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膛入口烟气再循环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103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炉膛入口烟气再循环管道,包括炉膛、主燃烧器和入口管道,所述主燃烧器安装在所述炉膛上,所述入口管道对称设置在所述炉膛对称方向的两侧,所述入口管道包括再循环烟气管道、再循环烟气支管和再循环烟气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炉膛对称方向两侧设有若干个再循环烟气接口,烟气可以对称的进入炉膛,使得整个炉膛区域再循环烟气的分布更为均匀;再循环烟气接口设置在主燃烧器下方,距离主燃烧器的距离至少为1米,减少了对燃烧的干扰,有效改善燃烧室温度场、流场等,从而达到改变热量分配、调节汽温的目的。调节汽温的目的。调节汽温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膛入口烟气再循环管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再循环管道
,尤其涉及一种炉膛入口烟气再循环管道。

技术介绍

[0002]锅炉采用烟气再循环的方式,可以实现对燃烧温度的控制,改善燃烧室温度场、流场等,从而达到改变热量分配、调节汽温的目的。
[0003]烟气再循环管道一般抽取空气预热器前的低温烟气,然后将再循环烟气送入炉膛区域,常规煤粉锅炉的烟气再循环管道布置方案一般从炉膛后墙接入炉膛,接口一般设置在主燃烧器和燃尽风燃烧器之间及紧贴主燃烧下侧的位置。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从后墙接入炉膛的再循环烟气既会对燃烧火球产生影响,也无法与燃烧的烟气有效混合,影响燃烧效果,无法有效改善燃烧室温度场、流场等,从而达到改变热量分配、调节汽温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炉膛入口烟气再循环管道。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炉膛入口烟气再循环管道,包括炉膛、主燃烧器和入口管道,所述主燃烧器安装在所述炉膛上,所述入口管道对称设置在所述炉膛对称方向的两侧,所述入口管道包括再循环烟气管道、再循环烟气支管和再循环烟气接口。
[0006]通过入口管道将抽烟气抽入炉膛,入口管道对称设置在炉膛的两侧,使得烟气能够均匀的进入。
[0007]在此基础上,所述再循环烟气管道连接所述再循环烟气支管,所述再循环烟气支管连接所述再循环烟气接口。
[0008]烟气通过再循环烟气管道进入再循环烟气支管。
[0009]在此基础上,所述再循环烟气接口至少为两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炉膛外壁。
[0010]均匀分布的再循环烟气接口使得烟气能够分别进入,使得整个炉膛区域再循环烟气的分布更为均匀,提高混合效率。
[0011]在此基础上,所述再循环烟气接口设置在所述主燃烧器下方,所述再循环烟气接口距离所述主燃烧器的距离大于米。
[0012]避免再循环烟气进入后与主燃烧器附近产生火球造成危险,且再循环烟气接口与主燃烧器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的布局来调整,实用性强。
[0013]在此基础上,所述再循环烟气支管的数量与所述再循环烟气接口的数量相同。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炉膛对称方向两侧设有若干个再循环烟气接口,烟气可以对称的进入炉膛,使得整个炉膛区域再循环烟气的分布更为均匀;再循环烟气接口设置在主燃烧器下方,距离主燃烧器的距离至少为1米,减少了对燃烧的干扰,有效改善燃烧室温度场、流场等,从而达到改变热量分配、调节汽温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入口管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入口管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再循环烟气管道,2、再循环烟气支管,3、再循环烟气接口,4、炉膛,5、主燃烧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9]本专利技术披露了一种炉膛入口烟气再循环管道,参考图1,包括炉膛4、主燃烧器5和入口管道,所述主燃烧器5安装在所述炉膛4上,参考图2,所述入口管道对称设置在所述炉膛4对称方向的两侧,所述入口管道包括再循环烟气管道1、再循环烟气支管2和再循环烟气接口3。通过入口管道将抽烟气抽入炉膛,入口管道对称设置在炉膛的两侧,使得烟气能够均匀的进入。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再循环烟气管道1连接所述再循环烟气支管2,所述再循环烟气支管2连接所述再循环烟气接口3。烟气通过再循环烟气管道1进入再循环烟气支管2。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再循环烟气接口3至少为两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炉膛4外壁。均匀分布的再循环烟气接口3使得烟气能够分别进入,使得整个炉膛区域再循环烟气的分布更为均匀,提高混合效率。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再循环烟气接口3设置在所述主燃烧器5下方,所述再循环烟气接口3距离所述主燃烧器5的距离大于1米。避免再循环烟气进入后与主燃烧器附近产生火球,造成危险,且再循环烟气接口3与主燃烧器5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的布局来调整,实用性强。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再循环烟气支管2的数量与所述再循环烟气接口3的数量相同。
[0024]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主燃烧器5安装在炉膛4上,通常将烟气入口管道布置在后墙燃尽风燃烧器和主燃烧器之间或者是布置紧贴主燃烧器下方,此时气体进入无法充分混合,与主燃烧器距离近会产生火球,造成危险,为了使得烟气能够均匀的进入,入口管道对称设置在炉膛4对称方向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将入口管道对称设置在炉膛4炉深方向的两侧,入口管道包括再循环烟气管道1、再循环烟气支管2和再循环烟气接口3。再循环烟气接口3为6个且均匀分布在炉膛4外壁,再循环烟气支管2的数量与再循环烟气接口3的数量相同,通过再循环烟气管道1将空气预热器前的低温烟气抽入炉膛,再循环烟气管道1连接再循环烟气支管2,再循环烟气支管2连接再循环烟气接口3,烟气通过再循环烟气管道1进入再循环烟气支管2,再通过再循环烟气接口3进入炉膛4内,再循环烟气接口3均匀分布使得烟气能够依次进入,整个炉膛区域再循环烟气的分布更为均匀,提高混合效率。为了避免再循环烟气进入后与主燃烧器附近产生火球,造成危险,将再循环烟气接口3设置在主燃烧器5下方,再循环烟气接口3距离主燃烧器5的距离大于1米,且再循环烟气接口3与主燃烧器5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的布局来调整,实用性强。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垫设”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专利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膛入口烟气再循环管道,包括炉膛(4)、主燃烧器(5)和入口管道,所述主燃烧器(5)安装在所述炉膛(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道对称设置在所述炉膛(4)对称方向的两侧,所述入口管道包括再循环烟气管道(1)、再循环烟气支管(2)和再循环烟气接口(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膛入口烟气再循环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烟气管道(1)连接所述再循环烟气支管(2),所述再循环烟气支管(2)连接所述再循环烟气接口(3)。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林李海滨何胜郭志健石伟栋张建忠郭通杨行炳刘玉成吴海赟徐伟俊诸育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