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板偏贴抽检顶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921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板偏贴抽检顶升装置,包括顶升支座顶升动力组件、顶升支撑组件及顶升柱,其中,上述顶升支座设置于面板传输组件的下方;上述顶升动力组件设置在顶升支座上,且输出端朝上设置;上述顶升支撑组件设置在顶升动力组件的上方,且与顶升动力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上述顶升柱包括至少二根,顶升柱竖直设置在顶升支撑组件上,随顶升支撑组件向上穿过传输组件相邻两传输辊之间的间隙空间后,将传输辊上水平传输的面板向上顶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面板自动顶升翻转抽检及顶升直线传输运动干涉规避。线传输运动干涉规避。线传输运动干涉规避。

A lifting device for random inspection of panel devi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板偏贴抽检顶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指一种面板偏贴抽检顶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平板显示器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电子设备、电视、冰箱、空调、仪器仪表等需要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的重要部件。近年来,随着以大屏智能手机、可穿戴电子设备为代表的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智能家居产品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我国平板显示器件出货量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带动了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设备的跨越式发展。
[0003]随着屏幕制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消费者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屏幕产品的尺寸在小尺寸方向及大尺寸方向均得到了不断的拓展,适用于家庭影音方面的屏幕朝着大尺寸方向发展,如目前已经出现了65寸、70寸等大尺寸液晶显示屏,未来屏幕尺寸还将进一步扩大。在屏幕制成工艺,特别是大尺寸屏幕制成工艺中,涉及到偏光片贴附工序,即将光学膜材偏光片贴附于面板表面。在屏幕面板自动化制成工艺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技术问题:在偏贴工艺后段需要对面板进行抽检,因此需要解决将传输过程中的面板自动顶起脱离传输,同时还需要解决面板顶起与面板传输二个动作之间的运动干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了面板自动顶升翻转抽检及顶升直线传输运动干涉规避的面板偏贴抽检顶升装置。
[0005]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面板偏贴抽检顶升装置,包括顶升支座顶升动力组件、顶升支撑组件及顶升柱,其中,上述顶升支座设置于面板传输组件的下方;上述顶升动力组件设置在顶升支座上,且输出端朝上设置;上述顶升支撑组件设置在顶升动力组件的上方,且与顶升动力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上述顶升柱包括至少二根,顶升柱竖直设置在顶升支撑组件上,随顶升支撑组件向上穿过传输组件相邻两传输辊之间的间隙空间后,将传输辊上水平传输的面板向上顶起。
[0006]优选的,所述的顶升动力组件包括顶升气缸,顶升气缸设置在顶升支座上,且输出端朝上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的顶升支撑组件包括顶升横座及顶升支板,其中,上述顶升横座水平设置在顶升气缸的输出端上,顶升横座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槽,安装槽沿竖直方向上下对应于相邻两传输辊之间的间隙空间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的顶升支板包括至少二块,顶升支板竖直设置在顶升横座的安装槽内,顶升支板的侧壁上部开设有条状通槽,条状通槽的长度大于面板宽度;上述竖直设置在顶升支板的顶部,并向上延伸,顶升气缸通过驱动顶升横座带动顶升支板整体上升穿过相邻两传输辊之间的间隙空间,顶升柱从下方将传输辊上的面板顶起,且条状通槽与传输辊的表面平齐,以便传输辊上后续传输的面板经过条状通槽向前传输。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实现了面板自动顶升翻转抽检及顶升直线传输运动干涉规避的面板偏贴抽检顶升装置。本技术针对抽检工艺需求,进行自主研发,设置在面板抽检机的传输组件的下方,以顶升支座作为承载结构,顶升支座内部设有输出端朝上设置的顶升气缸,顶升支座的上部水平设有顶升横座,顶升横座与顶升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且顶升横座上平行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安装槽,安装槽内竖直安装有顶升支板;特别之处在于,本技术的顶升支板沿竖直方向对应于相邻两传输辊之间的间隙空间,这样顶升时可有效避免与传输辊发生运动干涉,同时,在顶升支板靠上部位置开设有条状通槽,顶升支板的顶部两侧竖直设有顶升柱,当顶升支板带动顶升柱向上的顶起面板时,使面板脱离旋转中的传输辊,以便翻转检测组件吸附顶起的面板;同时,顶升支板的条状通槽对齐传输辊顶面位置,传输辊上不断传输的面板直接穿过条状通槽继续向前传输,从而在保证抽检面板顶起的同时,不影响其他面板的自动传输。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2]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4]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面板偏贴抽检顶升装置,包括顶升支座31顶升动力组件、顶升支撑组件及顶升柱36,其中,上述顶升支座31设置于面板传输组件的下方;上述顶升动力组件设置在顶升支座31上,且输出端朝上设置;上述顶升支撑组件设置在顶升动力组件的上方,且与顶升动力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上述顶升柱36包括至少二根,顶升柱36竖直设置在顶升支撑组件上,随顶升支撑组件向上穿过传输组件相邻两传输辊之间的间隙空间后,将传输辊上水平传输的面板向上顶起。
[0015]顶升动力组件包括顶升气缸32,顶升气缸32设置在顶升支座31上,且输出端朝上设置。
[0016]顶升支撑组件包括顶升横座33及顶升支板34,其中,上述顶升横座33水平设置在顶升气缸32的输出端上,顶升横座33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槽,安装槽沿竖直方向上下对应于相邻两传输辊之间的间隙空间设置。
[0017]顶升支板34包括至少二块,顶升支板34竖直设置在顶升横座33的安装槽内,顶升支板34的侧壁上部开设有条状通槽35,条状通槽35的长度大于面板宽度;上述竖直设置在顶升支板34的顶部,并向上延伸,顶升气缸32通过驱动顶升横座33带动顶升支板34整体上升穿过相邻两传输辊之间的间隙空间,顶升柱36从下方将传输辊上的面板顶起,且条状通槽35与传输辊的表面平齐,以便传输辊上后续传输的面板经过条状通槽35向前传输。
[0018]进一步,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实现了面板自动顶升翻转抽检及顶升直线传输运动干涉规避的面板偏贴抽检顶升装置。本技术针对抽检工艺需求,进行自主研发,设置在面板抽检机的传输组件的下方,以顶升支座作为承载结构,顶升支座内部设有输出端朝上设置的顶升气缸,顶升支座的上部水平设有顶升横座,顶升横座与顶升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且顶升横座上平行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安装槽,安装槽内竖直安装有顶升支板;特别之处
在于,本技术的顶升支板沿竖直方向对应于相邻两传输辊之间的间隙空间,这样顶升时可有效避免与传输辊发生运动干涉,同时,在顶升支板靠上部位置开设有条状通槽,顶升支板的顶部两侧竖直设有顶升柱,当顶升支板带动顶升柱向上的顶起面板时,使面板脱离旋转中的传输辊,以便翻转检测组件吸附顶起的面板;同时,顶升支板的条状通槽对齐传输辊顶面位置,传输辊上不断传输的面板直接穿过条状通槽继续向前传输,从而在保证抽检面板顶起的同时,不影响其他面板的自动传输。
[0019]本技术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技术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技术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板偏贴抽检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支座(31)顶升动力组件、顶升支撑组件及顶升柱(36),其中,上述顶升支座(31)设置于面板传输组件的下方;上述顶升动力组件设置在顶升支座(31)上,且输出端朝上设置;上述顶升支撑组件设置在顶升动力组件的上方,且与顶升动力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上述顶升柱(36)包括至少二根,顶升柱(36)竖直设置在顶升支撑组件上,随顶升支撑组件向上穿过传输组件相邻两传输辊之间的间隙空间后,将传输辊上水平传输的面板向上顶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板偏贴抽检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升动力组件包括顶升气缸(32),顶升气缸(32)设置在顶升支座(31)上,且输出端朝上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板偏贴抽检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升支撑组件包括顶升横座(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鹏康宏刚李世杰张立文陈枚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天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