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烟气旁路注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30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烟气旁路注入结构,主旁路烟气混合均匀,主烟道新增阻力小;其包括注入口和导流板结构;注入口包括若干并联支路烟道和若干导流槽,导流槽输入端与并联支路烟道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并联支路烟道设置在主烟道外,并联支路烟道输入端与旁路烟道输出端对应连接,各并联支路烟道平行布置;导流槽设置在主烟道内,其自由端延伸至主烟道底部,各导流槽平行布置,导流槽采用直角三角形布置,两个直角边分别对应设置为导流槽输入端与导流槽输出端,导流槽输出端沿主烟道烟气方向布置;导流板结构,设置在主烟道内,包括减阻导流板和扩口导流板,其中减阻导流板为楔形,对应设置在导流槽上游;扩口导流板设置在导流槽下游。置在导流槽下游。置在导流槽下游。

A flue gas bypass injection structure under full load condition of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烟气旁路注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脱硝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烟气旁路注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对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投入的增加,火力发电在电力行业的占比逐年降低,火电机组由之前的带基本负荷逐渐转变为电网调峰电源。然而现有大量燃煤机组在低负荷运行时,脱硝入口烟温无法满足SCR系统最低投入温度,导致低负荷NOx排放超标,无法满足深度调峰需求。为满足环保要求,并达到灵活性调峰的目的,需要进行相关设备改造。就脱硝系统而言,目前采用最多的技术路线是高温烟气旁路改造法。
[0003]高温烟气旁路系统设计思路:新增烟气旁路烟道,将高温烟气引入脱硝入口烟道,烟气混合后满足SCR系统投入温度,从而达到NOx超低排放。其中SCR系统中脱硝催化剂性能受烟气温度分布影响较大,高温旁路烟气与低温主烟道烟气能否充分混合就成为低负荷工况下SCR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
[0004]但目前已公开的专利中能通过旁路烟道改造工艺达到脱硝系统低负荷稳定运行的方案中仍有许多不足,尤其是“旁路”与“主路”烟道接口处注入口的设计缺乏理论指导,导致旁路系统投运时易引起温度偏差。采用涡盘式混合器等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内能促进烟气混合,但会较大得增加主烟道的阻力(100Pa以上),直接影响电厂运行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烟气旁路注入结构,结构合理,设计巧妙,主、旁路烟气混合均匀,主烟道新增阻力小。/>[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烟气旁路注入结构,包括注入口和导流板结构;
[0008]所述注入口包括若干并联支路烟道和若干导流槽,导流槽输入端与并联支路烟道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并联支路烟道设置在主烟道外,并联支路烟道输入端与旁路烟道输出端对应连接,各并联支路烟道平行布置;导流槽设置在主烟道内,其自由端延伸至主烟道底部,各导流槽平行布置,导流槽采用直角三角形布置,两个直角边分别对应设置为导流槽输入端与导流槽输出端,导流槽输出端沿主烟道烟气方向布置;
[0009]所述导流板结构,设置在主烟道内,包括减阻导流板和扩口导流板,其中减阻导流板为楔形,对应设置在导流槽上游;扩口导流板设置在导流槽下游。
[0010]优选地,所述并联支路烟道数量为3

6个。
[0011]优选地,所述并联支路烟道内设有调节性挡板门及流量测点。
[0012]优选地,所述并联支路烟道的转角处设有并联支路烟道导流板,并联支路烟道导流板与并联支路烟道外轮廓平行。
[0013]优选地,并联支路烟道输出端和导流槽的输入端采用异形件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导流槽输入端设有输入端导流板,导流槽输出端设有输出端导流板。
[0015]优选地,主烟气注入方向与旁路烟气注入主烟道方向一致,即正向注入时,所述输入端导流板位于导流槽输入端的延伸方向内,输入端导流板与直角三角形的斜面端平行布置。
[0016]优选地,正向注入时,所述减阻导流板设置在导流槽上游,与导流槽无间隙。
[0017]优选地,主烟气注入方向与旁路烟气注入主烟道方向相反,即反向注入时,所述输入端导流板位于导流槽输入端的延伸方向外,输入端导流板与直角三角形的斜面端平行布置;
[0018]所述导流槽输出端上设有输出端导流板,输出端导流板与导流槽输出端垂直布置,各输出端导流板之间平行设置。
[0019]优选地,反向注入时,所述减阻导流板设置在导流槽上游,与导流槽之间存在间隙。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烟气旁路注入结构,包括注入口,其中包括并联支路烟和导流槽,并联支路烟道数可以依据烟道的宽度来选择,根据工程实际经验选择设置并联支路数量,适用于不同宽度的烟道,有利于烟气宽度方向混合均匀;导流槽采用直角三角形布置,可以减小旁路烟气通过导流槽注入主烟道,与主烟气混合时的阻力,导流槽自由端延伸至主烟道底部,有利于烟气深度方向混合均匀;本技术注入结构还包括导流板结构,其中包括减阻导流板和扩口导流板,使用注入口代替常规使用的涡盘型混合器进行旁路烟气注入,优化了旁路烟气的注入路径,配合导流槽上游设置的减阻导流板,可以明显减小主烟气新增阻力;导流槽下游设置扩口导流板,用于调整均匀主烟气和注入的旁路烟气,对混合后整体烟气起导流作用,有助于实现进入催化剂的冷、热烟气充分混合。
[0022]进一步地,并联支路烟道内装有流量测点和调节型挡板门,可以监测旁路烟气流动状态,实时获取各支路流量信号,并且控制挡板门开度,实现烟气充分混合均匀。
[0023]进一步地,并联支路烟道和导流槽内设有若干的导流板,旁路烟气注入时先通过并联支路烟道再进入导流槽,在主烟道内与主烟气混合,导流板的设置可以调整烟气注入方向,优化烟气注入路径,减小烟气注入阻力,使旁路烟气注入方向与并联支路烟道方向一致,主、旁烟气充分均匀地混合。
[0024]进一步地,由于主烟道的倾斜,为了避免倾斜烟道造成的导流板槽内的积灰风险,采用反向注入的方式时,旁路烟气经过反向三角形布置的导流槽,通过减阻导流板和导流槽间的间隙,与主烟气逆向混合。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注入结构(正向注入)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注入口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所述注入结构(反向注入)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所述注入口示意图。
[00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所述注入结构(反向注入)立体示意图。
[0030]图中,注入口1,导流板结构2,并联支路烟道3,导流槽4,并联支路烟道导流板5,输入端导流板10,输出端导流板11,减阻导流板6,扩口导流板7,主烟道8,旁路烟道9,并联支路烟道输入端12,并联支路烟道输出端13,导流槽输入端14,导流槽输出端15,斜面端16。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0032]图1和3中的箭头代表主烟气的流向,以主烟气的流向为依据,区分上下游。
[0033]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包括注入口1和导流板结构2;
[0034]注入口1包括若干并联支路烟道3和若干导流槽4,导流槽输入端14与并联支路烟道输出端13一一对应连接;并联支路烟道3设置在主烟道8外,并联支路烟道输入端12与旁路烟道输出端对应连接,各并联支路烟道平行布置;导流槽4设置在主烟道8内,其自由端延伸至主烟道底部,各导流槽平行布置,导流槽4采用直角三角形布置,两个直角边分别对应设置为导流槽输入端14与导流槽输出端15,导流槽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烟气旁路注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入口(1)和导流板结构(2);所述注入口(1)包括若干并联支路烟道(3)和若干导流槽(4),导流槽输入端(14)与并联支路烟道输出端(13)一一对应连接;并联支路烟道(3)设置在主烟道(8)外,并联支路烟道输入端(12)与旁路烟道输出端对应连接,各并联支路烟道(3)平行布置;导流槽(4)设置在主烟道(8)内,其自由端延伸至主烟道底部,各导流槽(4)平行布置,导流槽(4)采用直角三角形布置,两个直角边分别对应设置为导流槽输入端(14)与输出端(15),导流槽输出端(15)沿主烟道烟气方向布置;所述导流板结构(2),设置在主烟道(8)内,包括减阻导流板(6)和扩口导流板(7),其中减阻导流板(6)为楔形,对应设置在导流槽(4)上游;扩口导流板(7)设置在导流槽(4)下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烟气旁路注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支路烟道(3)数量为3

6个。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烟气旁路注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支路烟道(3)内设有调节性挡板门及流量测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烟气旁路注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支路烟道(3)的转角处设有并联支路烟道导流板(5),并联支路烟道导流板(5)与并联支路烟道外轮廓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董陈徐晓涛王晓冰袁壮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