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盖上车道处变形缝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盖上车道处变形缝防护装置,属于建筑工程施工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国城市化进一步发展,TOD项目逐渐展露头角,其中地铁上盖与物业开发结合的模式较为常见。因地铁上盖施工、盖上面积宽广的特点,建设阶段往往要求在盖上设置材料堆场,将施工材料运输至盖板,车辆在盖上行走容易破坏变形缝,使材料掉入盖下,造成安全隐患的同时变形缝被破坏还伴随着渗漏隐患,相对于墙体变形缝、底层变形缝以及屋顶变形缝而言,地铁盖上变形缝渗漏的水缝并不能充分地引导,一旦变形缝被破坏,短时间内并无法检验查出,在地铁建造完成使用时发现,将对地铁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盖上车道处变形缝防护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盖上车道处变形缝防护装置,其结构包括排水系统、混凝土坡道、支撑平台、盖板、变形缝口,所述盖板设有两块以上,这两块的衔接位置为变形缝口,所述变形缝口从上至下设有岩棉填充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上车道处变形缝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排水系统(13)、混凝土坡道(5)、支撑平台(10)、盖板(11)、变形缝口(12),所述盖板(11)设有两块以上,这两块的衔接位置为变形缝口(12),所述变形缝口(12)从上至下设有岩棉填充层(121)、镀锌排水管(122)、排水槽(123),所述变形缝口(12)正上方设有支撑平台(10),所述支撑平台(10)和变形缝口(12)两侧互相垂直,所述支撑平台(10)两侧和盖板(11)之间的夹角处浇筑有混凝土坡道(5),所述支撑平台(10)的正下方设有排水系统(13),所述排水系统(13)位于变形缝口(12)正上方,所述支撑平台(10)包括型钢支撑主梁(1)、钢次梁(2)、钢板(3),所述型钢支撑主梁(1)设有两根,分别设置在变形缝口(12)两侧,所述型钢支撑主梁(1)的宽度和车道宽度等同,这两根型钢支撑主梁(1)互相平行,两根型钢支撑主梁(1)顶端之间设有两根以上的钢次梁(2),这些钢次梁(2)呈均匀等距分布,所述钢次梁(2)长度和两根型钢支撑主梁(1)之间的距离相等,这些钢次梁(2)背对变形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儒杰,张晨,韩伟伟,王燕霞,张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