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729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顶盖结构,包括:泄压阀片;应变片,应变片粘贴至泄压阀片表面,其中,根据应变片产生的应变信号,确定电池内部气压。避免了对电池结构造成损坏以及电池内部空间狭小无法植入传感器的问题。内部空间狭小无法植入传感器的问题。内部空间狭小无法植入传感器的问题。

Battery cove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顶盖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顶盖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顶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传统的电池测内部气压时,可通过在顶盖上打孔放置气压传感器测量内部气压,或者将气压传感器植入电池内部以测量内部气压,当在顶盖上打孔放置气压传感器测量内部气压时,会导致破坏电池结构;当气压传感器植入电池内部时,由于电池内部空间狭小,植入气压传感器较困难,因此,如何更好的实现测量电池内部气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顶盖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顶盖结构,包括:
[0006]泄压阀片;
[0007]应变片,所述应变片粘贴至所述泄压阀片表面,其中,根据所述应变片产生的应变信号,确定电池内部气压。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顶盖结构,通过将应变片粘贴至泄压阀片表面,进而根据应变片产生的应变信号,确定电池内部气压。避免了对电池结构造成损坏以及电池内部空间狭小无法植入传感器的问题。
[0009]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电池顶盖结构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变片粘贴至所述泄压阀片表面的方式包括:粘贴外表面和/或粘贴内表面。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应变片产生的应变信号,确定电池内部气压,包括:所述应变片产生的应变号数值为0~300微应变时,所述电池内部气压范围为0.7~1.5MPa。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括内部电路,所述应变片粘贴至所述泄压阀片内表面,使所述泄压阀片与所述电池内部电路连接,将所述电池内部数据进行传输。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利用电池的正负极作为异型天线,将所述电池内部数据传输至电池外。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变片厚度为0.060mm。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变片粘贴至所述泄压阀片内表面,所述应变片的基底和覆盖层采用PI聚酰亚胺材料。
[0016]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顶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顶盖;2、泄压阀片;3、应变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下面参考附图1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
[0023]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顶盖1结构,包括:泄压阀片2;应变片3,应变片3粘贴至泄压阀片2表面,其中,根据应变片3产生的应变信号,确定电池内部气压。
[0024]也就是说,通过将应变片3粘贴至泄压阀片2的表面,以根据应变片产生的应变信号,确定电池内部气压。
[0025]其中,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应变片3粘贴至泄压阀片2表面的方式包括:粘贴外表面和/或粘贴内表面。
[0026]其中,应变片3粘贴至泄压阀片2外表面时,作为一种实施例,可根据电池内部气压变化,确定泄压阀片2形变,之后根据泄压阀片2形变,确定应变片3产生的应变信号,进而根据应变片3产生的应变信号,确定电池内部气压。
[0027]可理解为,电池内部气压发生变化时,可确定泄压阀片2是否发生形变,进而确定泄压阀片2外表面的应变片3的应变信号,其中,应变信号的幅值与电池内部气压大小正相关,从而根据应变片3产生的应变信号,确定电池内部气压值。
[0028]其中,应变片产生的应变号数值为0~300微应变时,电池内部气压范围为0.7~1.5MPa。
[0029]需要说明的是,应变片3产生的应变信号可以作为泄压阀片2开启压力的特征信号,当应变信号出现异常时,根据统计学规律设置压力的阈值,进行热失控的及时预警,进而实现了通过监测应变信号实现对电池热失控有效预警的效果。
[0030]其中,应变片3粘贴至泄压阀片2内表面时,作为一种实施例,电池包括内部电路,通过将应变片3粘贴至泄压阀片2内表面,可使泄压阀片2与电池内部电路连接,将电池内部数据进行传输。
[0031]其中,可通过利用电池的正负极作为异型天线,将电池内部数据传输至电池外。
[0032]其中,应变片3厚度为0.060mm。
[0033]其中,应变片3粘贴至泄压阀片2内表面,应变片3的基底和覆盖层采用塑料材料,其中,塑料材料可为PI聚酰亚胺材料,PI聚酰亚胺材料工艺采用热合工艺,可以将敏感栅有效包裹起来,防止电池电解液的腐蚀。
[0034]需要说明的是,聚酰亚胺材料是分子结构含有酰亚胺基链节的芳杂环高分子化合
物,是目前工程塑料中耐热性最好的品种之一。主链键能大、不易断裂分解、耐高温、耐低温、低热膨胀系数。而且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断裂韧性以及优良的尺寸稳定性;PI树脂在高温下能保持较高的强度,它在200℃时的弯曲强度达24MPa左右,在250℃下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仍有12~13MPa;PI树脂的刚性较大,尺寸稳定性较好,线胀系数较小,非常接近于金属铝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药品性它的耐腐蚀性与镍钢相近,同时其自身具有阻燃性,在火焰条件下释放烟和有毒气体少,抗辐射能力强。目前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
[003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顶盖结构,通过将应变片粘贴至泄压阀片表面,进而根据应变片产生的应变信号,确定电池内部气压。避免了对电池结构造成损坏以及电池内部空间狭小无法植入传感器的问题。
[003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3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泄压阀片;应变片,所述应变片粘贴至所述泄压阀片表面,其中,根据所述应变片产生的应变信号,确定电池内部气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片粘贴至所述泄压阀片表面的方式包括:粘贴外表面和/或粘贴内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应变片产生的应变信号,确定电池内部气压,包括:所述应变片产生的应变号数值为0~300微应变时,所述电池内部气压范围为0.7~1.5MPa。4.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维力陈浩森孙磊陈紫升崔如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