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泳衣用抗菌锦纶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18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泳衣用抗菌锦纶面料,包括防水布以及抗菌布,并在抗菌布和防水布之间设置吸水棉,所述抗菌布包含第一抗菌丝和第二抗菌丝,其中,所述第一抗菌丝包含吸水芯以及防水层,且吸水芯的内部填充有抗菌剂,并在相邻两组防水层之间设置弹性环,且弹性环的外部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泳衣用抗菌锦纶面料,一是通过在抗菌布和防水布之间设置吸水棉,能够提高水在抗菌布和防水布之间的流动性,方便抗菌剂的排放,其次,通过在吸水棉的外部设置绒毛,能够在沾水时,提高布料的透水性;二是通过在相邻两组防水层之间设置具有弹性的弹性环,并在弹性环的外部开设通孔,能够根据使用情况调整抗菌剂是否排放。能够根据使用情况调整抗菌剂是否排放。能够根据使用情况调整抗菌剂是否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泳衣用抗菌锦纶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抗菌面料
,特别涉及一种泳衣用抗菌锦纶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泳衣多指女性游泳时的专用衣服,也有男性泳衣,泳衣与体操衣不同,一般泳衣浸入水中不会下沉,泳衣一般多采用遇水不松垂、不鼓胀的纺织品制成;
[0003]而使用者在游泳时,水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和病菌,这些病菌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导致使用者的皮肤出现各种皮肤病;
[0004]目前,现有的泳衣用抗菌锦纶面料在使用时,由于其内部的抗菌材料时刻裸露在外,导致抗菌材料时刻在挥发和使用,严重影响抗菌布料的正常使用,加速布料抗菌性的失效,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泳衣用抗菌锦纶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泳衣用抗菌锦纶面料,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一种泳衣用抗菌锦纶面料,包括用于防水的防水布以及套设在防水布外部的抗菌布,并在抗菌布和防水布之间设置吸水棉,所述抗菌布包含相互缠绕的第一抗菌丝和第二抗菌丝,其中,
[0010]所述第一抗菌丝包含吸水芯以及连接在吸水芯外部的防水层,且吸水芯的内部填充有抗菌剂,并在相邻两组防水层之间设置弹性环,且弹性环的外部开设有通孔。
[0011]优选的,所述吸水棉的外部粘接有绒毛。
[0012]优选的,相邻两组所述吸水棉之间设置有过孔,且吸水棉的一端伸出抗菌布的外部。
[0013]优选的,所述吸水棉表面的过孔与第一抗菌丝和第二抗菌丝之间编织形成的间隙对应。
[0014]优选的,所述通孔与吸水芯连通。
[0015]优选的,所述吸水芯和防水层之间粘接有竹炭纤维。
[0016]优选的,所述竹炭纤维的下表面设置有麦饭石和有机锗纤维层。
[0017]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粘接在吸水芯的外部,所述弹性环套设在吸水芯的外部。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一是通过在抗菌布和防水布之间设置吸水棉,能够提高水在抗菌布和防水布之间的流动性,方便抗菌剂的排放,其次,通过在吸水棉的外部设置绒毛,能够在沾水时,提高布料的透水性,进一步提高抗菌剂的排放;
[0020]二是通过在相邻两组防水层之间设置具有弹性的弹性环,并在弹性环的外部开设通孔,能够根据使用情况调整抗菌剂是否排放。
附图说明
[0021]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泳衣用抗菌锦纶面料的截面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种泳衣用抗菌锦纶面料中抗菌布的结构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一种泳衣用抗菌锦纶面料中第一抗菌丝的结构图之一;
[0025]图4为本技术一种泳衣用抗菌锦纶面料中第一抗菌丝的结构图之二。
[0026]图例说明:1、抗菌布;11、第一抗菌丝;111、防水层;112、吸水芯;113、弹性环;114、通孔;12、第二抗菌丝;2、防水布;3、吸水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0028]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参照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泳衣用抗菌锦纶面料,包括用于防水的防水布2以及套设在防水布2外部的抗菌布1,并在抗菌布1和防水布2之间设置吸水棉3,抗菌布1包含相互缠绕(交错编织)的第一抗菌丝11和第二抗菌丝12,其中,
[0029]第一抗菌丝11包含吸水芯112以及连接在吸水芯112外部的防水层111,且吸水芯112的内部填充有抗菌剂,并在相邻两组防水层111之间设置弹性环113,且弹性环113的外部开设有通孔114。
[0030]参照图1所示,吸水棉3的外部粘接有绒毛。
[0031]通过在吸水棉3的外部粘接绒毛,能够在吸水棉3吸水时,将其外部的绒毛粘连到吸水棉的外部,从而使吸水棉3之间的过孔导通,方便水在防水布2和抗菌布1之间的流动。
[0032]参照图1所示,相邻两组吸水棉3之间设置有过孔,且吸水棉3的一端伸出抗菌布1的外部。
[0033]通过在相邻两组吸水棉3之间设置过孔,方便水在防水布2和抗菌布1之间的流动,方便抗菌剂与水接触。
[0034]参照图1和图2所示,吸水棉3表面的过孔与第一抗菌丝11和第二抗菌丝12之间编织形成的间隙对应。
[0035]通过将水棉3表面的过孔与第一抗菌丝11和第二抗菌丝12之间编织形成的间隙对应,方便水从第一抗菌丝11和第二抗菌丝12之间编织形成的间隙,进入到过孔中。
[0036]参照图4所示,通孔114与吸水芯112连通。
[0037]通过在通孔114与吸水芯112连通,方便水通过通孔114进入到吸水芯112中,并与吸水芯112内部的抗菌剂接触。
[0038]参照图3和图4所示,吸水芯112和防水层111之间粘接有竹炭纤维。
[0039]通过在吸水芯112和防水层111之间粘接竹炭纤维,吸收水中杂质和细菌。
[0040]参照图3和图4所示,竹炭纤维的下表面设置有麦饭石和有机锗纤维层。
[0041]参照图2所示,防水层111粘接在吸水芯112的外部,弹性环113套设在吸水芯112的外部。
[0042]使用时,水被吸入到吸水棉3中,连接在吸水棉3外部的绒毛,在水的作用下粘连到吸水棉3的外部,从而使吸水棉3之间的过孔导通,方便水在防水布2和抗菌布1之间的流动。
[0043]在抗菌丝受力展开时,防水层111之间的间距增大,使得位于防水层111之间的弹性环113展开,形成如图4所示形状,此时,水从通孔114进入到防水层111中,并与防水层111中的吸水芯112接触,而位于吸水芯112中的抗菌剂与水接触,并渗透到水中,从而对水中的细菌进行抑制或者杀灭,避免这些细菌影响使用者的皮肤。
[004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专利所必须的。
[004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泳衣用抗菌锦纶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防水的防水布(2)以及套设在防水布(2)外部的抗菌布(1),并在抗菌布(1)和防水布(2)之间设置吸水棉(3),所述抗菌布(1)包含相互缠绕的第一抗菌丝(11)和第二抗菌丝(12),其中,所述第一抗菌丝(11)包含吸水芯(112)以及连接在吸水芯(112)外部的防水层(111),且吸水芯(112)的内部填充有抗菌剂,并在相邻两组防水层(111)之间设置弹性环(113),且弹性环(113)的外部开设有通孔(1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泳衣用抗菌锦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棉(3)的外部粘接有绒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泳衣用抗菌锦纶面料,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吸水棉(3)之间设置有过孔,且吸水棉(3)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元张博伦张嘉锐
申请(专利权)人:葫芦岛斯达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