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保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80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保护罩包含:内壳体,该内壳体为中空且外表面上形成有控制导槽,该控制导槽包含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及第三导槽,其中该第二导槽朝纵向方向延伸;耦接螺母,该耦接螺母为中空并套设在该内壳体外,该耦接螺母用于和一物体耦接;以及锁定环,该锁定环为中空并套设在该内壳体外,该锁定环的内表面上形成有插脚,该插脚能够在该控制导槽中移动,其中当该插脚位于该第二导槽中时,拉动该锁定环能够远离该耦接螺母,当该插脚位于该第一导槽或该第三导槽中时,转动该锁定环能够带动该耦接螺母转动。够带动该耦接螺母转动。够带动该耦接螺母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保护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护罩
,更特别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保护罩。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用于通信领域的光纤使用量非常大,数据、语音和其他通信网路越来越多的使用光纤来传输信息。光纤通常配置为用来承载光的玻璃纤维。单根纤维能够同时携带大量数据。
[0003]在建构光纤网路时,每根光纤通常会连接到来源设备和目标设备。另外,沿着来源和目的地之间的光纤路径,可以在光纤上形成各种连接或耦合以调整光纤长度。每个连接或耦合需要连接器和转接器来对齐光纤,使得光可以不中断地传输。
[0004]请参照图1,美国专利第9,755,382号揭露了一种可用于光纤及电导体的连接器模组的连接器系统,其主要特征是转动耦接螺母18于闭合位置后,可以使用锁环26当作保险以防止被解锁。上述锁定方法是先顺时针锁紧耦接螺母18,再前推锁环26抵紧耦接螺母18,来防止耦接螺母18旋转。欲解锁时,先往后拉开锁环26,再逆时针旋松耦接螺母18。但是,若使用者在锁上耦接螺母18后忘记上推锁环26,便无法确保耦接螺母18保持在闭合位置。
[0005]上述连接器设计的缺点是,无法并排安装,这是因为手要握住耦接螺母,所以耦接螺母旁边的空间必须要让出来,才能有空间让手转动耦接螺母,导致连接器安装的密度不能太高,必须加宽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保护罩,使用者仅用一只手就可以完成连接、锁定及解锁的动作。
[0007]一种连接器保护罩,包含:
[0008]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为中空且外表面上形成有控制导槽,所述控制导槽包含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及第三导槽,所述第二导槽朝纵向方向延伸;
[0009]耦接螺母,所述耦接螺母为中空并套设在所述内壳体外,所述耦接螺母用于和一物体耦接;以及
[0010]锁定环,所述锁定环为中空并套设在所述内壳体外,所述锁定环的内表面上形成有插脚,所述插脚能够在所述控制导槽中移动,当所述插脚位于所述第二导槽中时,拉动所述锁定环能够远离所述耦接螺母,当所述插脚位于所述第一导槽或第三导槽中时,转动所述锁定环能够带动所述耦接螺母转动。
[00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锁定环上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内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朝所述纵向方向延伸,且所述插脚设置在所述悬臂上。
[00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耦接螺母的后端伸出有两凸片,所述锁定环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凸块,所述凸块设于所述两凸片之间。
[00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槽中形成有凸块,当移动所述锁定环使所述插脚
越过所述凸块时,会造成所述锁定环移动时的阻力发生变化。
[00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槽与第二导槽连接处形成有第一断差,所述断差能够阻止所述插脚从第二导槽移动到第一导槽。
[0015]一种连接器保护罩,包含:
[0016]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为中空且外表面上形成有控制导槽,所述控制导槽朝纵向方向延伸;
[0017]耦接螺母,所述耦接螺母为中空并套设在所述内壳体外,所述耦接螺母的前端用于和一物体耦接,所述耦接螺母的后端伸出有凸片,所述凸片上形成有导引槽,所述导引槽包含第一导槽及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连通所述第一导槽,且所述第二导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纵向方向成预设角度;以及
[0018]锁定环,所述锁定环为中空并套设在所述内壳体外,所述锁定环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第一插脚及第二插脚,所述第一插脚能够在所述控制导槽中移动,所述第二插脚能够在所述导引槽中移动,当所述第二插脚位于所述第二导槽中时,移动所述锁定环能够带动所述耦接螺母转动。
[001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槽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纵向方向。
[002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锁定环上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内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朝所述纵向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插脚设置在所述悬臂上。
[002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凸部,所述凸部上形成有凹陷。
[002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导槽中形成有凸块,当移动锁定环使所述第一插脚越过所述凸块时,会造成所述锁定环移动时的阻力发生变化。
[0023]采用本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上述连接器保护罩,使用者仅需转动或移动锁定环,即可控制耦接螺母转动,而无需直接转动耦接螺母。如此便无需空出耦接螺母旁的空间让使用者能够握住,因此可提高连接器的安装密度。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现有的连接器系统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保护罩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6]图3a及3b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保护罩的第一实施例的内壳体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0027]图4a至4c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保护罩的第一实施例的耦接螺母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0028]图5a及5b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保护罩的第一实施例的锁定环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0029]图6a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保护罩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0]图6b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保护罩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
[0031]图7为现有的法兰的立体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保护罩的第一实施例与现有的法兰连接的示意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保护罩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0034]图10a及10b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保护罩的第二实施例的内壳体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0035]图11a至11c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保护罩的第二实施例的耦接螺母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0036]图12a及12b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保护罩的第二实施例的锁定环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0037]图13a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保护罩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8]图13b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保护罩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
[0039]图14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保护罩的第二实施例与现有的法兰连接的示意图。
[0040]18-耦接螺母;26-锁环;100-缆线接头;200-内壳体;210-环槽;220-凸部;222-凹陷;230-控制导槽;231-第一导槽;232-第二导槽;233-第三导槽;241-第一断差;242-凸块;243-第二断差;300-耦接螺母;310-凸片;320-容置凹槽;322-挡墙;324-缺口;400-锁定环;410-插脚;420-凸块;430-开孔;440-悬臂;511-纵向方向;590-法兰;591-圆环;592-开孔;593-凸片;594-凸块;600-缆线接头;700-内壳体;710-环槽;720-凸部;722-凹陷;730-控制导槽;732-凸块;800-耦接螺母;810-凸片;820-容置凹槽;822-挡墙;824-缺口;830-导引槽;831-第一导槽;832-第二导槽;900-锁定环;910-第一插脚;920-第二插脚;930-开孔;940-悬臂。
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含: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为中空且外表面上形成有控制导槽,所述控制导槽包含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及第三导槽,所述第二导槽朝纵向方向延伸;耦接螺母,所述耦接螺母为中空并套设在所述内壳体外,所述耦接螺母用于和一物体耦接;以及锁定环,所述锁定环为中空并套设在所述内壳体外,所述锁定环的内表面上形成有插脚,所述插脚能够在所述控制导槽中移动,当所述插脚位于所述第二导槽中时,拉动所述锁定环能够远离所述耦接螺母,当所述插脚位于所述第一导槽或所述第三导槽中时,转动所述锁定环能够带动所述耦接螺母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环上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内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朝所述纵向方向延伸,且所述插脚设置在所述悬臂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耦接螺母的后端伸出有两凸片,所述锁定环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凸块,所述凸块设于所述两凸片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槽中形成有凸块,当移动所述锁定环使所述插脚越过所述凸块时,会造成所述锁定环移动时的阻力发生变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槽与所述第二导槽连接处形成有第一断差,用于阻止所述插脚从所述第二导槽移动到所述第一导槽。6.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崇铭
申请(专利权)人:立佳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