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交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094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数据交织装置中,利用SRAM分配电路(800)判断DMA装置(100)发送的用于解交织的地址信息为存储区域SRAM(700~730)前半部(SRAM700、710)还是后半部(SRAM720、730),并进行分配。另外,DMA装置(100)每次发送2个地址,与一个地址对应的数据被写入到与上述不同地分割而成的第1存储区域(SRAM700和720的任一个),同时,与另一个地址对应的数据被写入到第2存储区域(SRAM710和730的任一个)。发送用于选取交织数据的地址的DMA装置(200),与SRAM分配电路(810)相对应,同样地进行存储区域SRAM中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的同时处理以及第1和第2存储区域的同时处理。因此不增加频率地提高处理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以蓝光光盘(Blu-ray Disc)为代表的大容量光盘中在AV数据、计算机数据等大量数据的传送、再现时进行解交织(deinterleaving)的数据交织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DVD等记录介质中,为了纠正由介质的缺陷、盘表面上附着的灰尘、伤痕等引起的错误,采用了Reed-Solomon码等纠错码。并且,近年来,以比现有DVD更高密度化、大容量化为目标的下一代数字视频记录的研究正在开展。在这样的研究中,伴随着记录介质的高密度化,要求减小由灰尘、伤痕引起的突发错误(burst error)的影响。针对这样的要求,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用于提高对突发错误的纠正能力的错误纠正方法,提出了将两种纠错码进行交织并将其记录的方式,以该交织方式为基础制成了蓝光光盘。图1表示数据传送时进行交织(interleaving)、解交织的现有装置。在本例中,对蓝光光盘的解交织进行说明。DMA装置1100具有计算用于解交织的地址的交织地址运算器。另外,1700是当进行交织数据1001的解交织时暂时保存数据的SRAM。上述DMA装置1100,输出要求对SRAM1700写入数据的写入(Write)请求1102、和写入到SRAM1700的数据的写入地址1103,进行接收表示写入结束的写入响应(acknowledge)1101的握手(handshake)。蓝光光盘按每1个字节进行了交织,因此上述DMA装置1100每1个字节发出一次地址信息。DMA装置1200具有计算用于取得解交织后的数据的地址的地址运算器。该DMA装置1200,输出要求从SRAM1700读出被记录的数据的读出(Read)请求1202、和SRAM1700中的读出地址1203,进行接收表示读出结束的读出响应1201的握手。在本例的DMA装置1200中,设每4个字节发出一次地址。FIFO装置1300,输入交织数据1001,按照上述DMA装置1100的请求输出FIFO数据1301。FIFO装置1400,输入通过上述DMA装置1200的请求1202得到的FIFO数据1401,输出解交织数据1002。仲裁(arbitration)电路1500,输入来自上述DMA装置1100的写入请求1102和来自上述DMA装置1200的读出请求1202,选择优先顺序高的请求方。在本例中,设上述DMA装置1100的请求1102比上述DMA装置1200的请求1202优先。SRAM接口(以下简称I/F)1600,当从上述仲裁电路1500输入请求1501、地址信息1502、写使能信号(write enable)1503以及写入数据1504时,按照SRAM协议(标准),在写入时,输出片选信号(chip select)1601、字节使能信号(byte enable)1602、写使能信号1603、地址1604以及写入数据1605。另外,在读出时,输出片选信号1601、字节使能信号1602、写使能信号1603以及地址1604,接收读出数据1606,向仲裁电路1500输出读出数据1506和完成通知1505。接着,使用图2说明图1所示的数据交织装置的时序动作。如图2的(A)所示,上述DMA装置1100从T01时刻到T02时刻进行解交织动作。由该DMA装置1100进行的解交织单位结束时,上述DMA装置1200进行取出从T02时刻到T03时刻间所记录的数据作为解交织后的数据的动作。接着,上述DMA装置1100,对下一数据从T03时刻到T04时刻进行解交织。由DMA装置1100进行的解交织单位再次结束时,上述DMA装置1200从T04时刻到T05时刻之间进行选取解交织后的数据的动作。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动作,能够进行解交织。在实际的蓝光光盘等的数据传送中,往往上述交织数据1001不断地被传送,如图2的(A)中从T02时刻到T03时刻那样,有时不允许上述DMA装置1100处于停止的状态。此时,准备解交织量的2倍以上的存储装置容量,并利用多个存储装置形成2部分以上结构,从而能够进行流水线(pipeline)处理。图2的(B)表示2部分结构的时序动作。首先,上述DMA装置1100,从T11时刻到T12时刻进行解交织。当该解交织单位结束时,上述DMA装置1200进行从T12时刻开始选取解交织后的数据的动作,但此时,利用另一部分,上述DMA装置1100从T12时刻到T13时刻进行解交织。通过反复进行以上的动作,能够高速地进行解交织。这样,近年来,光盘领域的高倍速化已成为必需。电路频率取为x(MHz)时,当上述DMA装置1100为1字节存取,上述DMA装置1200为4字节存取,传送总量相同时,该电路的最大传送速度为0.8x(MBps)。因此,为了提高倍速性能需要增大上述电路频率x。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2-5217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当提高电路的频率时,时序限制更加严格,因此,由用于保障时序制约的电路规模增大而产生功耗增加,而且,还产生在半导体器件等中需要散热板等的成本方面的问题、不能用于笔记本个人电脑等小型驱动器(slim drive)等缺点。另外,在通常的DMA装置中,能够通过将1字节存取变更为4字节存取等扩大带宽使传送能力提高,但作为本实施例的前提条件按每1字节进行了交织,因此不能抽取无连续性的数据的地址,由此,不能进行2字节以上的存取。本专利技术是解决上述现有问题点的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将电路频率的增加限制在最小限度,并且能够实现高倍速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着眼于在连续输入不连续的地址的数据的交织数据中各个交织数据的地址的特定位具有周期性,基于该周期性同时指定2字节的交织数据,并且在存储装置内设定两个存储区域,通过同时处理这些2字节的交织数据来提高处理速度。另外,将所输入的交织数据的地址划分为两个范围,并且根据与上述两个存储区域不同的观点在存储装置内设定与这2区域的地址相对应的两个存储区域,通过进行并行处理进而提高处理速度,该并行处理即处理与一个区域地址相对应的交织数据,同时进行与另一个地址相对应的交织数据的处理。即,本专利技术的数据交织装置,输入进行了交织的交织数据,输出解交织后的解交织数据,包括存储装置,具有第一存储区域和第二存储区域的两个存储区域;第一DMA装置,同时发送根据预定的规则从连续被输入的上述交织数据的地址中得到的两个地址,并且,发送用于同时分别将与上述两个地址相对应的交织数据的一个写入到上述存储装置具有的第一存储区域、将另一个写入到上述存储装置具有的第二存储区域的写入请求;以及存储装置接口,根据上述第一DMA装置发送的上述写入请求和上述两个地址,进行同时将分别与上述两个地址相对应的写入数据写入到上述存储装置的第一和第二存储区域的控制。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数据交织装置中,包括第二DMA装置,发送两个读出数据的两个地址和用于读出上述两个读出数据的读出请求,上述两个地址用于从上述第一和第二存储区域的每一个同时读出将上述被输入的交织数据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的上述第一和第二存储区域后的写入数据;以及存储装置接口,根据上述第二DMA装置发送的上述读出请求和上述两个读出数据的地址,进行从上述存储装置的第一和第二存储区域同时读出分别与上述两个地址相对应的两个读出数据的控制。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交织装置,输入进行了交织的交织数据,输出解交织后的解交织数据,包括:存储装置,具有包括第一存储区域和第二存储区域的两个存储区域;第一DMA装置,同时发送根据预定的规则从连续被输入的上述交织数据的地址中得到的两个地址,并且,发送用于同时分别将与上述两个地址相对应的交织数据的一个写入到上述存储装置具有的上述第一存储区域、将另一个写入到上述存储装置具有的上述第二存储区域的写入请求;以及存储装置接口,根据上述第一DMA装置发送的上述写入请求和上述两个地址,进行同时将分别与上述两个地址相对应的写入数据写入到上述存储装置的第一和第二存储区域的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妹尾大吾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