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126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选矿装置,其包括:传输机构、背散射机构及喷射机构。传输机构用于传输矿石,矿石自传输机构的出料端离开,且沿第一轨迹运动;背散射机构设置于传输机构的下方,背散射机构包括背散射发射器和背散射探测器,背散射发射器用于发射射线至矿石,背散射探测器用于接收自矿石散射的射线以获取背散射图像;喷射机构位于背散射机构的下方,喷射机构根据背散射图像的灰度值与预设灰度值的比较结果,喷出高压流体使矿石的一部分沿第二轨迹运动。本申请通过背散射机构位于传输机构的下方,背散射机构相当于隐藏在传输机构的下方,使得选矿装置的各机构之间结构紧凑,减小选矿装置的整体尺寸。小选矿装置的整体尺寸。小选矿装置的整体尺寸。

A benefici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选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矿石分选
,尤其是涉及一种选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机械化采矿技术的发展,使矿石的贫化率也有所提高,故粗粒矿石预选的必要性受到重视,对拣选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
[0003]在相关技术中,利于X射线透射技术选矿,其高效、清洁、环保的特点。然而,X射线透射源位于皮带传输机构的正上方,致使设备整体尺寸大,占用大量空间尺寸,此外,透过矿石的X射线在到达X射线探测器之前会因选矿装置自身(例如需要透过皮带)的结构而进一步衰减或散射,由此导致成像不清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选矿装置。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选矿装置,包括:传输机构、背散射机构及喷射机构。
[0006]所述传输机构用于传输矿石,所述矿石自所述传输机构的出料端离开,且沿第一轨迹运动;所述背散射机构设置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下方,所述背散射机构包括背散射发射器和背散射探测器,所述背散射发射器用于发射射线至所述矿石,所述背散射探测器用于接收自所述矿石散射的射线以获取背散射图像;所述喷射机构位于所述背散射机构的下方,所述喷射机构根据所述背散射图像的灰度值与预设灰度值的比较结果,喷出高压流体使所述矿石的一部分沿第二轨迹运动。
[000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背散射机构位于传输机构的下方,背散射机构相当于隐藏在传输机构的下方,使得选矿装置的各机构之间结构紧凑,减小选矿装置的整体尺寸。背散射技术识别速度快,这有利于在矿石下落过程中快速地进行矿石的成像、分析、识别以及喷射机构的动作;再者,对于大颗粒度的矿石,透射技术无法穿透,进而无法获取完整的矿石图像。而背散射技术仅需根据自矿石表面和浅层散射的射线信号即可获取背散射图像,不受矿石尺寸大小的影响,故背散射技术可以应用于大、小颗粒度的矿石的筛选。
[0008]根据本技术的在一些实施例,所述传输机构、所述背散射发射器及所述背散射探测器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背散射发射器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出料端的下方,所述背散射探测器位于所述背散射发射器的下方。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背散射发射器为飞点装置,所述飞点装置包括设置有束流孔的飞轮和设置有准直缝的扇形盒。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背散射发射器射出笔形射线束,所述笔形射线束的扫描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背散射机构包括第一背散射发射器和第二背散射发射器,所述传输机构、所述第一背散射发射器、所述背散射探测器及所述第二背散射
发射器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背散射发射器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出料端的下方,所述背散射探测器位于所述第一背散射发射器的下方,所述第二背散射发射器位于所述背散射探测器的下方。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射机构包括沿所述传输机构的宽度方向排布的多个喷嘴,所述喷嘴的喷口自下向上喷射高压气体,喷射方向与竖直方向呈预设夹角a。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预设夹角a位于20
°
至60
°
之间。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背散射机构、所述喷射机构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将所述背散射图像的灰度值与预设灰度值作比较,以控制所述喷射机构的开启。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振动给料机构,所述振动给料机构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上料端,且二者衔接。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选矿装置的主视图;
[0019]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选矿装置的右视图;
[0020]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选矿装置的另一种右视图;
[0021]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飞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传输机构10,
[0024]皮带11,辊筒12,挡板13,
[0025]背散射机构20,
[0026]背散射发射器21,第一背散射发射器21a,第二背散射发射器21b,飞轮211,轮盘2111,轮缘2112,扇形盒212,背散射探测器22,
[0027]喷射机构30,喷嘴31。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下面参考图1

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选矿装置。
[0030]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选矿装置包括:传输机构10、背散射机构20及喷射机构30。传输机构10用于传输矿石,传输机构10沿第一方向传输矿石,如图1中箭头方向。矿石自传输机构10的出料端离开,且沿第一轨迹运动。背散射机构20设置于传输机构10的
下方,背散射机构20包括背散射发射器21和背散射探测器22,背散射发射器21用于发射射线至矿石,背散射探测器22用于接收自矿石散射的射线以获取背散射图像。喷射机构30位于背散射机构20的下方,喷射机构30根据背散射图像的灰度值与预设灰度值的比较结果,喷出高压流体使矿石沿第二轨迹运动。
[0031]矿石按所含有用矿物性质和利用的特征分为金属矿石和非金属矿石两大类,金属矿石具有较大的密度,其介于3.5~5.0g/cm3;大部分非金属矿石的密度值较小,例如,岩石的密度介于1.2~3.5g/cm3。其中,金属矿石为含有金属的矿石,其可以为铁矿、锰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等。
[0032]本实施例的选矿装置以背散射技术识别矿石,是用一定能量的X射线或γ射线照射矿石,收集自矿石表面和表层散射返回的X射线或γ射线,并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取矿石表面的图像。因密度比较低的矿石,它的散射的截面比较大,散射回来的光子就较多,故该矿石的背散射图像较亮;因密度比较高的矿石,它的散射的截面比较小,散射回来的光子就较少,故该矿石的背散射图像较暗。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因金属矿石与非金属矿石的密度差异,进而根据金属矿石背散射图像和非金属矿石背散射图像的灰度值以识别金属矿石。在一些实施例中,按照铁含量的多少,铁矿包括菱铁矿、赤铁矿及磁铁矿,菱铁矿的密度为3.8~3.9g/cm3,赤铁矿的密度为3.4~4.4g/cm3,磁铁矿的密度为4.9~5.2g/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选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用于传输矿石,所述矿石自所述传输机构的出料端离开,且沿第一轨迹运动;背散射机构,所述背散射机构设置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下方,所述背散射机构包括背散射发射器和背散射探测器,所述背散射发射器用于发射射线至所述矿石,所述背散射探测器用于接收自所述矿石散射的射线以获取背散射图像;喷射机构,所述喷射机构位于所述背散射机构的下方,所述喷射机构根据所述背散射图像的灰度值与预设灰度值的比较结果,喷出高压流体使所述矿石的一部分沿第二轨迹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所述背散射发射器及所述背散射探测器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背散射发射器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出料端的下方,所述背散射探测器位于所述背散射发射器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散射发射器为飞点装置,所述飞点装置包括设置有束流孔的飞轮和设置有准直缝的扇形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选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散射发射器射出笔形射线束,所述笔形射线束的扫描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散射机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景孙尚民宗春光刘必成王伟珍迟豪杰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