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截流井内的水力自动控制拍门启闭装置以及截流井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985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截流井内的水力自动控制拍门启闭装置以及截流井结构。其中,所述水力自动控制拍门启闭装置包括浮子、活动对重器以及滑轮组件,滑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滑轮以及滑轮上绕设的滑动拉绳,浮子与所述活动对重器分别连接于滑动拉绳的两端;浮子通过滑轮组件控制所述活动对重器的位置:使所述活动对重器位于截流井排放孔的拍门外侧,压紧拍门以关闭排放孔的拍门;或者,使所述活动对重器离开拍门。拍门。拍门。

A hydraulic automatic control flap gate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in a closure well and a closure wel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截流井内的水力自动控制拍门启闭装置以及截流井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管网
,尤其是一种截流井内的水力自动控制拍门启闭装置以及截流井。

技术介绍

[0002]市政排水管网系统中的截流井能够拦截旱流污水与初期雨水,并且将超出截留能力的雨水弃流。截流井按动力源的类型通常分为电能型与水力型。电能型截流井需依赖可靠的电源,无疑会增加工程的成本以及施工难度。水力型截流井无需额外能源,且成本低,因此选用水力型截流井。如何实现现有水力型截流井的截流量可控、及时排涝、防倒灌功能,目前鲜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截流井内的水力自动控制拍门启闭装置以及截流井,解决现有旨在解决现有水力型截流井的截留量控制、及时排涝以及防倒灌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截流井内的水力自动控制拍门启闭装置,包括浮子;所述拍门启闭装置还包括活动对重器以及滑轮组件,滑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滑轮以及滑轮上绕设的滑动拉绳,浮子与所述活动对重器分别连接于滑动拉绳的两端形成联动机构;浮子通过截流井内的运行水位以及滑轮组件控制所述活动对重器的位置:使所述活动对重器位于截流井排放孔的拍门外侧以关闭排放孔的拍门;或者,使所述活动对重器离开拍门。
[0006]进一步地,所述拍门启闭装置进一步包括限位导轨,用于导向浮子的位置移动;所述限位导轨上设置有最低限位板和最高限位板,用于限制浮子的最低位置以及最高位置,与截流井内运行水位的警戒水位和最高水位对应;所述拍门启闭装置进一步包括导向活动对重器移动的导轨;浮子通过截流井内的运行水位以及滑轮组件控制所述活动对重器沿导轨移动至拍门外侧或者离开拍门;使所述活动对重器移动至拍门外侧卡紧拍门,从而关闭排放孔的拍门;所述拍门活动地安装于排放孔外侧。
[0007]进一步地,浮子及活动对重器受力关系为:Fi = G + fi;其中,Fi为第i时刻的浮子浮力,G为活动对重器的重力,fi为第i时刻的系统摩擦力;浮子位于截流井内运行水中,截流井内运行水位以及限位导轨控制浮子的位置,从而控制所述活动对重器的位置;浮子处于截流井内较高位置时,活动对重器也处于较高位置;截流井排放孔及拍门位于设置于堰的较低位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滑轮组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滑轮,滑动拉绳连接浮子的一端绕过一个滑轮后位于截流井内限位导轨一侧,截流井的堰的顶部设置至少一个滑轮,滑动拉绳绕过堰的顶部滑轮向下连接所述活动对重器,使浮子与活动对重分别位于堰的两侧同步联动。
[000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截流井,设置有与截流井内部贯通的进水管、截流管以及与河道连通的排放孔,所述排放孔上设置有启闭排放孔的拍门,截流井内设置有堰;所述截流井内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水力自动控制拍门启闭装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排放孔设置于堰的底部,所述浮子设置于堰内侧截流井内运行水中,所述活动对重器设置于堰外侧,堰顶部安装有滑轮;所述拍门活动地安装于排放孔外侧;所述活动对重器可沿堰外侧上下移动至盖设于拍门外或离开拍门;导向浮子位置移动且限制浮子最低位置和最高位置的限位导轨设置于堰内侧,导向活动对重器上下移动的导轨设置于堰外侧。
[0011]进一步地,截流井的水力自动控制拍门启闭装置配置为:当截流井内运行水位<警戒水位、且,河道水位<井内运行水位时;浮子处于较低位置,活动对重器同样处于较低位置并卡住拍门,拍门处于关闭状态,以便于受污染的雨水从截流管内流出。
[0012]进一步地,截流井的水力自动控制拍门启闭装置配置为:当截流井内运行水位<警戒水位、且,河道水位>井内运行水位时,活动对重器位置处于较低位置并卡住拍门,拍门处于关闭状态,以便于受污染的雨水从截流管流出,避免河道水倒灌进入管网系统。
[0013]进一步地,截流井的水力自动控制拍门启闭装置配置为:当运行水位>警戒水位、且,河道水位<井内运行水位时,浮子与活动对重器均处于较高位置而离开拍门,拍门能在水流冲击的作用下被打开,超出截流能力的雨水及时排入河道,避免上游引发内涝。
[0014]进一步地,截流井的水力自动控制拍门启闭装置配置为:当运行水位>警戒水位、且,河道水位>井内运行水位时,活动对重器位于较高位置而离开拍门,拍门在自身重力以及水流反向压力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从而起到阻止河道水流倒灌的作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的拍门启闭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即可用于新截流井的安装也适用于旧截流井的改装,同时无需额外供电。
[0017]进一步地,本技术通过在截流井内设置拍门启闭装置,动力源为浮子的浮力。拍门启闭装置由浮子、绳、滑轮、活动对重器、浮子限位导轨以及对重器滑轨组成,在四种组合工况下,均能较好的达到控制截流量、排涝以及防倒灌的目的。本技术具有零能耗、无仪表、安装方便、成本低廉等优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0018]本技术的截流井内的水力自动控制拍门启闭装置,通过运行水位的变化,带动浮子及拍门拍门锁紧装置(即活动对重器)的相对位置联动:晴天或降雨初期,截流井内运行水位较低(低于警戒水位),在拍门启闭装置的作用下,此时拍门处于关闭状态,此状态下,无论河道的水位比截流井内运行水位或高或低,活动对重器处于较低状态,卡住拍门,受污染的雨水全部从截流管流出;降雨后期,截流井内运行水位较高(高于警戒水位),或者在枯水期时,活动对重器位置较高,对拍门没有束约束作用,此时拍门处于开启状态,雨水从排放孔溢出排入河道,截流井的行泄功能开启;在丰水期(河道水位高于井内水位)时,拍门在自身重力以及水流反向压力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从而起到阻止河道水流倒灌的作用。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0]图1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截流井内部结构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请参照图1

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截流井内的水力自动控制拍门启闭装置以及截流井结构。通过水力自动控制拍门启闭装置,以达到控制截流量及防倒灌功能。截流井结构包括井壁10,井壁10连接有与截流井内部贯通的进水管11以及截流管12,井壁10或堰上设置有排放孔8,截流井通过排放孔8与河道13连通。排放孔8设置有可启闭排放孔8的拍门7。截流井内设置有预定高度的堰9,排放孔8设置于堰9,堰9将截流井分隔为左右两部分,堰9的一侧即内侧,对应限定截流井储存井内运行水,连接进水管11和截流管12;堰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截流井内的水力自动控制拍门启闭装置,包括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拍门启闭装置还包括活动对重器以及滑轮组件,滑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滑轮以及滑轮上绕设的滑动拉绳,浮子与所述活动对重器分别连接于滑动拉绳的两端形成联动机构;浮子通过截流井内的运行水位以及滑轮组件控制所述活动对重器的位置:使所述活动对重器位于截流井排放孔的拍门外侧以关闭排放孔的拍门;或者,使所述活动对重器离开拍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自动控制拍门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门启闭装置进一步包括限位导轨,用于导向浮子的位置移动;所述限位导轨上设置有最低限位板和最高限位板,用于限制浮子的最低位置以及最高位置,与截流井内运行水位的警戒水位和最高水位对应;所述拍门启闭装置进一步包括导向活动对重器移动的导轨;浮子通过截流井内的运行水位以及滑轮组件控制所述活动对重器沿导轨移动至拍门外侧或者离开拍门;使所述活动对重器移动至拍门外侧卡紧拍门,从而关闭排放孔的拍门;所述拍门活动地安装于排放孔外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力自动控制拍门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浮子及活动对重器受力关系为:F
i = G + f
i
;其中,F
i
为第i时刻的浮子浮力,G为活动对重器的重力,f
i
为第i时刻的系统摩擦力;浮子位于截流井内运行水中,截流井内运行水位以及限位导轨控制浮子的位置,从而控制所述活动对重器的位置;浮子处于截流井内较高位置时,活动对重器也处于较高位置;截流井排放孔及拍门位于设置于堰的较低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自动控制拍门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滑轮,滑动拉绳连接浮子的一端绕过一个滑轮后位于截流井内限位导轨一侧,截流井的堰的顶部设置至少一个滑轮,滑动拉绳绕过堰的顶部滑轮向下连接所述活动对重器,使浮子与活动对重分别位于堰的两侧同步联动。5.一种截流井,设置有与截流井内部贯通的进水管、截流管以及与河道连通的排放孔,所述排放孔上设置有启闭排放孔的拍门,截流井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斌张玉浩唐明吴宇泽张移李燕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