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闪蒸片材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035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闪蒸片材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闪蒸片材的原料为聚乙烯和改性剂;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的衰减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闪蒸片材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闪蒸聚乙烯
,具体的说,是一种闪蒸片材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闪蒸纺丝(flash spinning)是将高分子溶液处于溶剂的沸点以上,同时处在高压下经喷丝板挤出而达到常压的纺丝方法。纺丝时由于压力突然降低,溶剂急剧蒸发,喷出极细的丝条。闪蒸纺丝最突出的现象就是相分离,如溶解过程中聚合物和溶剂在高温高压下搅拌转化为均相溶液;在低压室中,稍稍降低其压力,使溶液发生一定程度的相分离,形成两液相溶液,其中一相为富高聚物相另一相为富溶剂相;最后溶液由喷丝孔进入常温常压空气时,溶剂转化为蒸汽而迅速与聚合物产生相分离。对于闪蒸法纺丝,在杜邦的专利美国专利US3081519中,其描述了一种闪蒸法纺丝方法,其中在高于液体的标称沸点的温度下并且在自生压力或更大下,将聚合物的液体纺丝剂溶液(所述液体纺丝剂在低于液体的标称沸点时不是聚合物的溶剂)纺成较低温度和显著较低压力的区域,以产生丛丝膜

原纤股线。在杜邦公司的美国专利3227794中,当聚合物和纺丝剂溶液的压力在即将闪纺之前在减压室中略微降低时,使用US3081519公开的方法最佳获得从丝膜

原纤股线。
[0003]目前,现有闪蒸产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尤其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中,其老化现象非常明显,本申请则是针对老化现象非常明显而导致亮度明显下降和弯曲长度下降的技术问题,而通过原料和工艺的改进,而开发的一种新的闪蒸片材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闪蒸片材及其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闪蒸片材,闪蒸片材的原料包含聚乙烯;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的衰减值

C为0.1~0.4;闪蒸片材的D65荧光亮度的衰减值

F为0.05~0.15;
[0007]△
C=1

C2/C1;
[0008]C1为未老化处理的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单位厘米;
[0009]C2为经过老化处理后的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单位厘米;
[0010]经过老化处理后的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C2为4~10厘米;
[0011]△
F=1

F2/F1
[0012]F1为未老化处理的闪蒸片材的D65荧光亮度;
[0013]F2为经过老化处理后的闪蒸片材的D65荧光亮度;
[0014]老化处理的工艺条件为:波长在300~400纳米范围内的辐照度为60
±
2w/m2,黑标温度为65
±
2℃,试验仓的空气温度为38
±
3℃,相对湿度为50
±
10%,干燥时间为168小时。
[0015]经过老化处理后的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C2为4~5厘米。
[0016]经过老化处理后的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C2为5~6厘米。
[0017]经过老化处理后的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C2为6~7厘米。
[0018]经过老化处理后的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C2为7~8厘米。
[0019]经过老化处理后的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C2为8~9厘米。
[0020]经过老化处理后的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C2为9~10厘米。
[0021]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的衰减值

C为0.1~0.2。
[0022]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的衰减值

C为0.2~0.3。
[0023]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的衰减值

C为0.3~0.4。
[0024]闪蒸片材的D65荧光亮度的衰减值

F为0.05~0.1。
[0025]闪蒸片材的D65荧光亮度的衰减值

F为0.1~0.15。
[0026]一种闪蒸片材,闪蒸片材的原料还包含改性剂。
[0027]改性剂在闪蒸片材的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0.05~0.4%。
[0028]改性剂为表面吸附氧化镁的三氧化二锑和双(2.4

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的复配物。
[0029]双(2.4

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的熔点为160~180℃,高于闪蒸纺丝的温度,且易溶于甲苯、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可以与与闪蒸纺丝的溶剂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同时提高聚乙烯在加工过程中减少聚乙烯的降解,可以提高聚乙烯的抗烟气褪色性能。
[0030]一种闪蒸片材的制备方法,其包含如下具体步骤:
[0031]步骤一:制备纺丝液,向反应釜中加入溶剂,再将聚合物加入溶剂中,溶解得到纺丝液;
[0032]聚合物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2~16%;
[0033]聚合物包含聚乙烯和改性剂;
[0034]改性剂在聚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0.05~0.4%;
[0035]改性剂为表面吸附氧化镁的三氧化二锑和双(2.4

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的复配物。
[0036]所述的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0037]将三氧化二锑加入到异丙醇的水溶液中,而后加入氯化镁溶液,在三氧化二锑表面吸附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而后过滤干燥后进行煅烧得到表面吸附氧化镁的三氧化二锑;将表面吸附氧化镁的三氧化二锑分散在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的异丙醇中,再加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再在45~60℃下处理15~25分钟,然后过滤,滤渣通过真空干燥得到改性三氧化二锑;将改性三氧化二锑与双(2.4

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进行研磨混合,得到改性剂。
[0038]异丙醇的水溶液中的异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
[0039]三氧化二锑在异丙醇的水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3~11%。
[0040]三氧化二锑和氯化镁的摩尔比为1:0.1~1:0.2。
[0041]表面吸附氧化镁的三氧化二锑与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1:1~1:3.5。
[0042]异丙醇与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1:0.04~1:0.25。
[0043]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与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1:1~1:1.3。
[0044]改性三氧化二锑与双(2.4

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的质量比为1:1~1:1.3。
[0045]煅烧工艺为在低于300℃时快速升温其升温速率为20℃/min,在300~550℃为缓
慢升温,升温速率为10℃/min。
[0046]三氧化二锑作为常用的增白剂其主要起到物理增白的作用,但作为无机材料,其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差,不仅影响基体的强度,同时导致增白效果变差;现有常规的方法主要通过采用偶联剂对增白剂进行改性,提高与基体的相容性,但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有机成分尤其是含硅材料的引入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闪蒸片材,其特征在于,闪蒸片材的原料包含聚乙烯;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的衰减值

C为0.1~0.4;闪蒸片材的D65荧光亮度的衰减值

F为0.05~0.15;

C=1

C2/C1;C1为未老化处理的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C2为经过老化处理后的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经过老化处理后的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C2为4~10厘米;

F=1

F2/F1;F1为未老化处理的闪蒸片材的D65荧光亮度;F2为经过老化处理后的闪蒸片材的D65荧光亮度;老化处理的工艺条件为:波长在300~400纳米范围内的辐照度为60
±
2w/m2,黑标温度为65
±
2℃,试验仓的空气温度为38
±
3℃,相对湿度为50
±
10%,干燥时间为168小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闪蒸片材,其特征在于,经过老化处理后的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C2为4~5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闪蒸片材,其特征在于,经过老化处理后的闪蒸片材的弯曲长度C2为5~6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闪蒸片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孔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青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