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凉感印花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10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凉感印花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由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编织而成;印花层,所述印花层设置于面料本体上,所述印花层包括有里层和表层,所述里层与表层之间均匀设置有粘合柱,所述粘合柱的内部开设有毛细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凉感印花面料,通过该面料是由由印花层与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相互交织而制成,使该面料能够使皮肤表面分泌的汗液快速排出散发,并通过锥形槽、吸汗槽和毛细管的配合使用,使该面料具有毛细效应,从而方便加快对水分的转移,从而提高该面料的吸湿排汗性能,保证皮肤的干爽性。保证皮肤的干爽性。保证皮肤的干爽性。

A cool printed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凉感印花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凉感印花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纺织面料的要求不再局限于耐用性,而逐步倾向于追求舒适性和功能性,由功能性面料制备的服装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
[0003]天气炎热时,夏季服装常常使人感到闷热不透气,因此要求穿着的衣服要具有清凉、冰爽的性能,达到清凉透气的效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凉感印花面料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凉感印花面料,解决了夏季服装常常使人感到闷热不透气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凉感印花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由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编织而成;
[0006]印花层,所述印花层设置于面料本体上,所述印花层包括有里层和表层,所述里层与表层之间均匀设置有粘合柱,所述粘合柱的内部开设有毛细管。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组成平纹组织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均为氨纶纤维和亚麻纤维混纺纱,所述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均为涤纶长丝和铜氨纤维混纺纱。
[0009]优选的,所述表层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锥形槽,所述里层的底部开设有吸汗槽,所述毛细管的两端分别与锥形槽和吸汗槽固定连通。
[001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凉感印花面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一种凉感印花面料,通过该面料是由由印花层与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相互交织而制成,使该面料能够使皮肤表面分泌的汗液快速排出散发,并通过锥形槽、吸汗槽和毛细管的配合使用,使该面料具有毛细效应,从而方便加快对水分的转移,从而提高该面料的吸湿排汗性能,保证皮肤的干爽性,且粘合柱是由具有超导效应的材料制成,里层吸收了皮肤表面的热量后通过由具有超导效应的材料制成的粘合柱传导至表层上,在皮肤产生汗液后,汗液从里层上的吸汗槽通过毛细效应进入毛细管中,超导效应的材料会将汗液吸收,具有超导效应的材料吸水后会使其导热性增强,使该面料与皮肤贴合时持续凉感时间更强。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凉感印花面料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所示的局部的剖视图;
[0014]图3为图1所示的粘合柱的剖视图。
[0015]图中标号:1、面料本体,11、第一经纱,12、第二经纱,21、第一纬纱,22、第二纬纱,3、印花层,31、表层,32、锥形槽,33、里层,34、粘合柱,35、毛细管,36、吸汗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凉感印花面料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局部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粘合柱的剖视图。凉感印花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所述面料本体1由第一经纱11、第二经纱12、第一纬纱21和第二纬纱22编织而成;
[0018]印花层3,所述印花层3设置于面料本体1上,所述印花层3包括有里层33和表层31,所述里层33与表层31之间均匀设置有粘合柱34,所述粘合柱34的内部开设有毛细管35,汗液在进入毛细管35时产生毛细效应。
[0019]所述粘合柱34是由具有超导效应的材料制成,里层33吸收了皮肤表面的热量后通过由具有超导效应的材料制成的粘合柱34传导至表层31上,在皮肤产生汗液后,汗液从里层33上的吸汗槽36通过毛细效应进入毛细管35中,超导效应的材料会将汗液吸收,具有超导效应的材料吸水后会使其导热性增强,使该面料与皮肤贴合时持续凉感时间更强。
[0020]所述表层31为散热排汗纤维编织而成,所述里层33为吸热吸汗层,所述吸热吸汗层是进行熔融纺丝加工时多种矿石微粒复合而构成,使里层33的吸热速率降低与散热速率加快,从而使该面料与皮肤接触时具有一定的凉感。
[0021]吸热吸汗层是使用天然玉石粉与贝壳粉、云母粉等天然矿物质材料,并加工成纳米级颗粒,然后与亲水性切片经纺丝加工而成。
[0022]所述第一经纱11、第二经纱12、第一纬纱21和第二纬纱22组成平纹组织结构。
[0023]所述第一经纱11和第二经纱12均为氨纶纤维和亚麻纤维混纺纱,所述第一纬纱21和第二纬纱22均为涤纶长丝和铜氨纤维混纺纱。
[0024]所述表层31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锥形槽32,所述里层33的底部开设有吸汗槽36,所述毛细管35的两端分别与锥形槽32和吸汗槽36固定连通。
[0025]本技术提供的凉感印花面料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6]使用时,该面料由印花层3与第一经纱11、第二经纱12、第一纬纱21、第二纬纱22相互交织而制成,使该面料能够使皮肤表面分泌的汗液快速排出散发,保持皮肤与面料上印花层3接触时的干爽舒适性,通过锥形槽32、吸汗槽36和毛细管35的配合使用,在印花层3上的里层33与皮肤相接触时,皮肤上产生汗液根据毛细效应,使汗液从毛细管35中单向透过,并在吸汗槽36的作用下增大吸汗的面积,在粘合柱34的作用下加快对水分的转移与热量的传递,提高了该面料的吸湿排汗性能,从而保证了皮肤的干爽性,且粘合柱34是由具有超导效应的材料制成,里层33吸收了皮肤表面的热量后通过由具有超导效应的材料制成的粘合柱34传导至表层31上,在皮肤产生汗液后,汗液从里层33上的吸汗槽36通过毛细效应进入毛细管35中,超导效应的材料会将汗液吸收,具有超导效应的材料吸水后会使其导热性增强,使该面料与皮肤贴合时持续凉感时间更强。
[002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凉感印花面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本技术提供一种凉感印花面料,通过该面料是由由印花层3与第一经纱11、第
二经纱12、第一纬纱21、第二纬纱22相互交织而制成,使该面料能够使皮肤表面分泌的汗液快速排出散发,并通过锥形槽32、吸汗槽36和毛细管35的配合使用,使该面料具有毛细效应,从而方便加快对水分的转移,从而提高该面料的吸湿排汗性能,保证皮肤的干爽性,且粘合柱34是由具有超导效应的材料制成,里层33吸收了皮肤表面的热量后通过由具有超导效应的材料制成的粘合柱34传导至表层31上,在皮肤产生汗液后,汗液从里层33上的吸汗槽36通过毛细效应进入毛细管35中,超导效应的材料会将汗液吸收,具有超导效应的材料吸水后会使其导热性增强,使该面料与皮肤贴合时持续凉感时间更强。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凉感印花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由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编织而成;印花层,所述印花层设置于面料本体上,所述印花层包括有里层和表层,所述里层与表层之间均匀设置有粘合柱,所述粘合柱的内部开设有毛细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凉感印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卓炎郑嘉卿
申请(专利权)人:因诺威中山服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