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检测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31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检测机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检测机床,包括:底板;转盘,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第一驱动结构,与所述底板、转盘连接;至少一组定位座组件,所述定位座组件由沿所述转盘的周向相邻的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构成,各定位座圆周等距地设置在所述转盘上,所述定位座上设有形状与未安装外壳的待测电机外轮廓相适应的安装槽;热状态模拟装置;外部测试装置;以及风扇组装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检测内容精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同时也能使得检测出问题后方便拆卸和观察;既能增加生产检测的效率,又能降低电机出厂后故障率。又能降低电机出厂后故障率。又能降低电机出厂后故障率。

Motor tes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检测机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检测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检测机床。

技术介绍

[0002]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0003]电机通常包括固定不动的定子、旋转的转子、起到换向作用的电刷和换向器、连接转子输出动力的输出轴、冷却电机的散热风扇、固定定子和限位转子的支架、轴承以及外壳。
[0004]在装配电机的过程中,检测定子和转子之间的转动是否顺畅往往通过工人通过手动旋转转子来进行检测,但在后续对装配完成的电机的测试中,往往会出现部分电机转动不顺畅的情况。原因在于通过手动旋转进行测试的方式只检测了冷状态下转子的转动状况,但不能检测会导致零部件热胀冷缩的状态下转子的转动状况。并且,手动旋转的检测方式在后续测试中如果检测到了问题,往往需要拆卸后才能观察导致转动不良的原因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检测机床,该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检测方式不能对热状态下的定子和转子转动状况进行检测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检测机床,包括:
[0007]底板,
[0008]转盘,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
[0009]第一驱动结构,与所述底板、转盘连接,用于驱动转盘按照预定角度a进行旋转;
[0010]至少一组定位座组件,所述定位座组件由沿所述转盘的周向相邻的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构成,各定位座圆周等距地设置在所述转盘上,所述定位座上设有形状与未安装外壳的待测电机外轮廓相适应的安装槽;
[0011]热状态模拟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座的一侧,用于加热第一定位座中的待测电机;
[0012]外部测试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座远离所述热状态模拟装置的另一侧,用于驱动所述待测电机旋转以测量所述待测电机;
[0013]以及风扇组装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板上,靠近所述第二定位座,用于将所述待测电机的风扇组装于所述待测电机上。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能够在冷状态和热状态下检测待测电机转子和定子之间是否出现了转动不良或产生异响的现象,所模拟的应用场景贴切实际使用时的场景,检测内容精细;待测电机不需要装配外壳,但是内部结构如输出轴、转子、电子、电刷、风扇已经装配完成,能够保证待测电机装配的完整程度,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同时也能使得检
测出问题后方便拆卸和观察;检测步骤设置在装配流程之中,使得在生产时待测电机得到检测,既能增加生产检测的效率,又能降低电机出厂后故障率。
[0015]进一步地,所述热状态模拟装置包括:
[0016]安装杆,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7]距离调节结构,与所述安装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0018]第二驱动结构,其固定端与所述距离调节结构固定连接;
[0019]热风枪安装座,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0020]热风枪,安装在所述热风枪安装座上;
[0021]以及风嘴,安装在所述热风枪的底端。
[0022]进一步地,所述距离调节结构包括:
[0023]调节基座,与所述安装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0024]调节滑座,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调节基座上,其顶面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的固定端固定连接;
[0025]定位块,设置在所述调节滑座平行于其运动方向的一侧;
[0026]定位螺栓以及紧固螺栓,与所述调节基座螺纹连接,两者的轴线与所述定位块的运动方向平行,所述定位螺栓、紧固螺栓分别能够抵住所述定位块的两侧面。
[002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
[0028]定位口,设置在所述热风枪安装座上;
[0029]升降气缸,穿过所述定位口垂直设置在所述距离调节结构上;
[0030]滑槽,垂直设置在所述升降气缸的侧壁上;
[0031]滑杆,垂直设置,其底端与所述热风枪安装座固定连接,与所述滑槽相对应;
[0032]连接板,与所述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其底面与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0033]进一步地,所述热状态模拟装置还包括封盖,所述封盖顶部与所述喷嘴固定连接,其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座的外轮廓相适应的槽口,其顶部设置有热流通道,所述热流通道一端与所述喷嘴连通,另外一端分叉为多条通道与所述槽口连通。
[0034]进一步地,所述热风枪外设置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与所述热风枪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隔热罩上设置有散热孔。
[0035]进一步地,所述外部测试装置包括:
[0036]驱动气缸,其固定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37]轨道,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38]滑座,可移动地安装再所述轨道上;
[0039]安装支架,与所述滑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与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0040]转轴,与所述安装支架轴承连接,其轴线对齐第一安装座上放置的待测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
[0041]电机输出轴固定套,与所述转轴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
[0042]旋转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轴旋转。
[0043]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通过传动带进行连接。
[0044]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组装装置包括:
[0045]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侧,其固定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其活动端的轴线对齐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放置的待测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
[0046]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另一侧,其固定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其活动端的轴线对齐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放置的待测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
[0047]安装套筒,安装在第一气缸的活动端上,其上开设有与所述待测电机输出轴相适应的轴槽。
[004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
[0049]中心轴,其一端与所述转盘同轴固定连接,其圆周表面与所述底板轴承连接;
[0050]动力齿轮,与所述中心轴同轴固定连接;
[0051]步进电机,其输出轴上的齿轮与所述动力齿轮啮合。
[0052]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5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4]图2为图1的正视图;
[0055]图3为热状态模拟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6]图4为封盖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7]图5为外部测试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8]图6为图1的A处放大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检测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转盘(2),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上方;第一驱动结构(3),与所述底板(1)、转盘(2)连接,用于驱动转盘(2)按照预定角度a进行旋转;至少一组定位座组件,所述定位座组件由沿所述转盘(2)的周向相邻的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构成,各定位座(4)圆周等距地设置在所述转盘(2)上,所述定位座(4)上设有形状与未安装外壳的待测电机(9)外轮廓相适应的安装槽;热状态模拟装置(5),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座的一侧,用于加热第一定位座中的待测电机(9);外部测试装置(6),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座远离所述热状态模拟装置(5)的另一侧,用于驱动所述待测电机(9)旋转以测量所述待测电机(9);以及风扇组装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靠近所述第二定位座,用于将所述待测电机(9)的风扇组装于所述待测电机(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检测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状态模拟装置包括:安装杆(51),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距离调节结构,与所述安装杆(51)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结构,其固定端与所述距离调节结构固定连接;热风枪安装座(52),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的活动端固定连接;热风枪(53),安装在所述热风枪安装座(52)上;以及风嘴(54),安装在所述热风枪(53)的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检测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调节结构包括:调节基座(55),与所述安装杆(51)的上端固定连接;调节滑座(56),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调节基座(55)上,其顶面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定位块(57),设置在所述调节滑座(56)平行于其运动方向的一侧;定位螺栓(58)以及紧固螺栓(59),与所述调节基座(5)螺纹连接,两者的轴线与所述定位块(57)的运动方向平行,所述定位螺栓(58)、紧固螺栓(59)分别能够抵住所述定位块(57)的两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检测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定位口(71),设置在所述热风枪安装座(52)上;升降气缸(72),穿过所述定位口(71)垂直设置在所述距离调节结构上;滑槽(73),垂直设置在所述升降气缸(72)的侧壁上;滑杆(74),垂直设置,其底端与所述热风枪安装座(52)固定连接,与所述滑槽(73)相对应;连接板(75),与所述滑杆(74)的顶端固定连接,其底面与所述升降气缸(72)的活动端固定连接。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君朱郑乔若郑丽辉方坤礼毛之俊汪翌旸蒋建富周徐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