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77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服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包括裤体,裤体由两层面料叠加缝合而成,两层面料之间夹设且贴附有两组第一弹力带和两组第二弹力带,同一组第一弹力带与对应的一组第二弹力带交叉重叠设置,两组第一弹力带的一端与两组第二弹力带共同围设于裤体的后翘外,两组第一弹力带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裤体的两个大腿上,第一弹力带的两末端分别与裤体的后裆缝和内缝线连接,第二弹力带的两末端分别与裤体的腹缝线和内缝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通过在裤体的两层面料之间贴附两种弹力带,不仅保暖,而且穿着不会臃肿,可给身体的不同部位提供不同的束力,达到较好的提臀、收腿塑身效果。收腿塑身效果。收腿塑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服装
,尤其涉及一种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

技术介绍

[0002]瘦身裤即塑身裤,是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的立体剪材更符合人体结构特点的裤子,可调整体内脂肪分布,塑造优美曲线,对收腹、减腰、提臀、美腿效果及其明显,更显出女人的性感迷人。
[0003]现有的瘦身裤多以数片布材缝合而成,尤其是较厚的塑身裤,穿着臃肿,而且从裤头到裤尾的腹、臀、大腿及小腿部位所采用的布材则全部采同一弹性力布材制成,由于身体的腹、臀、大腿及小腿等部位所能承受的束力并不相同,若过紧的话则会造成肌肉受伤,反之则没有作用,因此,穿着各个部位束力相同的塑身裤,并无法达到原本预期应有的塑身效果。
[0004]因此,专利技术人致力于设计一种塑身裤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不仅保暖,而且穿着不会臃肿,还可给身体的不同部位提供不同的束力,达到较佳的塑身效果,不会造成肌肉受伤。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包括裤体,所述裤体由两层面料叠加缝合而成,两层所述面料之间夹设且贴附有两组第一弹力带和两组第二弹力带,同一组所述第一弹力带与对应的一组所述第二弹力带交叉重叠设置,两组所述第一弹力带的一端与两组所述第二弹力带共同围设于所述裤体的后翘外,两组所述第一弹力带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裤体的两个大腿上,所述第一弹力带的两末端分别与所述裤体的后裆缝和内缝线连接,所述第二弹力带的两末端分别与所述裤体的腹缝线和内缝线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弹力带自所述裤体的后裆缝围绕所述后翘向外延伸形成上提臀部,所述上提臀部自所述裤体的外侧向所述裤体的正面弯曲延伸后向所述裤体的大腿背面延伸形成下收腿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的一种改进,所述下收腿部向所述裤体的内侧倾斜设置,所述下收腿部与所述裤体的内缝线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弹力带自所述裤体的腹缝线倾斜向外延伸并绕至所述裤体的大腿背面形成弧形的下提臀部,所述下提臀部和所述上提臀部围绕所述后翘设置。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弹力带、第二弹力带与所述内缝线之间通过收腿片连接,所述下收腿部与所述下提臀部间隔设置,所述收腿片贴附于两层所述面料之间,所述收腿片由3D软硅胶或液态氨纶制成。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弹力带和所述第二弹力带
均由3D软硅胶或液态氨纶制成,两组所述第一弹力带沿所述裤体的后裆缝对称设置,两组所述第二弹力带沿所述裤体的后裆缝对称设置。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的一种改进,两层所述面料之间还夹设且贴附有两组膝前弹力带和两组膝后弹力带,两组所述膝前弹力带分别位于所述裤体的两个膝围正面,两组所述膝后弹力带分别位于所述裤体的两个小腿反面。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的一种改进,同一组所述膝后弹力带呈V形且其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一组所述膝前弹力带连接,所述膝前弹力带呈环形。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的一种改进,所述裤体上缝合有前腹片和后腰片,所述前腹片和所述后腰片由腰围面料向内折叠包覆3D软硅胶或液态氨纶而成。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的一种改进,所述裤体的两个膝围上分别设有前膝片,所述裤体的腹缝线向所述裤体的裆底侧凸出设置并呈弧形,所述裤体的腰缝线向外凸出设置并呈弧形。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通过在裤体的两层面料之间贴附第一弹力带和第二弹力带,不仅保暖,而且穿着不会臃肿,利用两组弹力带共同围设于裤体的后翘外,达到提臀的效果,同时,两组第一弹力带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裤体的两个大腿上,达到收大腿的效果,可给身体的不同部位提供不同的束力,达到较佳的塑身效果,不会造成肌肉受伤。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去掉外层面料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去掉外层面料后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去掉外层面料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前腹片的部分剖视放大图。
[0025]图示说明:
[0026]1、前片,11、内缝线,12、前裆缝,13、后裆缝,14、前膝片,2、后片,3、前腹片,31、腹缝线,32、侧缝线,33、收腹片,34、腰围面料,4、后腰片,41、腰缝线,42、收腰片,5、第一弹力带,51、上提臀部,52、下收腿部,6、第二弹力带,61、下提臀部,7、收腿片,8、膝前弹力带,81、膝后弹力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8]参照图1至图7,一种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包括裤体,所述裤体由两层面料叠加缝合而成,两层所述面料之间夹设且贴附有两组第一弹力带5和两组第二弹力带6,两组第一弹力带5的一端与两组第二弹力带6共同围设于裤体的后翘外,两组第一弹力带5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裤体的两个大腿上。
[0029]参照图1和图3,所述裤体具有两个前片1和两个后片2,前片1和对应的后片2由两层面料叠加一体裁切并缝合而成,前片1和对应的后片2之间的内缝线11位于裤体的对应裤腿内侧,两个前片1的前裆处相互缝合形成一条前裆缝12,两个后片2的后裆处相互缝合形成一条后裆缝13,前裆缝12、后裆缝13和内缝线11三者交叉连接形成裆底,前片1和后片2均由双层弹性布料制成,裤体的内层面料(即前片1和后片2的内贴身面)采用抗菌面料制成,具有抗菌功能,裤体的两个膝围正面分别设有一前膝片14,该前膝片14可保护人体膝盖。
[0030]参照图1、图2和图7,两个前片1的上端连接有一前腹片3,前腹片3由腰围面料34向内折叠包覆收腹片33的边缘而成,该收腹片33具体为3D软硅胶或液态氨纶,收腹片33上压制有网状的花纹且其正反两面均与腰围面料34粘贴,前腹片3与两个前片1之间缝合形成一条腹缝线31,该腹缝线31向裤体的裆底侧凸出设置并呈弧形。
[0031]参照图3、图4和图7,两个后片2的上端连接有一后腰片4,后腰片4由腰围面料34向内折叠包覆收腰片42的边缘而成,该收腰片42具体为3D软硅胶或液态氨纶,收腰片42上压制有网状的花纹且其正反两面均与腰围面料34粘贴,后腰片4与两个后片2缝合连接形成腰缝线41,该腰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包括裤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裤体由两层面料叠加缝合而成,两层所述面料之间夹设且贴附有两组第一弹力带和两组第二弹力带,同一组所述第一弹力带与对应的一组所述第二弹力带交叉重叠设置,两组所述第一弹力带的一端与两组所述第二弹力带共同围设于所述裤体的后翘外,两组所述第一弹力带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裤体的两个大腿上,所述第一弹力带的两末端分别与所述裤体的后裆缝和内缝线连接,所述第二弹力带的两末端分别与所述裤体的腹缝线和内缝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力带自所述裤体的后裆缝围绕所述后翘向外延伸形成上提臀部,所述上提臀部自所述裤体的外侧向所述裤体的正面弯曲延伸后向所述裤体的大腿背面延伸形成下收腿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收腿部向所述裤体的内侧倾斜设置,所述下收腿部与所述裤体的内缝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力带自所述裤体的腹缝线倾斜向外延伸并绕至所述裤体的大腿背面形成弧形的下提臀部,所述下提臀部和所述上提臀部围绕所述后翘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体工学双层塑身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力带、第二弹力带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嘉卿
申请(专利权)人:因诺威中山服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