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板连接器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82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板连接器及电子设备,转板连接器包括承载座及弹性夹持件弹性夹持件包括围合部,围合部围合形成套接腔,以将弹性夹持件套接于承载座上,围合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的一侧向套接腔的轴心方向弯曲延伸出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第二端的一侧向套接腔的轴心方向弯曲延伸出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与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相对设置,承载座的一面内凹形成容纳槽,当弹性夹持件套接承载座时,第一弹性夹持部及第二弹性夹持部位于容纳槽内。通过弹性夹持件与承载座配合连接,实现主板或电子元件之间的电性连接,取代传统导人工焊接导线的方式,降低了操作难度,提升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效率。

A rotary board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板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器元件
,特别涉及一种转板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耳机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这些电子产品数码已经广泛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主板是电子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元件之一。
[0003]随着近年来电子设备小型化趋势,设备内部空间越来越狭小,而设备内部许多主板之间都需要使用导电线进行电路连接,来实现功能的互通。
[0004]现有的小型化设备,内部的主板与连接的导电线尺寸都非常小,通过人工焊接导电线的方式,由于操作空间不足,导致操作难度高,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板连接器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小型电子设备内各元件之间,通过人工焊接导电线的方式进行电连接,导致的操作难度过高,生产效率过低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转板连接器,包括承载座及弹性夹持件,所述弹性夹持件包括围合部,所述围合部围合形成套接腔,以将所述弹性夹持件套接于所述承载座上,所述围合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一侧向所述套接腔的轴心方向弯曲延伸出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所述第二端的一侧向所述套接腔的轴心方向弯曲延伸出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相对设置,所述承载座的一面内凹形成容纳槽,当所述弹性夹持件套接所述承载座时,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所述弹性夹持件套接于所述承载座上,通过所述弹性夹持件与所述承载座配合,通过所述弹性夹持件夹持的方式,在完成固定的同时,实现了各元件之间的电性连接,从而取代传统的人工焊接导电线进行电性连接的方式,极大程度的降低操作难度小,可以简化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效率。
[0009]进一步,所述围合部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相对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且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及所述连接板围合形成所述套接腔,所述第一侧板的侧壁沿垂直于所述围合部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端,所述第二侧板的侧壁沿垂直于所述围合部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端。
[0010]更进一步,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向所述第二侧板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焊脚部,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向所述第一侧板方向延伸形成第二焊脚
部。
[0011]更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包括第一夹持支撑部及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夹持支撑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支撑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呈“L”型。
[0012]更进一步,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包括第二夹持支撑部及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夹持支撑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支撑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相对设置。
[0013]更进一步,所述第一侧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座相对的外侧壁凸起形成定位凸块,在所述弹性夹持件套接所述承载座时,所述定位凸块卡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内,以将所述弹性夹持件固定于所述承载座上。
[0014]更进一步,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壁向所述套接腔的轴心方向弯曲延伸出插接块,所述插接块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承载座开设有对应的插接槽,在所述弹性夹持件套接所述承载座时,所述插接块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
[0015]更进一步,所述承载座背向所述容纳槽的一面凸起形成定位柱。
[0016]再进一步,所述承载座相对的两侧均套接所述弹性夹持件。
[001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含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转板连接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转板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承载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中弹性夹持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中弹性夹持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3]承载座10容纳槽110定位凸块120插接槽130弹性夹持件20围合部210第一侧板211第二侧板212连接板213第一端214第二端215第一焊脚部216第二焊脚部217第一通孔2110第二通孔2120插接块2130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230第一夹持支撑部231第一接触部232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240第二夹持支撑部241第二接触部242定位柱30
ꢀꢀ
[002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转板连接器,包括承载座10及弹性夹持件20,所述承载座10的一面内凹形成容纳槽110,优选地,所述容纳槽110的槽口形成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容纳槽110的外侧壁形成钝角,通过设置所述倾斜面,在所述容纳槽110内插接主板或电子元件时,即使插接方向略有偏斜,也可通过所述倾斜面进行导向,使主板或电子元件沿所述倾斜面插入所述容纳槽110内。所述承载座10的另一面凸起形成定位柱30,通过设置所述定位柱30,可将所述定位柱30插接于需连接的主板或电子元件上,以实现所述转板连接器的预定位。
[0029]所述弹性夹持件20包括围合部210,可以理解地,所述弹性夹持件20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具体地,所述围合部210包括第一侧板211、第二侧板212及连接板213,所述连接板213相对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11及所述第二侧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板连接器,包括承载座及弹性夹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持件包括围合部,所述围合部围合形成套接腔,以将所述弹性夹持件套接于所述承载座上,所述围合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一侧向所述套接腔的轴心方向弯曲延伸出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所述第二端的一侧向所述套接腔的轴心方向弯曲延伸出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相对设置,所述承载座的一面内凹形成容纳槽,当所述弹性夹持件套接所述承载座时,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位于所述容纳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合部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相对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且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及所述连接板围合形成所述套接腔,所述第一侧板的侧壁沿垂直于所述围合部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端,所述第二侧板的侧壁沿垂直于所述围合部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向所述第二侧板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焊脚部,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向所述第一侧板方向延伸形成第二焊脚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包括第一夹持支撑部及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白频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精睿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