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不锈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939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不锈钢板,包括不锈钢板体,所述不锈钢板体的两侧设有搬运结构,所述不锈钢板体前表面中心的位置开设有夹心通孔,所述夹心通孔的内部设有加固钢圈架,所述搬运结构包括U形框条、海绵垫、橡胶垫、空心管头、卡槽、连接条、圆柱插头、放置凹槽、橡胶环、橡胶吸盘与起吊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锈钢板,通过搬运结构使得不锈钢板的搬运更加方便,搬运过程中不会刮花不锈钢表面,堆积在一起时,将不锈钢板分隔开,且拆装方便,通过加固钢圈架使得不锈钢板体不会在搬运或摆放的过程中发生弯曲,增加了不锈钢板整体的结构强度,具备一定的隔音效果,且焊接时,形状不会发生改变。形状不会发生改变。形状不会发生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不锈钢板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不锈钢板。

技术介绍

[0002]不锈钢板一般是不锈钢板和耐酸钢板的总称,自本世纪初问世,到现在已有九十多年历史了,其表面光洁,有较高的塑性、韧性和机械强度,耐酸、碱性气体、溶液和其他介质的腐蚀,它是一种不容易生锈的合金钢,但不是绝对不生锈,不锈钢板是指耐大气、蒸汽和水等弱介质腐蚀的钢板,而耐酸钢板则是指耐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板,不锈钢板都具有高温抗氧化性,但是,氧化率会受暴露环境以及产品形态等固有因素的影响。
[0003]专利号:202023286139.7,公布的一种耐腐蚀的压合不锈钢板,缓冲块具有缓冲作用,有效减少了搬运过程中对第一板体产生的冲击,同时,多个缓冲块等距阵列分布,增强了第一板体底部的结构强度,等离子渗氮层的设置,可提高该不锈钢板的耐腐蚀性,但是搬运不方便,搬运的过程中不锈钢的表面容易被挂钩刮花,且搬运或摆放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弯曲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不锈钢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高强度不锈钢板,包括不锈钢板体,所述不锈钢板体的两侧设有搬运结构,所述不锈钢板体前表面中心的位置开设有夹心通孔,所述夹心通孔的内部设有加固钢圈架。
[0007]优选的,所述搬运结构包括U形框条、海绵垫、橡胶垫、空心管头、卡槽、连接条、圆柱插头、放置凹槽、橡胶环、橡胶吸盘与起吊把手。
[0008]优选的,所述不锈钢板体的两端位于U形框条的内部,所述海绵垫固定于U形框条的内侧,所述橡胶垫固定于海绵垫运力U形框条的一侧,所述搬运结构通过U形框条设于不锈钢板体的两侧。
[0009]优选的,所述空心管头固定于U形框条上表面与下表面靠近两端的位置,所述卡槽开设于空心管头的内侧,所述圆柱插头固定于连接条的两端,所述放置凹槽开设于圆柱插头外侧靠近下端的位置,所述橡胶环固定于放置凹槽的内侧,所述橡胶吸盘固定于连接条的下表面,所述起吊把手固定于U形框条远离不锈钢板体的一侧靠近两端的位置,所述圆柱插头的下端位于空心管头的内部,所述橡胶环位于放置凹槽外部的部分卡于卡槽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加固钢圈架包括不锈钢圈与连接杆。
[0011]优选的,所述不锈钢圈固定夹心通孔内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所述不锈钢圈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加固钢圈架通过不锈钢圈设于夹心通孔的内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搬运结构,搬运结构使得不锈钢板的搬运更加方便,搬运过程中不会刮花不锈钢表面,堆积在一起时,将不锈钢板分隔开,且拆装方便,通过设置的加固钢圈架,加固钢圈架使得不锈钢板体不会在搬运或摆放的过程中发生弯曲,增加了不锈钢板整体的结构强度,具备一定的隔音效果,且焊接时,形状不会发生改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强度不锈钢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强度不锈钢板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强度不锈钢板的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高强度不锈钢板的图1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一种高强度不锈钢板的图2中C部分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不锈钢板体;2、搬运结构;201、U形框条;202、海绵垫;203、橡胶垫;204、空心管头;205、卡槽;206、连接条;207、圆柱插头;208、放置凹槽;209、橡胶环;210、橡胶吸盘;211、起吊把手;3、夹心通孔;4、加固钢圈架;401、不锈钢圈;40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

5所示,一种高强度不锈钢板,包括不锈钢板体1,不锈钢板体1的两侧设有搬运结构2,不锈钢板体1前表面中心的位置开设有夹心通孔3,夹心通孔3的内部设有加固钢圈架4;
[0023]搬运结构2包括U形框条201、海绵垫202、橡胶垫203、空心管头204、卡槽205、连接条206、圆柱插头207、放置凹槽208、橡胶环209、橡胶吸盘210与起吊把手211;不锈钢板体1的两端位于U形框条201的内部,海绵垫202固定于U形框条201的内侧,橡胶垫203固定于海绵垫202运力U形框条201的一侧,搬运结构2通过U形框条201设于不锈钢板体1的两侧,U形框条201内侧的海绵垫202使得橡胶垫203紧贴于不锈钢板体1的表面,橡胶垫203增加防滑性;空心管头204固定于U形框条201上表面与下表面靠近两端的位置,卡槽205开设于空心管头204的内侧,圆柱插头207固定于连接条206的两端,放置凹槽208开设于圆柱插头207外侧靠近下端的位置,橡胶环209固定于放置凹槽208的内侧,橡胶吸盘210固定于连接条206的下表面,起吊把手211固定于U形框条201远离不锈钢板体1的一侧靠近两端的位置,圆柱插头207的下端位于空心管头204的内部,橡胶环209位于放置凹槽208外部的部分卡于卡槽205的内部,橡胶吸盘210吸附不锈钢板体1表面,避免连接条206因不锈钢板搬运过程中晃动而掉落;加固钢圈架4包括不锈钢圈401与连接杆402;不锈钢圈401固定夹心通孔3内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不锈钢圈40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02,加固钢圈架4通过不锈钢圈401设于夹心通孔3的内部。
[0024]实施例二: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高强度不锈钢板,使用时,在搬运结构2中,用起吊机勾住起吊把手211,就可以将整个不锈钢板吊起进行搬运,U形框条201内侧的海绵垫
202使得橡胶垫203紧贴于不锈钢板体1的表面,橡胶垫203增加防滑性,圆柱插头207的下端插在空心管头204内部与橡胶环209位于放置凹槽208外部的部分卡在卡槽205的内部,使得U形框条201的位置得到固定,橡胶吸盘210吸附不锈钢板体1表面,避免连接条206因不锈钢板搬运过程中晃动而掉落,在加固钢圈架4中,夹心通孔3内的不锈钢圈401使得不锈钢板体1不会在搬运或摆放的过程中发生弯曲,增加了不锈钢板整体的结构强度,具备一定的隔音效果,连接杆402避免焊接不锈钢圈401时,不锈钢圈401的形状发生改变。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板体(1),所述不锈钢板体(1)的两侧设有搬运结构(2),所述不锈钢板体(1)前表面中心的位置开设有夹心通孔(3),所述夹心通孔(3)的内部设有加固钢圈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结构(2)包括U形框条(201)、海绵垫(202)、橡胶垫(203)、空心管头(204)、卡槽(205)、连接条(206)、圆柱插头(207)、放置凹槽(208)、橡胶环(209)、橡胶吸盘(210)与起吊把手(2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板体(1)的两端位于U形框条(201)的内部,所述海绵垫(202)固定于U形框条(201)的内侧,所述橡胶垫(203)固定于海绵垫(202)运力U形框条(201)的一侧,所述搬运结构(2)通过U形框条(201)设于不锈钢板体(1)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头(204)固定于U形框条(20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源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钜洲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