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混凝土板厚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091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现浇混凝土板厚测量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现浇混凝土板厚测量装置,包括限位件、测量件和辅助件;限位件包括限位板、第一套筒,固定两者之间的连接杆,以及设置在第一套筒外壁另一端部的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一套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辅助件固定连接;测量件包括中部与第一套筒相互套接配合、一端部贯穿限位板、且与限位板相互垂直的测量尺,以及设置在测量尺另一端的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测量尺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辅助件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板厚测量装置结构及制作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强、造价低廉。造价低廉。造价低廉。

A thickness measuring device for cast-in-situ concrete sl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混凝土板厚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板厚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施工现场进行现浇板施工时,现浇板的板厚控制是一个重点,现浇板施工不达标会造成多方巨大的损失,不仅是资金方面,工时方面,更重要的更严重的是涉及到生产安全方面。随着工程建设的应用,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大楼楼板的厚度控制一直是工程上的弱项,通常大楼混凝土楼板的浇制是在一块楼板上浇捣,其浇捣水平度和厚薄均匀度都难于控制,浇捣后往往会出现楼板混凝土厚度不均衡的质量通病,因而也影响大楼的建筑质量,同时由于浇捣的不均匀性,也会造成混凝土的浪费。
[0003]专利号为CN201720197747.X的中国技术专利仅可用于跨度较小的现浇混凝土的板厚测量,无法实现跨度较大的现浇混凝土的板厚测量,且当现浇混凝土范围较大时,测量效率较低。
[0004]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及制作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强、造价低廉的现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混凝土板厚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部相互套接的限位件(2)和测量件(3),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件(2)与所述测量件(3)另一端部之间的辅助件(1);所述限位件(2)包括限位板(22),位于所述限位板(22)一侧的第一套筒(21),固定在所述限位板(22)与所述第一套筒(21)外壁一端部之间的若干个连接杆(2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21)外壁另一端部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辅助件(1)固定连接;所述测量件(3)包括中部与所述第一套筒(21)相互套接配合、一端部贯穿所述限位板(22)、且与所述限位板(22)相互垂直的测量尺(31),以及设置在所述测量尺(31)另一端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测量尺(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辅助件(1)之间设有限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板厚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1)包括中心线与所述测量尺(31)的中心线相互平行的竖杆(11),所述第一伸缩杆相对应端部与所述竖杆(1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相对应端部设有与所述竖杆(11)相互套接配合的第三套筒(35);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贯穿所述第三套筒(35)侧壁与、内端面与所述竖杆(11)圆周侧面相配合的第三紧固螺栓(3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板厚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一端部相互套接的第一支杆(24)和第一支筒(25),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应心陈士威王忠俭郭立李文强曾繁博赵振超李震东倪庆双付志鹏房立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