。
[0005]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竖直压紧装置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压紧块。
[000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相对的两侧面设置有加强肋。
[0007]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压紧装置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锥形压紧块。
[000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竖直压紧装置和水平压紧装置均采用气缸。
[0009]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竖直压紧装置和水平压紧装置均采用液压缸。
[0010]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固定夹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中在基座上设置了竖直限位机构和水平限位机构实现了对汽车后扭力梁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夹紧限位,实现了对汽车后扭力梁的稳定夹持,便于铣削设备对汽车后扭力梁进行自动化加工,有效提高了汽车后扭力梁铣削加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汽车后扭力梁夹持的稳定性以及汽车后扭力梁铣削加工的精度,且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固定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固定夹具的汽车后扭力梁夹持示意图。
[0014]其中,1、基座;2、竖直限位机构;20、竖直压紧装置;21、支架;22、支座;23、压紧块;24、加强肋;3、水平限位机构;30、固定座;31、水平压紧装置;32、锥形压紧块;33、压紧座;4、汽车后扭力梁;40、安装总成;41、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16]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17]实施例一: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固定夹具,包括基座1、竖直限位机构2以及水平限位机构3,竖直限位机构2设置有两组,两组竖直限位机构2对称设置在基座1上一侧,竖直限位机构2包括支架21,支架21上相对的两侧面设置有加强肋24,支架21上设置有竖直压紧装置20,竖直压紧装置20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压紧块23,竖直压紧装置20下方设置有支座22,水平限位机构3也设置有两组,两组水平限位机构3对称设置,水平限位机构3与竖直限位机构2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在基座1上另一侧,水平限位机构3包括固定座30,固定座30上端面一端设置有水平压紧装置31,水平压紧装置31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锥形压紧块32,另一端设置有压紧座33,竖直压紧装置20和水平压紧装置31均采用气缸。
[0019]实施例二: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固定夹具,包括基座1、竖直限位机构2以及水平限位机构3,竖直限位机构2设置有两组,两组竖直限位机构2对称设置在基座1上一侧,竖直限位机构2包括支架21,支架21上相对的两侧面设置有加强肋24,支架21上设置有竖直压紧装置20,竖直压紧装置20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压紧块23,竖直压紧装置20下方设置有支座22,水平限位机构3也设置有两组,两组水平限位机构3对称设置,水平限位机构3与竖直限位机构2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在基座1上另一侧,水平限位机构3包括固定座30,固定座30上端面一端设置有水平压紧装置31,水平压紧装置31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锥形压紧块32,另一端设置有压紧座33,竖直压紧装置20和水平压紧装置31均采用液压缸。
[0021]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固定夹具的工作原理是:将汽车后扭力梁4放置在基座1上,汽车后扭力梁4两侧的纵臂放置在竖直限位机构2与水平限位机构3之间,纵臂上的安装总成
40底面与支座22相接触,纵臂上的套筒放置在水平压紧装置31和压紧座33之间,竖直压紧装置 20和水平压紧装置31启动,压紧块23与支座22对汽车后扭力梁4上的安装总成40进行压紧,锥形压紧块32与压紧座33对汽车后扭力梁4上的套筒41两端进行压紧,从而使得汽车后扭力梁4固定夹持在基座1上。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中在基座上设置了竖直限位机构和水平限位机构实现了对汽车后扭力梁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夹紧限位,实现了对汽车后扭力梁的稳定夹持,便于铣削设备对汽车后扭力梁进行自动化加工,有效提高了汽车后扭力梁铣削加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汽车后扭力梁夹持的稳定性以及汽车后扭力梁铣削加工的精度,且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23]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竖直限位机构(2)以及水平限位机构(3),所述竖直限位机构(2)设置有两组,两组竖直限位机构(2)对称设置在基座(1)上一侧,竖直限位机构(2)包括支架(21),支架(21)上设置有竖直压紧装置(20),竖直压紧装置(20)下方设置有支座(22),所述水平限位机构(3)也设置有两组,两组水平限位机构(3)对称设置,水平限位机构(3)与竖直限位机构(2)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在基座(1)上另一侧,水平限位机构(3)包括固定座(30),固定座(30)上端面一端设置有水平压紧装置(31),另一端设置有压紧座(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翰力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