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机房电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技术,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机房电梯自开始广泛应用以来,凭借其更加高效、经济的空间利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住宅、商业等场合。但是相比与传统有机房电梯,主流无机房电梯其驱动装置位于井道顶部,检修相对较为不便,检修维保人员必须在轿顶上随轿厢运行到井道顶部时才可检视及检修。
[0003]由于无机房电梯驱动装置通常位于井道最上方,维修维保人员在检修位置对驱动装置进行检修与维修时,通常轿厢高于顶层平层位置,在轿顶上进行检修,隐患极大,如此时发生其他故障,救援将变得极其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装置,无需进入井道内、不必站在轿顶上,维护人员便可方便地对驱动装置进行检视和检修操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机房电梯装置,其包括一个沿轿厢导轨1上下运动的轿厢2、一个沿着对重导轨3上下移动的对重4、一组悬挂电梯轿厢和对重的悬挂装置、一驱动装置5、一牵引轮5a;<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房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沿轿厢导轨(1)上下运动的轿厢(2)、一个沿着对重导轨(3)上下移动的对重(4)、一组悬挂电梯轿厢和对重的悬挂装置、一驱动装置(5)、一牵引轮(5a);所述驱动装置(5)固定于一层站的层站侧井道壁(7)或层站侧对重导轨(3)上;所述牵引轮(5a)的枢转轴固定接合到悬挂装置;所述驱动装置(5)驱动牵引轮(5a)绕其枢转轴旋转;所述驱动装置(5)所处位置的层站侧井道壁(7)开设有连通层站的检修开口(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固定于顶层层站或底层层站的层站侧井道壁(7)或层站侧对重导轨(3)上;所述悬挂装置固定在驱动装置(5)上方的井道壁或井道顶盖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固定于顶层层站或底层层站的层门上方的层站侧井道壁(7)或层站侧对重导轨(3)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层站侧井道壁(7)为井道前壁,对重导轨(3)竖直固定于井道A壁;两轿厢导轨(1)分别竖直固定于轿厢(2)左右两侧,两轿厢导轨(1)所在平面平行于层站侧井道壁(7)并位于轿厢中部;所述驱动装置(5)及牵引轮(5a)固定于井道A前角处;A反绳轮(2a)固定在轿厢(2)底板A前侧;B反绳轮(2b)固定在轿厢(2)底板B后侧;A反绳轮(2a)、B反绳轮(2b)到两轿厢导轨(1)所在平面距离相等;A反绳轮(2a)及B反绳轮(2b)的轴线为横向,并能在横向面扭转;牵引绳绕过牵引轮(5a),一端用于依次从下侧绕过A反绳轮(2a)及B反绳轮(2b)固定到上方的悬挂装置,另一端用于从下侧绕过对重顶的绳轮固定到上方的悬挂装置;A为左,B为右;或者A为右,B为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轿厢前后深度尺寸增大或减小时,牵引轮(5a)到两轿厢导轨(1)所在平面的距离及到层站侧井道壁(7)的距离不变。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泽润,童正国,邓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