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刺伤采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06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刺伤采血器,包括:采血组件,包括第一底座、设置在第一底座上的采血针、设置在采血针外侧的第一防护帽;第一防护组件,设置在所述采血针外侧、所述第一防护帽内侧,且能够实现压缩将所述采血针露出、延伸将所述采血针隐藏;出血组件,包括第二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的出血针、设置在出血针外侧的第二防护帽;第二防护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远离所述出血组件的一端,且可向所述出血针的方向移动并将所述出血针隐藏;输血软管,一端连接第一底座、一端连接第二底座,用于将所述采血针抽到的血输送到出血针的位置;如此设置,方便医护人员将针头及尾翼隐藏起来,避免扎伤以及针头上的血液感染他人。避免扎伤以及针头上的血液感染他人。避免扎伤以及针头上的血液感染他人。

Stab proof blood samp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刺伤采血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刺伤采血器。

技术介绍

[0002]职业危害是医护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自身防护不当造成的职业损伤,而导致了与职业有关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医院检验工作的深入开展,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每天都会与各种类型的人群接触,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常常暴露于各种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中,容易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据国内和国外的相关研究显示,采血人员血液性职业暴露发生率国内为80.6%

93.3%,国外为52.0%

89%。社会人群中HCV、HIV、Tp等病毒携带者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医务人员在采血的过程中,都会有不慎被针头刺伤的情况,医务人员存在被感染的高度危险。
[0003]针刺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损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害者出血的意外伤害,被污染的血液或体液会由此接种到受伤者体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被HIV阳性病人使用的针刺伤后获得HIV的可能性是0.2%
/>0.4%;针刺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刺伤采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采血组件,包括第一底座(1)、设置在第一底座(1)上的采血针(2)、设置在采血针(2)外侧的第一防护帽(3);第一防护组件,设置在所述采血针(2)外侧、所述第一防护帽(3)内侧,且能够实现压缩将所述采血针(2)露出、延伸将所述采血针(2)隐藏;出血组件,包括第二底座(5)、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5)上的出血针(6)、套设在所述出血针(6)上将所述出血针(6)包裹且具有弹力的尾翼(19)、设置在所述尾翼(19)外侧的第二防护帽(8);第二防护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5)远离所述出血组件的一端,且可向所述出血针(6)的方向移动并将所述尾翼(19)隐藏;输血软管(7),一端连接第一底座(1)、一端连接第二底座(5),用于将所述采血针(2)抽到的血输送到出血针(6)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刺伤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包括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底座(1)上、沿所述采血针(2)的延伸方向延伸并超出所述采血针(2)的波纹防护套(4),所述波纹防护套(4)远离所述第一底座(1)的一端的孔径小于所述采血针(2)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刺伤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防护套(4)远离所述出血针(6)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用于消毒针头的消毒组件(1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刺伤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防护套(4)设置有双层,且两层之间填充有空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刺伤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5)远离所述出血针(6)的一端且套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