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内筒烟囱进气口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0160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3:3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钢内筒烟囱进气口组合结构,包括水平烟道、变径接头、烟道膨胀节、带导流坡的底部缩颈烟囱以及集液槽;水平烟道与变径接头左端连接,变径接头自左端向右端逐渐扩径:变径接头右端连接膨胀节左端,膨胀节右端连接底部缩颈烟囱左侧,底部缩颈烟囱的底部宽度小于顶部宽度,底部缩颈烟囱的右侧设为倾斜的导流坡,底部缩颈烟囱的顶部连接钢内筒烟囱;底部缩颈烟囱下方设有集液槽。本申请优点在于:烟气排气流动合理,通过导流坡抬升了进口烟气,避免了直进烟气产生二次涡流,从而避免更多酸液上行或对烟囱壁造成强烈腐蚀;变径接头与导流坡组合改善了转弯压力损失大的问题;同时易于集液与排放,便于气液分离,结构安全性高。全性高。全性高。

A combined structure of steel inner tube chimney air in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内筒烟囱进气口组合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钢内筒烟囱进气口组合结构,涉及烟囱设计制造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及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推进实施,对火电厂及工业生产用燃煤燃油锅炉的应用等影响较大。对烟气脱硫处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烟气脱硫技术种类达几十种,按脱硫过程是否加水和脱硫产物的干湿形态,烟气脱硫分为:湿法、半干法、干法三大类脱硫工艺。湿法脱硫技术较为成熟,效率高,操作简单,已成为当前烟气脱硫主要工艺技术路线。湿法脱硫后湿烟气的温度降低至50度左右,但水蒸汽含量明显增加,湿烟气在流通过程中凝结成冷凝液。冷凝液沿筒壁流淌,其酸性较强,普遍为pH=1.5~2.5的混合酸液,对烟囱内壁材料腐蚀严重。
[0003]常规烟气排放一般是在湿法脱硫后通过烟道进入烟囱,经对既有烟气排放结构及使用情况考察发现,内置钢内筒的混凝土烟囱在湿烟气领域应用较多,而且大部烟气由水平烟道直接进入竖向烟囱,最终排至大气中。但经分析,这样烟气由水平烟道直接进入烟囱后,因为烟气流速较大,极易在烟囱内部形成环形气流,并造成一定烟气压力损失,不利于烟气排放,而且湿烟气微小液滴容易随着高速烟气流继续向上移动,对烟囱造成更大范围和更严重的腐蚀。因此,本
亟需解决由于湿法脱硫及烟气排放流道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运行能耗高、腐蚀严重等安全隐患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水平烟道直接进入竖向烟囱容易在烟囱内部形成环形气流、造成烟气压力损失、不利于烟气排放,而且湿烟气微小液滴容易随着高速烟气流继续向上移动,对烟囱造成更大范围和更严重的腐蚀。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钢内筒烟囱进气口组合结构,包括水平烟道、变径接头、烟道膨胀节、带导流坡的底部缩颈烟囱以及集液槽;所述水平烟道与变径接头左端连接,变径接头自左端向右端逐渐扩径:变径接头右端连接膨胀节左端,膨胀节右端连接底部缩颈烟囱左侧,底部缩颈烟囱的底部宽度小于顶部宽度,底部缩颈烟囱的右侧设为倾斜的导流坡,底部缩颈烟囱的顶部连接钢内筒烟囱;底部缩颈烟囱下方设有集液槽。
[0006]其中,所述水平烟道为矩形或圆形。
[0007]优选的,所述变径接头左端与所述水平烟道同径、底面水平、上面斜向右上与水平面呈45度坡向,变径接头左端为烟气入口、右端为烟气出口,烟气出口中心线高于烟气入口中心线。
[0008]优选的,变径接头通过法兰与两侧连接。通过法兰连接,零件损坏时易于替换。
[0009]优选的,所述导流坡与水平面呈60度倾角。导流坡6用于收集烟囱内冷凝液体,倾斜设置易于排液。
[0010]优选的,所述集液槽宽度为钢内筒烟囱宽度的四分之一;更进一步的,所述集液槽底部设有排液管。烟囱内冷凝液体顺着导流坡流下至集液槽,通过排液管排出。
[0011]本申请优点在于:烟气排气流动合理,通过导流坡抬升了进口烟气,避免了直进烟气产生二次涡流,从而避免更多酸液上行或对烟囱壁造成强烈腐蚀;变径接头与导流坡组合改善了转弯压力损失大的问题;同时易于集液与排放,便于气液分离,结构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实施例中提供的钢内筒烟囱进气口组合结构示意图;其中A表示烟气入口,B表示烟气出口;
[0013]附图标记:1.水平烟道;2.变径接头;3.联接法兰;4.膨胀节;5.钢内筒烟囱;6.导流坡;7.集液槽;8.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申请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15]本实施例提供的是钢内筒烟囱进气口组合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水平烟道 1、变径接头2、烟道膨胀节4、带导流坡6的底部缩颈烟囱以及集液槽7;水平烟道1与变径接头2通过法兰联结,变径接头2左端与水平烟道1截面形状一致,变径接头2自左端向右端逐渐扩径:变径接头2的底面水平、上面斜向右上与水平面呈45度坡向,这样对变径接头2而言,烟气出口中心线高于进口中心线;变径接头2右端通过联接法兰连接膨胀节4左端,膨胀节4右端连接底部缩颈烟囱左侧预留的法兰接口,底部缩颈烟囱的底部宽度小于顶部宽度,底部缩颈烟囱的右侧面设为与水平面呈60度倾角的导流坡6,底部缩颈烟囱的顶部与钢内筒烟囱5连接;导流坡6底部、底部缩颈烟囱下方设有集液槽7,烟囱内冷凝液体顺着导流坡6流下至集液槽7,集液槽7宽度为钢内筒烟囱5宽度的四分之一,集液槽7底部与排液管8相连。
[0016]本实施例通过变径接头2和底部缩颈烟囱的配合使用,使烟气排气流动合理,避免了直进烟气产生二次涡流;改善了转弯压力损失大的问题;同时设置导流坡 6易于集液与排放,便于气液分离,结构安全性更高。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技术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内筒烟囱进气口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烟道、变径接头、烟道膨胀节、带导流坡的底部缩颈烟囱以及集液槽;所述水平烟道与变径接头左端连接,变径接头自左端向右端逐渐扩径:变径接头右端连接膨胀节左端,膨胀节右端连接底部缩颈烟囱左侧,底部缩颈烟囱的底部宽度小于顶部宽度,底部缩颈烟囱的右侧设为倾斜的导流坡,底部缩颈烟囱的顶部连接钢内筒烟囱;底部缩颈烟囱下方设有集液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内筒烟囱进气口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烟道为矩形或圆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内筒烟囱进气口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杰薛梦华李迎
申请(专利权)人:希斯芮烟囱科技连云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