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闪蒸纺制的薄片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59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闪蒸纺制的薄片材料,薄片材料的撕裂指数的损耗值

A sheet material made by flash spin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闪蒸纺制的薄片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闪蒸纺丝
,具体的说,是一种闪蒸纺制的薄片材料。

技术介绍

[0002]闪蒸纺丝,又称闪蒸法、闪纺法或急骤纺丝、瞬时溶剂挥发成网法,采用的不是熔融纺丝,而是采用干法纺丝技术。即将高聚物溶解在一定的溶剂中制成纺丝液,然后由喷丝孔喷出,由于溶剂的急剧挥发而使高聚物重新固化成纤维。闪蒸法采用的干法纺丝技术与普通的干法纺丝又有不同,主要体现在闪蒸工艺采用较低的纺丝液粘度,而以极高的压力和速度从喷丝孔中喷出。由于溶液的粘度低、流动性好,液态丝条在高速运动中固化形成极细的纤维丝条,最后被吸附在成网帘上直接形成纤网。由于具有上述优良性能,闪蒸法聚乙烯无纺布在包装材料、防护服、盖布、印刷基材方面应用广泛。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207145C涉及复合片材,具体为一种透湿气而基本不透液体的复合片材,它包含:透湿气的整体聚合物薄膜,该薄膜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第一无纺层,它包含透湿气的粉末粘合剂粘合无纺层,所述粉末粘合剂粘合层包含一种无纺纤维织物,其中无纺织物中95重量%以上的纤维与所述聚合物薄膜相容,且粉末粘合剂包含一种能在纤维的熔点温度下熔融的热塑性聚合物,且其与整体聚合物薄膜和至少90重量%的纤维成分相容,所述第一无纺层粘合在聚合物薄膜的第一面,是将所述薄膜挤出到所述第一无纺层上。
[0004]中国专利公开号CN1509356A涉及一种膨松纤维布,由包括下列步骤的方法制成:获得一种未粘合、压实的纤维棉絮,其中每根纤维具有带状断面;以及针刺所述纤维棉絮以获得一种膨松纤维布。该布具有至少2m2/g的表面积和至少0.005mm/g/m2的厚度/基重比。该布尤其可用作清洁和除尘用的干抹布。
[0005]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603345A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非织造阻隔织物的方法、以及根据所述方法可得的织物,所述织物具有第一面和第二相反的面,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气相或气溶胶沉积向所述织物的第一表面施用底漆组合物,以形成底漆组合物的层,其中所述底漆组合物基本上不含氟化化合物,和通过气相或气溶胶沉积向底漆组合物的层施用包含至少一种不饱和氟化化合物的阻隔组合物,以在底漆组合物的层上形成至少一个,并且优选为一至四个,更优选二或三个阻隔组合物的层。
[0006]当聚乙烯闪蒸法制备的薄片材料,在户外使用,由于户外的紫外光线和水汽的共同左右,其薄片材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老化现象,在老化发生的同时也伴随着薄片材料的撕裂指数下降的事实,本申请就是为了改善薄片材料的这2个性能指标而设计的一套技术方案,通过实验数据证明,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闪蒸纺制的薄片材料。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9]一种闪蒸纺制的薄片材料,薄片材料的撕裂指数的损耗值

X为0.15~0.35;薄片材料的D65荧光亮度的损耗值

F为0.10~0.40;
[0010]△
X=1

X2/X1;
[0011]X1为未老化处理的薄片材料的撕裂指数,单位mN
·
m2/g;
[0012]X2为经过老化处理后的薄片材料的撕裂指数,单位mN
·
m2/g;
[0013]▲
F=1

F2/F1;
[0014]F1为未老化处理的薄片材料的D65荧光亮度;
[0015]F2为经过老化处理后的薄片材料的D65荧光亮度;
[0016]老化处理的工艺条件为:波长在300~400纳米范围内的辐照度为60
±
2w/m2,黑标温度为65
±
2℃,试验仓的空气温度为38
±
3℃,相对湿度为50
±
10%,干燥时间为720小时。
[0017]薄片材料的F2的数值大于0.65。
[0018]薄片材料的F2的数值大于0.70。
[0019]薄片材料的F2的数值大于0.75。
[0020]薄片材料的F2的数值大于0.80。
[0021]薄片材料的F2的数值大于0.85。
[0022]薄片材料的F2的数值小于0.90。
[0023]薄片材料的撕裂指数的损耗值

X为0.15~0.20。
[0024]薄片材料的撕裂指数的损耗值

X为0.20~0.25。
[0025]薄片材料的撕裂指数的损耗值

X为0.35~0.30。
[0026]薄片材料的撕裂指数的损耗值

X为0.30~0.35。
[0027]薄片材料的D65荧光亮度的损耗值

F为0.10~0.20。
[0028]薄片材料的D65荧光亮度的损耗值

F为0.20~0.30
[0029]薄片材料的D65荧光亮度的损耗值

F为0.30~0.40。
[0030]一种闪蒸纺制的薄片材料,其原料包含聚乙烯和改性剂。
[0031]改性剂为立德粉和N,N'



(3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的复配物。
[0032]一种闪蒸纺制的薄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含的步骤为:
[0033]一、配置纺丝液
[0034]纺丝液包含聚合物和纺丝溶剂。
[0035]聚合物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3~15%。
[0036]聚合物包含聚乙烯和改性剂。
[0037]改性剂在薄片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为0.5~1.5%。
[0038]纺丝溶剂为三氯甲烷。
[0039]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包含如下具体步骤:
[0040]将立德粉加入到异丙醇的水溶液中,而后加入氯化镁溶液,在立德粉表面吸附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而后过滤干燥后进行煅烧得到表面涂覆氧化镁的立德粉,将表面涂覆氧化镁的立德粉分散在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的异丙醇的水溶液中,再加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再在45~60℃下处理15~25分钟,然后过滤,滤渣通过真空干燥得到表面改性立德粉;将表面改性立德粉与N,N'



(3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进行研磨混
合,得到改性剂。
[0041]异丙醇的水溶液中的异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
[0042]立德粉在异丙醇的水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2~8%;
[0043]立德粉和氯化镁的摩尔比为1:0.02~1:0.12;
[0044]表面涂覆氧化镁的立德粉与二苯基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闪蒸纺制的薄片材料,其特征在于,薄片材料的撕裂指数的损耗值ΔX为0.15~0.35;薄片材料的D65荧光亮度的损耗值

F为0.10~0.40;ΔX=1

X2/X1;X1为未老化处理的薄片材料的撕裂指数,单位mN
·
m2/g;X2为经过老化处理后的薄片材料的撕裂指数,单位mN
·
m2/g;

F=1

F2/F1;F1为未老化处理的薄片材料的D65荧光亮度;F2为经过老化处理后的薄片材料的D65荧光亮度;老化处理的工艺条件为:波长在300~400纳米范围内的辐照度为60
±
2w/m2,黑标温度为65
±
2℃,试验仓的空气温度为38
±
3℃,相对湿度为50
±
10%,干燥时间为720小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闪蒸纺制的薄片材料,其特征在于,薄片材料的F2的数值大于0.6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闪蒸纺制的薄片材料,其特征在于,薄片材料的F2的数值大于0.7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闪蒸纺制的薄片材料,其特征在于,薄片材料的F2的数值大于0.7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闪蒸纺制的薄片材料,其特征在于,薄片材料的F2的数值大于0.8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孔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青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