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揉捻效果好的红茶揉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2610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揉捻效果好的红茶揉捻装置,包括机架、揉捻盘、三角架、揉捻筒和驱动组件,揉捻盘设于机架上,揉捻盘上方设有三角架和揉捻筒,揉捻筒的上下两端均开口,揉捻筒竖直贯穿三角架且与其连接,且三角架传动连接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揉捻筒在揉捻盘内侧上方作圆周运动,其特征在于:三角架的上端设有支架,揉捻筒活动连接有压板,支架的顶壁和压板的上端之间设有升降组件;揉捻盘上设有通风组件和下料口,通风组件的出风口均朝向揉捻盘内部,揉捻盘的下方设有下料筛选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茶叶不会因粘连问题导致揉捻效果不佳。不佳。不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揉捻效果好的红茶揉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揉捻效果好的红茶揉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揉捻是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得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揉捻可使茶汁释出,使茶叶中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等多种化学成分与空气中的氧进行充分的接触,发生氧化作用。
[0003]目前的揉捻装置中,茶叶容易粘连在揉捻盘中,难以进行翻转,导致茶叶揉捻不均匀,揉捻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揉捻效果好的红茶揉捻装置。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揉捻效果好的红茶揉捻装置,包括机架、揉捻盘、三角架、揉捻筒和驱动组件,揉捻盘设于机架上,揉捻盘上方设有三角架和揉捻筒,揉捻筒的上下两端均开口,揉捻筒竖直贯穿三角架且与其连接,且三角架传动连接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揉捻筒在揉捻盘内侧上方作圆周运动,其特征在于:
[0006]三角架的上端设有支架,揉捻筒活动连接有压板,支架的顶壁和压板的上端之间设有升降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揉捻效果好的红茶揉捻装置,包括机架、揉捻盘(1)、三角架(2)、揉捻筒(3)和驱动组件,所述揉捻盘(1)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揉捻盘(1)上方设有三角架(2)和揉捻筒(3),所述揉捻筒(3)的上下两端均开口,所述揉捻筒(3)竖直贯穿所述三角架(2)且与其连接,且所述三角架(2)传动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揉捻筒(3)在所述揉捻盘(1)内侧上方作圆周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架(2)的上端设有支架(4),所述揉捻筒(3)活动连接有压板(6),所述支架(4)的顶壁和所述压板(6)的上端之间设有升降组件(5);所述揉捻盘(1)上设有通风组件和下料口,所述通风组件的出风口均朝向所述揉捻盘(1)内部,所述揉捻盘(1)的下方设有下料筛选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揉捻效果好的红茶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盘(1)包括外捻盘(101)、内捻盘(102)、围栏(103)、外捻筋(104)和内捻筋(105),所述内捻盘(102)为圆形,其外侧同轴设有圆环形的所述外捻盘(101),所述外捻盘(101)的外缘设有所述围栏(103),所述外捻盘(101)中部凹陷且其上端均匀设有多条所述外捻筋(104),所述内捻盘(102)可向下开启以构成所述揉捻盘(1)的下料口,所述内捻盘(102)上均匀设有多条所述内捻筋(105),所述内捻盘(102)未开启时,所有所述外捻筋(104)与所有所述内捻筋(105)的上端均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揉捻效果好的红茶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包括气管和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惠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万益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