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电流互感器,包括:互感器主体,位于互感器主体外侧的绕线部分;减小人工干预绕线过程,大幅提高绕线效率,降低产品断线不良率,降低材料成本及人工成本;不易造成断线,绕线更均匀。绕线更均匀。绕线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电流互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线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形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的线路中电流从几安到几万安;线路上的电压一般都比较高,直接测量是非常危险,为便于测量、保护和控制使用电流互感器对电路是路进行变换和电气隔离。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由闭合铁芯及绕组组成;电流互感器一次侧圈数很少,一般为几圈甚至仅一圈,且串联在被测量电路中,被测电路中的全部电流流过一次侧绕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圈数较多,串联在测量仪器及保护电路中,工作时二次侧绕组始终处于闭合,接近于短路状态,因此,测试仪器及保护电路阻抗很小。在大电流电路中,为测量安全,电流互感器需设定较大变比,因此二次侧线圈圈就越多,又因变比较大,二次侧电流/线圈线径较细,在实际制作过程中,环形铁芯往往均需多层绕制,绕制过程中首线及尾线交错过程中,需降低绕线速度过线,以避免首线卷绕于线圈内部;此工艺易造断线,绕线不均匀,生产效率低,不良率较高。
[0003]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电流互感器”,其公告号:CN110676038A,公开了一种多个互感器组件的电流互感器,能够不间断的测量被测电缆中直流和交流分量,但是没有解决绕线时的易较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环形电流互感器,能够避免首线卷绕于线圈内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环形电流互感器,包括:互感器主体,位于互感器主体外侧的绕线部分。能够在感应器主体外部产生感应电流。
[0007]作为优选的,互感器主体包括磁芯,磁芯外设置有绝缘罩。可屏蔽外边磁场对互感器的干扰,使仪表更准确。
[0008]作为优选的,绕线部分包括绕线线圈,绕线线圈内侧设有轴向首线。减小人工干预绕线过程,大幅提高绕线效率,降低产品断线不良率,降低材料成本及人工成本
[0009]作为优选的,轴向首线位于绕线线圈与绝缘罩之间。避免首线卷绕于线圈内部,不易造成断线。
[0010]作为优选的,轴向首线位于磁芯外侧中间位置。能够避免因为滑动造成的绕线滑移从而产生的断线不良,提高生产效率。
[0011]作为优选的,绕线线圈分为两层,绕线线圈内侧均设有轴向首线。能够减小人工干预绕线过程,大幅提高绕线效率,降低产品断线不良率。
[0012]作为优选的,内侧轴向首线位于磁芯外侧中间位置,外侧轴向首线高度位于内侧轴向首线上方。能够避免滑移产生的效率低下,避免缠绕多组绕线时产生轴向首线交叉,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首线及尾线交错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首线卷绕。
[0013]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0014](1)减小人工干预绕线过程,大幅提高绕线效率,(2)降低产品断线不良率,降低材料成本及人工成本;(3)不易造成断线,绕线更均匀。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6]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到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图2中A
‑
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
轴向首线;2
‑
磁芯;3
‑
绝缘罩;4
‑
绕线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认识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
‑
3所示,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电流互感器,包括:互感器主体,位于互感器主体外侧的绕线部分。能够在感应器主体外部产生感应电流。
[0024]互感器主体包括磁芯,磁芯外设置有绝缘罩。可屏蔽外边磁场对互感器的干扰,使仪表更准确。
[0025]绕线部分包括绕线线圈,绕线线圈内侧设有轴向首线。减小人工干预绕线过程,大幅提高绕线效率,降低产品断线不良率,降低材料成本及人工成本
[0026]轴向首线位于绕线线圈与绝缘罩之间。避免首线卷绕于线圈内部,不易造成断线。
[0027]轴向首线位于磁芯外侧中间位置。能够避免因为滑动造成的绕线滑移从而产生的断线不良,提高生产效率。
[0028]绕线线圈分为两层,绕线线圈内侧均设有轴向首线。能够减小人工干预绕线过程,大幅提高绕线效率,降低产品断线不良率。
[0029]内侧轴向首线位于磁芯外侧中间位置,外侧轴向首线高度位于内侧轴向首线上
方。能够避免滑移产生的效率低下,避免缠绕多组绕线时产生轴向首线交叉,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首线及尾线交错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首线卷绕。
[003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0031]产品绕线时通过预留大于"铁芯外圆周长*层数"为首线长度,并固定首线使其位中铁芯高度中部位置,绕线时铁芯转动使首线轴向卷绕在铁芯外表面,同时绕线线圈压在"内侧轴向首线"上。
[0032]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互感器主体,位于所述互感器主体外侧的绕线部分,所述互感器主体包括磁芯,所述磁芯外设置有绝缘罩,所述绕线部分包括绕线线圈,所述绕线线圈内侧设有轴向首线,所述轴向首线位于所述绕线线圈与所述绝缘罩之间,所述绕线线圈分为两层,所述绕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遥杰,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中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