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60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耦接端子以及线圈结构。其中,连接器壳体具有定位结构,以及内部具有容置空间。耦接端子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线圈结构具有弹性线圈以及第一固定线圈,弹性线圈套设于耦接端子上,第一固定线圈系套设于定位结构上。一固定线圈系套设于定位结构上。一固定线圈系套设于定位结构上。

Optical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光学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弹性线圈与固定线圈之线圈结构以定位耦接端子在径向上产生位置偏移的光学连接器结构。
[0002]本申请请求授予2021年1月1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10101410 的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的权益,其完整内容通过引用将完整合并在此。

技术介绍

[0003]由于光纤具有高带宽、低损耗的优点,近年来已广泛作为讯号的传输媒介。光纤的使用,已经在通讯产业中,产生了重大革命性的影响。现今100G光模块通讯已经不敷使用,未来可预期的是将走向400G光模块通讯的时代。
[0004]在400G光通讯的领域里,光纤模块的封装设计也有很多种设计,其中一种名为四路倍增密度的小型封装可插拔收发器(Quad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

Double Density,QSFF

DD)的规格,以兼具向下兼容的设计,受到诸多大厂的注目,纷纷推出相应规格的光通讯模块产品。
[0005]如图1所示为习用之光学连接器示意图。图中的光学连接器为 LC光学连接器。在习用技术中,光学连接器1内部空间装设有弹性线圈10,弹性线圈10一端抵靠在连接器1的内部壳体11的端面上,一端套入在耦接端子12的尾端,且与耦接端子12上的端面13 相抵靠。在习用技术中,整个弹性线圈10除了端部抵靠在光学连接器1的内部端面上外,整个弹性线圈10都作为弹性结构使用,用以伸长或压缩,以调整耦接端子12在轴向上的位置。在习用技术中,因为弹性组件1的端部抵靠在光学连接器1内部结构端面上,虽有轴向上定位的效果,但是在与轴向垂直的径向方面,并没有适当的固定机制,导致光学连接器1的耦接端子12在使用上因为与连接器插座耦接时容易因为受到侧向或径向作用力而产生横向位移,进而影响到电性连接效果的问题。此外,习用的LC光学连接器1,也具有连接器的本体长度L过长而限缩了应用的范围的问题。
[0006]综合上述,因此需要一种光学连接器,解决习用光学连接器之问题。
[0007]在上述背景说明段落中所揭露之内容,仅为增进对本专利技术之
技术介绍
的了解,因此,上述之内容含有不构成阻碍本专利技术之先前技术,且应为本领域习知技艺者所熟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连接器,通过一端在光学连接器轴向与径向上固定位置的弹性组件,避免光学连接器插入连接器插座内时,因为受到侧向或径向的作用力而导致耦接端子位置偏移的问题,达到稳定光学连接器耦接端子位置以确保讯号连接的功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连接器,线圈结构是通过设置在连接器壳体内部或外围并且与连接器壳体一体成形的定位结构来达到固定弹性线圈的效果,因此不用额外设置止挡线圈结构的支撑结构,进而缩短连接器壳体的长度,以在应用空间有限的情境中达到节省空间的功效。
[0010]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壳体、一耦接端子以及一线圈结构。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一定位结构,所述连接器壳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耦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线圈结构具有一弹性线圈以及一第一固定线圈,所述弹性线圈套设于所述耦接端子上,所述第一固定线圈系套设于所述定位结构。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定位结构更具有一容置槽结构以及复数个抵靠结构,所述容置槽结构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的壁面上,所述复数个抵靠结构连接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壁面上,且与所述容置槽结构相对应,所述第一固定线圈位于所述容置槽结构内,受所述复数个抵靠结构拘束。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壁面上,所述定位结构更具有一容置槽结构以及一抵靠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线圈位于所述容置槽结构内,所述第一固定线圈的一尾段系抵靠于所述抵靠结构上。
[0013]而为了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以及实际实施后的增益性更为明显易懂,于下文中将系以较佳的实施范例辅佐对应相关的图式来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4]经由详细描述和附图,将仅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附图进行更全面的理解;因此,以下附图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专利范围;
[0015]图1为习用的光学连接器示意图;
[0016]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连接器的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0017]图2B为图2A的光学连接器分解示意图;
[0018]图2C为图2A的光学连接器剖面示意图;
[0019]图3A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连接器另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0020]图3B为图3A所示的光学连接器剖面示意图;
[0021]图3C为第一固定线圈与连接器壳体连接示意图;
[0022]图3D为图3A的光学连接器内的线圈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3]图4A为光学连接器模块的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4]图4B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光学连接器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0025]图4C为光学连接器与光学连接器插座耦接示意图;
[0026]图5A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连接器模块另一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0027]图5B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连接器另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0028]图6A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连接器模块另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9]图6B为图6A的光学连接器不同视角立体示意图;
[0030]图6C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连接器与插座之间耦接位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及
[0031]图6D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连接器不同视角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
光学连接器;10

弹性线圈;11

内部壳体;12

耦接端子;13
‑ꢀ
端面;2、2a、2b、2c、2d

光学连接器;20、20c、20d

连接器壳体; 201d

第二卡扣结构;21、21b、21c、21d

耦接端子;210

止挡壁; 211

第一端子部;212

第二端子部;22、22a、22b、22c、22d

线圈结构;23、23a、23b、23c、23d

定位结构;200、200b、200c

容置空间;230、230a、230b、230c、230d

容置
槽结构;2300

开口;231、 231c、231d

抵靠结构;232b;232c、232d

开口;233a、233b、233c、 233d

定位槽;220、220a、220b、220c、220d

弹性线圈;221、221a、 221b、221c、221d...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接器壳体,具有一定位结构,所述连接器壳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一耦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以及一线圈结构,具有一弹性线圈以及一第一固定线圈,所述弹性线圈套设于所述所述耦接端子上,所述第一固定线圈系套设于所述定位结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线圈的外径大于所述弹性线圈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定位结构更具有一容置槽结构以及复数个抵靠结构,所述容置槽结构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的壁面上,所述复数个抵靠结构连接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壁面上,且与所述容置槽结构相对应,所述第一固定线圈位于所述容置槽结构内,受所述复数个抵靠结构拘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线圈与所述第一固定线圈之间更连接有一第二固定线圈,其系套设在所述耦接端子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线圈的外径等于所述弹性线圈的外径,且小于所述第一固定线圈的外径。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崇铭
申请(专利权)人:立佳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