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仿生肌腱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体组织损伤修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仿生肌腱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肌腱是连接肌肉与骨骼的结缔组织,它的存在实现了将肌肉收缩力传递给骨骼,保障了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然而肌腱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占肌肉骨骼疾病的30%。对于老年人和运动员,由于肌腱的年龄退变或过度使用,肌腱病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肌腱损伤病例超过1亿例,在导致人体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残疾的同时带来了约127亿人民币的经济负担。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跑步,健步走等体育活动的总体增加,该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由于肌腱供血不充分,其再生能力非常有限,这使得临床上对其修复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急需创新治疗方法来应对我国国民对健康的需求。
[0003]对于肌腱损伤传统的治疗策略侧重于减轻疼痛、减轻炎症和恢复部分功能。临床上治疗的金标准是使用缝线、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和异种移植物进行肌腱修复,尽管相对成功,但这些修复常常不能恢复肌腱的全部功能,再次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仿生肌腱支架,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可降解材料、压电材料、性能增强材料的混合材料制成;所述支架具有多层纤维结构,相邻两层纤维结构的纤维丝交叉设置;在所述多层纤维结构的竖直切面中形成微结构单元,至少有一部分微结构单元为负泊松比结构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仿生肌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材料为聚己内酯;所述压电材料为钛酸钡粉末;所述性能增强材料采用石墨烯薄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仿生肌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己内酯的分子量范围为5000~10000,钛酸钡粉末的粒径范围为50~200nm,石墨烯薄片的厚度范围为5~100nm。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所述的智能仿生肌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横向纤维层和纵向纤维层交叉分布构成,相邻的两个纵向纤维层中的纵向纤维丝错开设置;同一层中相邻两根纵向纤维丝撑开位于上方和下方的横向纤维丝,形成一个基本结构单元;位于所述基本结构单元上方和下方的纵向纤维丝对所述基本结构单元形成挤压,构成内凹的所述负泊松比结构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仿生肌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横向纤维丝和纵向纤维丝相互垂直,所述纵向纤维丝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珍,姚艳,樊瑜波,赵树东,靳凯翔,黄慧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