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节点结构及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29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1:08
本公开涉及一种建筑用节点结构及建筑结构,建筑用节点结构包括主构件板、两个次构件板、两个钢连接板以及筒状连接件;两个次构件板分设于主构件板的两侧;各次构件板和主构件板之间设置有一个钢连接板,次构件板与主构件板通过钢连接板连接固定。并且主构件板上开设有通孔,筒状连接件穿设在通孔中,筒状连接件的两端与通孔的端面平齐,且两个次构件板分别与筒状连接件的两端相对应,以在次构件板通过钢连接板与主构件板连接时,筒状连接件的两端抵顶在钢连接板上,使得次构件板承受的轴向力可以通过钢连接板传递给筒状连接件,避免轴向力传递给主构件板导致主构件板受压损伤。力传递给主构件板导致主构件板受压损伤。力传递给主构件板导致主构件板受压损伤。

Node structure and building structure for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用节点结构及建筑结构


[0001]本公开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节点结构及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用节点结构是一种用于木结构或钢

木结构建筑中的连接结构。目前,建筑用节点结构包括主构件板和分设在主构件板的两个次构件板,两个次构件板相对的一端均设有钢连接件,主构件板与次构件板之间直接通过两个钢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实现固定。然而,次构件板承载较大的轴向力时,会将轴向力直接通过钢连接件传递给主构件板,导致主构件板受压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建筑用节点结构及建筑结构。
[0004]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建筑用节点结构,包括主构件板、两个次构件板、两个钢连接板以及筒状连接件;
[0005]两个所述次构件板分设于所述主构件板的两侧;各所述次构件板和所述主构件板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钢连接板,所述次构件板通过所述钢连接板与所述主构件板连接;
[0006]所述主构件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筒状连接件穿设在所述通孔中,所述筒状连接件的两端与所述通孔的端面平齐或筒状连接件的至少一端突出于所述通孔,且两个所述次构件板分别与所述筒状连接件的两端相对应,以在所述次构件板通过所述钢连接板与所述主构件板连接时,所述筒状连接件的两端抵顶在所述钢连接板上。
[0007]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筒状连接件与所述通孔之间间隙配合。
[0008]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筒状连接件为中空筒状结构。
[0009]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筒状连接件的横截面呈圆形或方形,所述通孔与所述筒状连接件的轮廓相适配。
[0010]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筒状连接件为钢制连接件或合金连接件。
[0011]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两个所述钢连接板中的其中一者与所述筒状连接件一体成型;或两个所述钢连接板中的其中一者与所述筒状连接件之间焊接。
[0012]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钢连接板包括与所述主构件板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主构件板一侧的第二连接板;
[0013]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主构件板平行,且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主构件板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次构件板上设置有可供所述第二连接板插入的插槽,且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所述次构件板连接。
[0014]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形成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主构件板上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紧固件依次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固定所述钢连接板与所述主构件板。
[0015]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形成有多个第三连接孔,所述次构件板上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二紧固件依次贯穿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四连接孔以固定所述钢连接板与所述次构件板。
[0016]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其包括多个上述的建筑用节点结构。
[001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8]本公开提供一种建筑用节点结构及建筑结构,建筑用节点结构包括主构件板、两个次构件板、两个钢连接板以及筒状连接件;两个次构件板分设于主构件板的两侧;各次构件板和主构件板之间设置有一个钢连接板,次构件板与主构件板通过钢连接板连接固定。并且主构件板上开设有通孔,筒状连接件穿设在通孔中,筒状连接件的两端与通孔的端面平齐或两端中的至少一端突出于通孔外,且两个次构件板分别与筒状连接件的两端相对应,以在次构件板通过钢连接板与主构件板连接时,筒状连接件的两端抵顶在钢连接板上并与钢连接板之间顶紧,使得次构件板承受的轴向力可以通过钢连接板传递给筒状连接件,避免轴向力传递给主构件板导致主构件板受压损伤。
附图说明
[001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建筑用节点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建筑用节点结构的钢连接板顶在筒状连接件两端的示意图。
[0023]其中,1、主构件板;2、次构件板;21、插槽;3、钢连接板;31、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4、筒状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如图1、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建筑用节点结构,包括主构件板1、两个次构件板2、两个钢连接板3以及筒状连接件4;两个次构件板2分设于主构件板1的两侧;各次构件板2和主构件板1之间设置有一个钢连接板3,次构件板2与主构件板1通过钢连接板3连接固定。并且主构件板1上开设有通孔,筒状连接件4穿设在通孔中,筒状连接件4的两端与通孔的端面平齐或筒状连接件4的至少一端突出于通孔,且两个次构件板2分别与筒状连接件4的两端相对应,以在次构件板2通过钢连接板3与主构件板1连接时,筒状连接件4的两端抵顶在
钢连接板3上并确保筒状连接件4的至少一端与钢连接板3 之间顶紧,使得次构件板2承受的轴向力可以通过钢连接板3传递给筒状连接件4,避免轴向力传递给主构件板1导致主构件板1受压损伤,即放置主构件板1与钢连接板3接触的侧面横纹破坏。
[0027]如图1所示,主构件板1与次构件板2可以为同一尺寸规格的板状体,即主构件板1与次构件板2的长度、尺寸、厚度及形状均一致,从而简化制造工艺;主构件板1与次构件板2的横截面为方形,即主构件板1与次构件板2均为矩形板状构件,或者也可以为主构件板1 与次构件板2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或者圆形,使得主构件板1与次构件板2呈相应的外轮廓。此外,主构件板1和次构件板2可以为木板或者其他材质的板状件。
[0028]另外,主构件板1与次构件板2之间可以呈如图1所示的垂直设置,也可以为主构件板1与次构件板2之间的角度可以为任意角度,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0029]具体的,两个次构件板2分设于主构件板1的两侧,比如如图1 所示的两个次构件板2分别设在主构件板1的左右两侧;此处的左右两侧仅为参照图1所示的纸面方向进行对次构件板2的设置位置进行示例解释,并不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构件板(1)、两个次构件板(2)、两个钢连接板(3)以及筒状连接件(4);两个所述次构件板(2)分设于所述主构件板(1)的两侧;各所述次构件板(2)和所述主构件板(1)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钢连接板(3),所述次构件板(2)通过所述钢连接板(3)与所述主构件板(1)连接;所述主构件板(1)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筒状连接件(4)穿设在所述通孔中,所述筒状连接件(4)的两端与所述通孔的端面平齐或筒状连接件(4)的至少一端突出于所述通孔,且两个所述次构件板(2)分别与所述筒状连接件(4)的两端相对应,以在所述次构件板(2)通过所述钢连接板(3)与所述主构件板(1)连接时,所述筒状连接件(4)的两端抵顶在所述钢连接板(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连接件(4)与所述通孔之间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连接件(4)为中空筒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连接件(4)的横截面呈圆形或方形,所述通孔与所述筒状连接件(4)的轮廓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连接件(4)为钢制连接件或合金连接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钢连接板(3)中的其中一者与所述筒状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轻舟刘彦生任飞付洁张一舟陈经纬陈宏王岚李征宇来庆贵张雪辉盛文革屈小羽王钰沈锋卓信成杜爽宋燕燕许笑梅李会娟李凤娇郑广举贾精明王浩为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