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层衬砌的盾构井端头大管棚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隧道工程盾构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层衬砌的盾构井端头大管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目前国内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工程,随着地铁线网的加密与周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施工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盾构法隧道工程的重难点之一,盾构进出洞施工历来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尤其在富水地层与周边环境相对苛刻的情况下。常规条件下,大管棚在盾构井主体结构施做后进行打设,但由于大管棚位于盾构井洞门上方、盾构井端墙部位,管棚施工将会导致盾构井端墙被打穿、打烂,不但满足不了结构防水要求,也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与潜在风险,更加无法满足盾构井周边环境保护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层衬砌的盾构井端头大管棚结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能够确保大管棚打设精度可控,且满足盾构井端墙结构防水与整体稳定性要求的盾构井端头大管棚结构及构建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基于双层衬砌的盾构井端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层衬砌的盾构井端头大管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管棚(1)、管棚导向管(2)、盾构井底板(3)、盾构井下端墙(4)、盾构井中板(5)、盾构井上端墙、盾构隧道(7)、盾构井洞门后浇环梁(8)和盾构井侧墙(10);所述的盾构隧道(7)端头的下部设置有盾构井底板(3),盾构隧道(7)端头的上部设置有盾构井中板(5),在盾构井中板(5)和盾构井底板(3)的一侧设置有盾构井侧墙(10);在盾构隧道(7)端头设置有盾构井端墙,盾构井端墙由盾构井下端墙(4)和盾构井上端墙组成,盾构井上端墙位于盾构井下端墙(4)上部,盾构井上端墙和盾构井下端墙(4)中间部分形成圆形盾构始发洞门,盾构井上端墙与盾构井下端墙(4)的分界面位于盾构隧道(7)拱腰处;所述盾构井上端墙包括盾构井上端外侧墙(6
‑
1)和盾构井上端内侧墙(6
‑
2),盾构井上端外侧墙(6
‑
1)和盾构井上端内侧墙(6
‑
2)之间设置有防水层(11);所述盾构井洞门后浇环梁(8)设置在圆形盾构始发洞门内;所述管棚导向管(2)设置在盾构隧道(7)口的正上方拱部,所述大管棚(1)的一端置于管棚导向管(2)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层衬砌的盾构井端头大管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棚导向管(2)的两侧设置有管棚导向管定位钢筋(9),管棚导向管定位钢筋(9)与盾构井下端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兴旺,高徐军,戴志仁,尉甜甜,韩文斌,白鹤,马高峰,孙茉,秦青阳,查亚辉,薛旋,俱军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