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插拔接线的集成式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36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43
一种便于插拔接线的集成式配电箱,配电箱包括箱体、电路板、电气元件。箱体包括底板、后板和第一侧板,相对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上可拆卸连接有顶板和第二侧板,构成五者合围成一容腔,前端为敞口;敞口处沿竖直方向铰接有一连接板。箱体外侧设有一把手。电气元件位于容腔内,且安装于底板、后板和第一侧板其中至少一者的上面;电气元件通过电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电路板位于连接板上,且电路板与连接板相对绝缘;电路板上设有插接口;连接板带动电路板转动,构成电路板相对容腔具有打开和合拢两种工作位置,在打开工作位置,电路板上插接口外露位于容腔的外侧;在合拢工作位置,电路板整体位于容腔的内侧。电路板整体位于容腔的内侧。电路板整体位于容腔的内侧。

An integrated distribution box convenient for plugging and wi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插拔接线的集成式配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插拔接线的集成式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
[0003]配电箱内电气元件多,安装繁琐,且配电箱内空间狭小,没有足够的安装操作空间。且目前大部分电气元件都是散开安装,在执行元器件附近就近固定,有的甚至在设备任意位置寻找空间安装,线束连接安装方式缺乏考虑,维修电器需要四周查找,工作量庞大,一旦安装完成就很难集中维修、更换。
[0004]另外,电路板上的接口是经常插拔的,目前大多数都是将电路板固定在电箱内部,狭小的空间视野范围受限,看不清电路板上的小标识,有的被高出电路板的插头遮挡,只能盲插、反复插接,浪费时间,而且盲插会出现插错接口,甚至接头管脚损坏。而若将电路板固定在电箱口,存在电路板外漏的风险,外加保护罩又占用仅有的空间。
[0005]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便于插拔接线、安装电气元件和维修的集成式配电箱是本技术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插拔接线的集成式配电箱。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便于插拔接线的集成式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包括箱体、电路板、电气元件。
[0009]所述箱体包括底板、后板和第一侧板,三者相对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上可拆卸连接有顶板和第二侧板,构成所述底板、后板、第一侧板、顶板和第二侧板合围界定形成一容腔,且所述容腔的前端为敞口;所述敞口处沿竖直方向铰接有一连接板。
[0010]所述箱体外侧设有一把手,该把手作为抽拉箱体使其在前后方向移动的作用部。
[0011]所述电气元件位于所述容腔内,且安装于所述底板、后板和第一侧板其中至少一者的上面;所述电气元件通过电线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0012]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连接板相对绝缘;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插接口,该插接口作为与外界的接线插接配合的连接端;所述连接板带动所述电路板转动,构成所述电路板相对所述容腔具有打开和合拢两种工作位置,在所述打开工作位置,所述电路板上插接口外露位于所述容腔的外侧;在所述合拢工作位置,所述电路板整体位于所述容腔的内侧。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0014]1.上述方案中,本技术方案安装过程为:首先将底板、后板和第一侧板三者进行相对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结构。在第一侧板的前端边缘处沿竖直方向铰接安装连接板,并在连接板上朝向箱体的一面安装电路板。再在底板、后板和第一侧板其中至少一者的上面安装电气元件,将电气元件与电路板通过电线进行电性连接。最后再安装顶板和第二侧板,底板、后板、第一侧板、顶板和第二侧板共同合围界定形成一容腔,连接板在容腔的前端敞口处。
[0015]本技术方案工作过程为:连接板带动电路板转动,构成电路板相对容腔具有打开和合拢两种工作位置。在打开位置,电路板上的插接口外露位于容腔的外侧,供外界的接线插拔配合;在合拢位置,电路板整体位于容腔的内侧,保护电路板不外露。
[0016]2.上述方案中,先将底板、后板和第一侧板,三者相对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结构,再安装顶板和第二侧板。底板、后板和第一侧板为一个整体结构,使箱体处于完全敞口状态,便于安装电气元件、接线和固定线束,且在后续维修过程中,拆卸顶板和第二侧板,即可以使电箱处于完全敞口状态,操作方便。
[0017]3.上述方案中,所述箱体外侧设有一把手,该把手作为抽拉箱体使其在前后方向移动的作用部。箱体可以放置于框架上、更大的箱体中,也可以放置于电气柜中等位置,作用于把手,带动箱体移出或放入。由于配电箱安装空间狭小,箱内维修操作不便,把手作为配电箱的抽拉结构,使配电箱能处于安全被抽出的状态,从而方便维修或更换电气元件时。
[0018]4.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板、后板、第一侧板、顶板和第二侧板合围界定形成一容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设置,形成的容腔是立方体形状。
[0019]5.上述方案中,在箱体的前端敞口处沿竖直方向铰接有一连接板,且在连接板上安装电路板,连接板带动电路板转动,构成电路板相对容腔具有打开和合拢两种工作位置,在打开工作位置,电路板上插接口外露位于容腔的外侧,电路板处于敞开的状态,可以看清楚电路板上的标识,避免盲插,便于外界线路进行插拔,不易出错,更不会碰坏接头管脚,且插拔接线时无需占用集成式电箱空间,操作空间大,操作高效。在合拢工作位置,电路板整体位于容腔的内侧,保护电路板不外露。
[0020]6.上述方案中,电路板位于连接板上,且电路板与连接板相对绝缘,防止人员转动连接板时触电,提高安全性能。电路板和连接板绝缘的方式较多,可以相对隔离,也可以在两者之间增设绝缘垫、绝缘板、绝缘柱、绝缘膜等,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现。
[0021]7.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气元件包括断路器组、滤波器、开关电源、数字量模块、模拟量模块、驱动控制模块、工作站和接线端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断路器组、驱动控制模块和工作站位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滤波器、开关电源和数字量模块位于所述后板上;所述模拟量模块和所述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上。这种排布方便走线,避免线束互相缠绕,杂乱无章。按照维修频率布置各电气元件,接线大部分都在电箱内部的元器件靠后端固定,需要引出线控制箱外零件的元器件,靠前端固定,内外电路分明,线束整齐美观。
[0022]8.上述方案中,所述配电箱还包括一框架,该框架沿前后方向设置一轨道,所述箱体滑动连接于该轨道上。
[0023]9.上述方案中,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后板上。
[0024]10.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或者所述第二侧板的前端边缘。
[0025]11.上述方案中,相对所述连接板,所述容腔的前端敞口处还设有一竖向设置的限位板,在所述合拢工作位置,所述连接板和所述限位板通过紧固件固定。紧固件可以是螺钉、螺丝、卡钩、销等。
[0026]12.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板上还有一用于固定电线的卡箍,所述卡箍位于所述电路板旁。卡箍用于固定电路板上的接线。
[0027]13.上述方案中,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一绝缘柱,该绝缘柱支撑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构成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连接板间隔布置,从而构成两者绝缘。
[0028]14.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板通过一铰链铰接于所述容腔的前端敞口处。
[0029]本技术工作原理是:底板、后板和第一侧板三者进行相对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结构。底板、后板和第一侧板其中至少一者的上面安装有电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插拔接线的集成式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包括箱体、电路板(1)、电气元件;所述箱体包括底板(2)、后板(3)和第一侧板(4),三者相对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上可拆卸连接有顶板(5)和第二侧板(6),构成所述底板(2)、后板(3)、第一侧板(4)、顶板(5)和第二侧板(6)合围界定形成一容腔(7),且所述容腔(7)的前端为敞口;所述敞口处沿竖直方向铰接有一连接板(8);所述箱体外侧设有一把手(9),该把手(9)作为抽拉箱体使其在前后方向移动的作用部;所述电气元件位于所述容腔(7)内,且安装于所述底板(2)、后板(3)和第一侧板(4)其中至少一者的上面;所述电气元件通过电线与所述电路板(1)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1)位于所述连接板(8)上,且所述电路板(1)与所述连接板(8)相对绝缘;所述电路板(1)上设有插接口(10),该插接口(10)作为与外界的接线插接配合的连接端;所述连接板(8)带动所述电路板(1)转动,构成所述电路板(1)相对所述容腔(7)具有打开和合拢两种工作位置,在所述打开工作位置,所述电路板(1)上插接口(10)外露位于所述容腔(7)的外侧;在所述合拢工作位置,所述电路板(1)整体位于所述容腔(7)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插拔接线的集成式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元件包括断路器组、滤波器、开关电源、数字量模块、模拟量模块、驱动控制模块、工作站和接线端子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插拔接线的集成式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组、驱动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巧英高海军张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匠岭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