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内降解与神经再生高度匹配的神经支架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体内降解与神经再生高度匹配的神经支架的制备方法,具体属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周围神经损伤导致运动和感觉功能丧失,甚至残疾。端
‑
端缝合和自体移植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传统方法。然而端
‑
端缝合不能修复长距离的周围神经缺损,且自体神经来源受限。因此神经导管成为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重要方法,然而不可降解的神经导管长期滞留在体内会导致神经压迫和炎症,需要二次手术将其取出,对机体造成二次伤害因此。而应用可降解材料开发的神经导管在体内的降解速度与神经生长难以匹配。新生轴突通常需要4周才能穿过坐骨神经10毫米的间隙,如果神经支架的降解时间太快(少于4周),则难以支持神经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功能化,不能为轴突的定向生长提供足够的物理引导和机械支撑,导致受损神经无法修复。而当神经支架降解时间太慢(大于4周),则易引起神经压迫和炎症,不利于神经感觉和运动功能得恢复。因此,如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内降解与神经再生高度匹配的神经支架,在具有多通道导管结构的丝素蛋白纳米纤维膜表面修饰有聚赖氨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降解与神经再生高度匹配的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纳米纤维膜为具有至少一层定向排列的纳米纤维层,优选为具有定向+随机+定向排列的三层纳米纤维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降解与神经再生高度匹配的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导管结构的通道方向与所述三层纳米纤维膜的定向排列层的纤维定向方向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降解与神经再生高度匹配的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赖氨酸通过氨基与丝素蛋白的羧基形成N
‑
C=O键进行修饰连接;丝素蛋白的羧基转化率为30%以上,还依次优选为50%、60%、70%、80%、90%以上。5.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体内降解与神经再生高度匹配的神经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静电纺丝方法,通过调节不同的静电纺丝转速制备具有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纳米纤维层的丝素蛋白纳米纤维膜;(2)将丝素蛋白纳米纤维膜沿纤维定向排列方向卷绕、定型,形成多通道导管结构;(3)采用聚赖氨酸对步骤(2)获得的多通道导管结构的丝素蛋白纳米纤维膜进行修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内降解与神经再生高度匹配的神经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用于制备纳米纤维层的纺丝液是浓度为(10
±
3)%(w/v)的丝素蛋白溶液,所采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方银,兰东维,李智,吴柏青,张海强,李霞,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