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骨缺损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骨组织工程修复及重建的
,主要涉及一种3D打印骨缺损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老龄化、关节退行性病变、车祸等外伤引起的骨组织损伤的增多,骨缺损修复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中通常采用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和人工骨移植等骨移植方法。自体骨移植是进行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但自体骨来源有限,往往供不应求,异体骨移植有感染疾病的风险,而人工骨移植缺乏骨诱导活性,成骨效率差,难以形成与健康骨组织相似结构的新生组织。因此,研究具有高生物活性和能够高效促成骨的新型再生骨缺损修复材料成为近年来的难点和热点,且具有巨大的临床需求和市场前景。而近年来临床常用的新型再生骨缺损修复材料分为人工合成材料和生物材料。其中,人工合成材料在强度和构型方面具有控制优势,但在生物体内的相容性和降解性有待提高;而生物材料的相容性和降解性好,但强度和形状较难达到要求。
[0003]骨缺损修复材料通常需要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质、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骨诱导性。由于三维结构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骨缺损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骨缺损修复支架为多层相互交联的多孔网状结构;第一层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线条,第二层为垂直连接于第一层线条上表面的多条相互平行的线条,第三层为垂直连接于第二层线条上表面的多条相互平行的线条,以此类推;所述3D打印骨缺损修复支架中每一层线条的直径为300
‑
500μm,相邻线条之间的距离为500
‑
700μm;所述3D打印骨缺损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明胶、海藻酸钠和58S生物玻璃溶于水中获得溶液,其中,溶液中各成分的质量/体积的浓度为明胶16%、海藻酸钠6.5%、58S生物玻璃8.5%;S2.将溶液搅拌均匀,获得3D打印浆料,然后进行3D打印;3D打印采用0.41mm孔径针头,在0.38Mpa气压、29℃条件下,按照6mm/s的打印速度进行打印;S3.打印完成获得支架半成品,支架半成品先用氯化钙溶液进行化学交联8
‑
15min,后浸泡于戊二醛溶液中进行化学交联1.5
‑
2.5小时;最后清洗,冻干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打印骨缺损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骨缺损修复支架的外围结构为圆柱体、长方体或者圆锥体,内部孔隙结构为圆形、方形、梯形、三角形或菱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打印骨缺损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千舟,涂欣冉,郭吕华,谭国忠,陈荣丰,张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